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路径式教学在大专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6-24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大专差错实习生

谭 静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事业也在不断进步,患者对于疾病的治愈要求不仅仅在于病情的控制,而在于身心健康的双重要求。人们对护理的要求因此也越来越高,护理行业的内容越来越精细化,护理模式也在不断改革。在实际的医院护理工作中,住院患者往往有比较漫长的恢复期,需要的住院时间长、工作量大、交接任务多。护士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需要掌握的护理手段、方法也就更多。除了患者的起居护理、健康宣教、静脉输液、口腔护理、病房日常消毒等等繁琐的护理手段之外,患者还需要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出院后随访等。因此,现代社会护士的工作更重,要求也更高。大专护理实习生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往往很难直接达到要求,需要由经验丰富、操作熟练的的临床护理医师进行带教。传统的临床护理带教中,由于知识讲解不到位,仍然存在着护理实习生知识掌握不清,操作不够熟练的问题。因此相当多的大专护理实习生在传统带教模式下不能够很好地掌握护理要点,学习的效率不够高,不能满足临床中的护理要求。这也就导致新上岗护士工作积极性下降,导致护理效果不理想甚至产生医患纠纷的重要因素。临床路径式教学方法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护理带教方法,主张护理人员自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指导教师予以指导的方式进行护理教学。有研究指出,采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方法有助于带教教师将理论知识和操作要求更好的教授给大专护理实习生[1],也可以做到和实习生之间的及时沟通,尽快答疑解惑,有助于提升大专护理实习生的临床操作和理论知识掌握度。笔者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医院”)进行临床护理实习的120例大专护理实习生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探究并分析了临床路径式教学在大专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价值,现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到医院进行临床护理实习的120例大专护理实习生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的方法将他们对半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60)和实验组(n=60)。所有的大专护理实习生皆为女性,年龄在18~22岁,平均年龄为(19.25±1.12)岁。两组大专护理实习生的一般性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具有一定可对比性。纳入标准:①到医院进行临床护理实习的大专护理实习生,将所有实习生均匀分布在外科、内科、儿科、妇科、ICU、急诊科等各个科室。②告知所有大专护理实习生研究意义,经过同意签署知情书。③心理精神方面正常。排除标准:①视听障碍。②身体和智力有缺陷的。本次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的大专护理实习生采取传统的带教方式进行理论知识和综合能力培养,主要是在临床跟随带教教师展开护理并学习知识和操作技能;实验组大专护理实习生则采用阶段式教学方法进行带教,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带教[2]。主要有以下的方式进行带教:在第一阶段,主要是让大专护理实习生知道自己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和需要自己解决和掌握的疾病相关知识,对相关操作进行教学,让大专护理实习生在开始护理的时候能够带着问题进行护理,及时询问并在护理过程中解决。在第二阶段,大专护理实习生需要熟悉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护理技巧,教师对第一阶段的知识先进行一个温故性的总结,帮助没有掌握的和遗忘的大专护理实习生作一个护理知识回顾,然后在上一阶段基础理论知识上讲解高阶护理知识和临床护理操作技巧。教师在此时应当对具体的护理操作进行规范化地演示。在第三阶段,仍然需要先对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知识和操作技巧进行仔细的回顾,然后针对不同科室不同患者开展具体的临床护理。教师带领大专护理实习生对患者进行护理,并在大专护理实习生的实际护理操作中实时指出问题,培养他们自己发现问题、互相指出护理中的错误和纠正的能力。第四阶段是一个总结和总复习阶段。在这一阶段,大专护理实习生可以就自己三个阶段以来的迷惑和不解就教师进行请教。教师及时指出大专护理实习生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同时继续协助大专护理实习生开展临床对患者的护理。此时,教师在旁指导需要帮助大专护理实习生解决相关后续问题[3]。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两组大专护理实习生的对该带教模式的满意度、带教考核成绩、差错事故发生率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出结果。带教考核成绩主要包括了大专护理实习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病历书写成绩[4]。差错事故发生率:以百分比表示,发生率=发生差错事故实习生人数/总人数 × 100%[5]。

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请大专护理实习生填写对带教方式的满意度调查表,请患者填写对大专护理实习生的护理满意度,满意度=(非常满意度人数+基本满意度人数)/总人数×100%[6]。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统计所得两组大专护理实习生的的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计算,计量资料通过百分比(%)进行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大专护理实习生对该带教模式的满意度对比

由表1可见,实验组大专护理实习生对于带教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习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大专护理实习生对该带教模式的满意度对比

2.2 两组大专护理实习生的带教考核成绩对比

由表2可见,实验组大专护理实习生的带教考核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实习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大专护理实习生的带教考核成绩对比

2.3 两组大专护理实习生的差错事故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大专护理实习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发生差错事故人数为5例,差错事故发生率为8.33%,对照组大专护理实习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发生差错事故人数为17例,差错事故发生率为28.33%。由此可见,实验组实习生的差错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习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大专护理实习生对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由表3可见,实验组大专护理实习生对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习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大专护理实习生对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患者对护理要求的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也相应提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7],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优化护理手段,而从源头即着重培养优秀的护理人员无疑是最直接最切实有效的方式。护理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理论知识丰富和实际上手操作有着较大的区别。大专护理实习生在经过带教后可以学习到丰富的临床护理的理论知识以及书本学不到的临床护理经验,同时自己也能够在带教中获得进行实践护理的机会,可以增强自身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常规的护理带教方法偏理论而轻实际,教师主要用自身的理论和经验展开教学,显得枯燥无味[8]。大专护理实习生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与自身在学校接受的教育相差无几,因此普遍对这种带教方式不满。通过临床路径式教学,大专护理实习生能够有一个将理论转换为实践的机会,可以更好地为自身今后的护理打下基础[9]。临床路径式教学的方法作为一种可以将案例和理论结合的方法在对实习护士的培养中得到了应用。通过对实习阶段的拆分,将一个月的护理实习时间分为四周,四周的时间,教学循序渐进,从理论到模拟的教师演示,再到实际上手操作和教师指正,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10]。本文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到医院进行临床护理实习的120例大专护理实习生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探究并分析了临床路径式教学在大专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价值。结果显示,实验组大专护理实习生在经过临床路径式教学之后,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实习生,且带教考核成绩明显更高,差错事故发生率更低,患者对于实习生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临床路径式教学在大专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具有突出的带教效果,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的质量,尽量减少临床护理中差错事故的发生,对于提高大专护理实习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有利于医疗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大专差错实习生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人大专询民生事 审计问题改好没
网络时代背景下大专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探索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Transwind Shipping Co.,Limited
校对工作中常见差错辨析
大专护生自我效能感、就业取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中草药房实习生带教工作探讨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