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考查视角下的高三英语写作教学实践探究
2020-03-13黄建
黄 建
引言
自2013年起,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考查已成为高考的大势所趋。这一方面凸显了高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另一方面也与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总目标一致,即: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 2018)。由此可见,在高考备考中增加传统文化专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读课标,明确方向
《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英语教学要注重文化意识渗透,引导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明确了文化意识的总目标,即: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形成自尊、自信、自强的良好品格,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教育部 2018)。
《课程标准》对普通高中英语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关于文化知识内容要求如表1所示。
表1:《课程标准》对文化知识内容的要求(以下仅摘取和写作部分有关的内容)
表1(续)
从表中可见,《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阶段学生应对传统文化基础知识有大致的了解,并有主动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这也意味着高中英语教师须在课堂教学中加大对传统文化意识的培育力度。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程,不只是知识层面、学习内容的融入,更应是价值观念层面的融入,如文化价值、文化自信。教师应由表及里地进行中国文化浸润,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
二、归纳考题,挖掘考点
将近几年高考英语全国卷书面表达题中传统文化的考查元素、形式和特点归纳如下。
表2:近几年涉及传统文化元素的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统计表
基于上表的统计,近年来高考就传统文化元素在书面表达中的考查呈现以下特点:
其一,考查的指向清晰。考查的传统文化元素都是考生耳熟能详的事物,他们面对考题自然有话可说。但要想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考生须对相关传统文化内涵有一定的理解。只有具备文化穿透力的优秀习作才更容易从众多试卷中脱颖而出。
其二,考查方式与应用文结合。高考书面表达考查寓传统文化元素于生活化、交际化情景中,让考生以写信人的角色与目标读者(外国友人)完成交际任务,凸显命题的真实性和交际性。
其三,考查难度符合中学生认知水平。高考考查传统文化元素,“并未要求考生使用英语来理解、描述、评价或鉴赏文化本身”(陈志强 2017)。也就是说,高考要求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熟悉,但并未给考生在语言运用水平上提出过高要求,保证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
综上所述,高考对传统文化的考查遵从“试题生活化、生活情境化、情境应用化、应用有效化”的基本原则(陈志强 2017)。这样的考查方式开放性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了解,就传统文化的不同方面展开描述。对传统文化的考查体现了当代中国的价值体系,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英语试题渗透中外文化知识,助力文化品格培养,通过选取与文化相关的背景材料,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体现中华民族祖先们的智慧和文明对亚洲乃至世界的广泛影响,促进学生养成中国情怀,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姜刚 2017)
三、实践应用
通过一堂以“向外国友人推荐四大名著”为主题的高三英语推荐信写作课,试图探索基于传统文化培育的高三英语写作教学策略。
(一)课堂主题及教学思路
采用专题的形式开展高三英语传统文化知识复习。本堂课的教学任务是复习“中国古典文学类”常识。素材来自自编教材《“四大名著”的中英文介绍及其历史评价》。本堂课是写作课,主题语境是“人与社会”;结合书信体裁“推荐信”,本堂课的写作情境为“向外国友人推荐四大名著”。写作情境生活化,突出交际功能,学生对话题熟悉,有话可说。
本堂写作课主要从“词”“句”“篇”三个层面逐层推进,环节间难度有梯度,每个环节都为最后的写作输出搭建必要的“脚手架”,主题语境、情境真实有效,能较好地达到交际目的。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既包括语言目标,又包括基于主题的教学目标(程晓堂 2018)。学完本课后,学生能够:
1.熟悉四大名著的中英文梗概及其历史地位。
2.积累本话题写作语块及句型,并将语块及句型运用到写作中。
3.在真实情景中完成推荐信写作任务,加强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文化观点的能力,进行有效沟通。
4.通过完成“推荐四大名著”这一写作任务,提高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树立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其中,目标1、2是语言目标,指向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侧重语言的工具性;目标3、4是基于主题的教学目标,超越了语言知识与能力的范畴,突出强调个人修养和家国情怀,侧重语言的人文性。本堂课既突出语言学习目标,又反映学生在语言目标下写作技能的提升,同时凸显传统文化意识的培育。
(三)教学过程
Step 1:引入文化主题,激活背景知识
教师提供关于四大名著的英文及图片提示,要求学生说出著作的名称及作者。学生踊跃参与猜测。在授课时,突出介绍名著的重点句型和语块,引导学生积累。
【设计说明】利用图片猜测名著的形式能有效激趣,是学生较容易接受的方式;根据文本的特点,呈现方式有所不同,以激发学生的图式背景知识。简单的“猜小说”活动在调动学生的兴趣之余,也输入了一些有用的句型和词块,如The novel is(talks)about.../It tells a story about..../It describes.../It gives us a vivid description of.../It is so well written that...等。句型和词块的呈现为之后的篇章学习和基于主题的输出搭建了支架。此环节的教学主要在“词或句”的层面展开。
Step 2:深入文化主题,搭建内容支架
此环节设计如下问题:“Which of the novels above do you like most?Why?”并引导学生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名著进行介绍:theme(plot),language style,status,influence。学生相互交流后,呈现以下答案:
S1:I likeOutlaws of the Marshmost because of the vivid description of the figures in the novel.
