APP下载

增强化学实验的趣味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020-03-13李江涛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喷泉中学化学氨气

李江涛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广东 惠州 51600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我国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指出:“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使各项智力因素皆得到发展,故化学实验是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方式。”所以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实验教学是完成化学教学的目的和手段,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实践、动手、动脑、创新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学生是教与学的主人,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是新课程的理念之一。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最好方法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一个人对某事物感兴趣,就必会产生了解、探索的欲望。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实验室的中学化学教师,笔者想谈谈自己在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方面的一些做法。

1 合理设计实验课程 提高教学课堂效率

中学化学实验相对来说大部分为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较少。演示实验又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演示实验应便于学生观察,不使仪器和动作阻挡学生的视线。某些有方向要求的实验应以学生为准。如演示天平称量时,指针应面向学生;制备氧气装置,应与学生观察操作方向一致,尽量做到所有的学生都看到实验现象。只有鲜明的实验现象才能造成生动的直观效果,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和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在保证演示实验现象鲜明上下功夫。例如,设法使实验产生鲜明的颜色,较多的沉淀,较大的气泡和液滴,足以嗅到的气味和较大的反差等,以便学生更加直观地接受和记忆新知识。

2 选择趣味性及生活性实验器材 提高学生学习趣味

化学实验的教学首要任务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得这种兴趣得以发展,从而促进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中学化学实验教材中有许多饶有趣味的知识,如“晴雨花”“火山爆发”、玻璃棒点灯、白纸显字等,挖掘与中学化学实验教材相关的课外趣味性的知识,例如用实验讨论溶液的酸碱性时,以日常生活中的醋、苏打水、食盐水、柠檬汁等代替典型的酸碱盐溶液,用鸡蛋壳代替典型的化学药品检验碳酸盐,以深红色的花瓣、萝卜皮等为原料制酸碱指示剂,检验胃舒平中的氢氧化铝等。这些奇异、有趣的现象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为什么”的强烈愿望。由此,学生在课堂上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化学实验,寻求各种生活现象的答案。这样就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3 教师善于引导和规范的操作 提高学生对实验内容的兴趣

教师对实验内容如数家珍,运用自如,讲解时深入浅出,示范时驾轻就熟。学生在教师准确把握、娴熟操作下必会产生一种实验并不难的感觉,自信在酝酿,兴趣已提高,顺利操作就有了一大保障。如“氨的性质”演示:①氨的喷泉实验。②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反应。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制取收集氨气。③氨气氧化还原氧化铜。④氨的喷泉实验。⑤氨气与盐酸的反应。由于要进行喷泉实验操作,因此必须要保证整个装置密闭不漏气。氨气还原氧化铜之后,还要继续制取少量氨气,防止空气进入装置内,使灼热的铜再次被氧化成氧化铜。装置在冷却以后,再进行喷泉实验操作。在演示实验开始前,先提出要求认真观察。教师边做实验边提醒学生思考:①形成喷泉的原因,同时说明氨有什么性质。如氯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也能形成喷泉吗?②氨溶解与水仅是溶解过程吗?喷泉呈红色说明了什么?二氧化碳能喷出白色喷泉吗?③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反应实验中的现象为什么会发生?这个实验说明浓氨水和浓盐酸分别具有什么性质?浓氨水与硫酸有此现象吗?通过讨论分析,在加深知识印象、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4 提高学习效率的策略

学生分组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亲自动手、独立操作的实验。它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同时又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的有效途径。为增强分组实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注意如下策略:

4.1 每次实验前要求学生进行预习

教师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内容、实验仪器、实验方法等,还可提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分组实验内容中有的实验原理复杂,学生对有些实验仪器可能很陌生。如果不做好充分的预习,实验时必将忙乱一团,束手无策,或只能呆板、机械地操作。

4.2 增加学生动手实践机会

实验课突出的特点是个人活动。如果实验课学生不动手,或是教师对实验过多地干预,减少学生个人操作的机会,将影响到实验课的效果,也失去了实验的意义。

4.3 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数据等进行分析和思考,还要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问题存在的原因。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质疑,抓住现象的本质,找出与该现象相关联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可以用小组汇报、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展开。

4.4 实验是科学严谨的学科

不能只当作“好玩”,实验教师要正确规范地督促学生,认真观察和操作,要让学生知道该如何去观察和学习。总之,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生命线,化学教学无论怎样强调实验都不过分,提高实验的有效性是化学教师永恒的主题。化学实验的启发性、探索性和趣味性符合当前提倡的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增强学生学习化学这门学科精神动力的需求,提高他们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需求,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不二法门。

猜你喜欢

喷泉中学化学氨气
“四步”解答中学化学工艺流程题
基于微课的中学化学教学探讨
可乐瓶里的“喷泉”
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微型实验
可乐喷泉
自制喷泉
喷泉
丝兰属植物提取物降低养鸡场氨气排放的试验
千奇百怪的气体
素质教育推进中中学化学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