S2:I likeJourney to the Westbest because of the fascinating plots with abundant imagination.
S3:I like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most because I’m keen on history and it’s based on historical facts.
S4:I likeA_Dream_of Red_Mansi__onsbest because it covers many aspect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through which I can gain a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brilliant traditional culture.
...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各种各样的答案。教师在黑板上总结学生的观点,开阔学生的思路,为其写作搭建了语言和内容支架。)
【设计说明】本堂课的写作任务是“写一封推荐信”,推荐信的写作核心是“为什么此作品值得推荐”,学生需要在写作之前积累大量的相关素材。简短的“头脑风暴”之后,学生的口头产出及教师在黑板上的总结,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推荐的内容”可以从故事梗概、语言风格、作品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这四个方面去思考,避免盲目介绍。而学生在分享想法的过程中既锻炼了运用词块的能力,又为最后的写作输出打下了基础。此环节的教学主要在“句子层面”展开。
Step 3:学习写作范式,搭建文化语篇支架
此环节学生阅读范文,通过翻译练习积累相关词块。接着,引导学生研读并解构推荐信范文的写作目的、写作内容、框架结构、语言特点等,为学生写作搭建语篇支架。
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构范文:
1.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对象是什么?
2.作者是如何达成写作目的的?
3.作者用怎样的语言风格表达内容?为什么要用这种语言风格?
最后,教师结合文章话题,与学生一起归纳范文的基本写作范式:首段引入话题;中间段从梗概、语言风格、历史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介绍名著;结尾段表达对对方来华访问交流的期待。
在讲解中间段的写作内容时,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树立“读者意识”,思考“为什么推荐《红楼梦》”。让学生认识到:应该先搞清楚对方的需求,然后根据对方的需求进行推荐。教师提问:“Do you thinkA Dream of Red Mansionsis the best choice to recommend?”教师提醒学生关注写作背景:“朋友中文学得很好,对中国历史文化很感兴趣”,而《红楼梦》恰恰是一部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的小说,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教师总结推荐信的功能性句式,让学生认识到:功能性句式在应用文写作中能起到很好的连接和表意作用,学生应注意积累。如:I like...most./Among...,I’d like to recommend.../I’d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take my recommendation into consideration.此环节教师通过进一步搭建语篇和内容支架,为写作输出作好准备。
范文如下:
(2017·广州市调研)假定你是李华,你的笔友Chris中文学得很好,对中国历史文化很感兴趣。他来信让你推荐适合的中文读物。请根据下面的要求给他写一封回信。内容包括:
1.推荐读物:《红楼梦》。
2.推荐理由:四大名著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
3.邀请他来中国体验文化。
Dear Chris,
Glad to receive your letter where you mention that you 1.__________(对……有兴趣)Chinese culture and that you want me to 2._________(给你推荐一些相关书籍).There are so many famous novels written in Chinese,including classical novels and modern novels,among which I like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most.
3._________________(被认为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这部小说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In the book,you can not only see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a famous royal family,but also understand the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ople from all walks and classes of life in ancient China.In addition to that,the writing style of Cao Xueqin,the author of this book,4____________.__(对……有深远的影响)writers of his times and later generation.5.______________(它写得如此好以至于)it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several languages and spread to many other places in the world.In this way,the book 6._____________(在传播中华文化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It will be helpful for you to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and understand other books of the same type if you can 8.____________(读懂这个杰作).9.________(如果我的推荐被采纳,我将不胜欣喜).Hopefully,you can come to China and 10._____________(亲自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If possible,I can show you around,visiting places of interest concerning Chinese culture.Looking forward to your arrival!
Yours sincerely,
Li Hua
Keys:
1.show a keen interest in
2.recommend some related books
3.Regarded as one of the Four Classical Novels,the novel has been considered to be an encyclopedi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4.has a strong influence on
5.So well written is it that.
6....has played a key role in carrying forwar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7.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8.fully understand this masterpiece.
9.I’d appreciate it if my recommendation i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10.experience the charm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in person
【设计说明】此环节以“语篇”形式呈现,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推荐信的正确书写范式。通过提问“为何推荐《红楼梦》”让学生明白:推荐需有合理、具体的理由,需贴合读者的需求。实践证明,采用语篇形式训练学生的语块调用、组织能力和基于信件类型的套句使用能力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此环节的教学主要在“语篇层面”展开。
Step 4:创设写作情景,培养自觉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
仿照范文设计如下题目:
假定你是李华,你的笔友Tracy最近中文学习的进步很大,为了继续激发学习中文的热情,来信希望你推荐一本中国名著。请根据下面的要求给她写一封回信。
内容包括:
1.推荐读物;
2.推荐理由;
3.给出阅读建议。
(在学生写作时,教师走到他们中间适时提供指点、帮助)
【设计说明】此写作任务采用“一题多写”的方式,让学生基于推荐信的体裁、以推荐四大名著为主题进行变式训练,力求体现本堂课所学。教师引导学生在写作之前从读者需求出发合理扩充写作要点,树立“读者意识”。此环节的教学主要在“语篇层面”展开。
One possible version:
Dear Tracy,
I feel more than delighted that you like the book I recommended last time.I am going to introduce you to another classical book,which is also an interesting novel and is excellent beyond comparison.
The book I would like to recommend this time is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As one of the four great classics in China written by Luo Guanzhong,the book describes the complex political,military and social struggles among the three kingdoms of Wei,Shu,and Wu during that period.What’s more,this book has created nearly 200 vivid characters and left various instructive stories related to science of military,politics,poetry and so on,whose influence is far-reaching.
The book is written in old Chinese,which i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So when you read it,you’d better get a Chinese dictionary ready for reference.Moreover,you could also take some notes when there is something you are confused about.
I just can’t wait to talk about the details of the novel with you.An early reply is highly appreciated.
Yours sincerely,
Li Hua
Step 5:同伴互评,教师点评
这是一堂写作课,结合高考写作要求和本堂课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同伴的作品进行评价,同时对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
1.信件是否覆盖了写作要求的所有要点;
2.信件是否切合文章的主题;
3.信件语言是否准确;
4.信件内容是否连贯;
5.信件是否基于“读者需求”合理并有效推荐。
四、反思与结语
本堂课学生参与积极性高,课堂氛围好,教学环节顺畅,很好地实现了预期教学目标,这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引入环节合理激趣,形式多样,吸引学生眼球;
第二,分享环节搭建支架,学生有话可说,乐于分享;
第三,语篇呈现给予学生良好的范式,“读者意识”使“推荐”功能更突出;
第四,生活化的写作任务赋予了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自觉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传统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进行高一至高三的系统规划。在升学压力的形势下,结合高考英语备考进行基于传统文化意识培育的课堂也并不是不可为,相反,教师如能合理创设生活化的语境,整理出清晰的语篇范文让学生模仿,以高考应用文写作为平台,挖掘育人价值,那么学生的写作一定会大有裨益,与此同时,文化意识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