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学大纲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历程
2020-03-13严嘉
严 嘉
引言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我国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也不例外,它伴随着国家发展的步伐,经历了多次转型和多个阶段的发展,从最初一门不受重视的课程发展成了影响数以万计大学生学业的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开放推动了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的发展,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又提高了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英语水平,促进了国家的发展。以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为契机,回顾、总结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历程,并对今后的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展望,对进一步推动英语教育的继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历程
大学英语课程是指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开设的英语课,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在1986年以前,大学英语被统称为公共英语,是大学阶段重要的课程之一。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至70年代:复苏阶段
我国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从1956年起,各高校陆续开设大学公共英语课。1960年以后,大学中修读英语课的学生人数增加较快;到1972年恢复高考后,各高校普遍开设了公共英语课。教育部在1962年6月公布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英语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李良佑、张日,等 1988),此时的要求较低,教学目标是为学生能阅读本专业英文书刊打下语言基础,教学以阅读为主,采用语法翻译法,教材一般为由各校英语教师为本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编写的非公开出版的讲义,即各校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自编教材。但由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该大纲形同虚设,高校公共外语一直未受到应有的关注。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起步阶段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1978年8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外语教育座谈会,廖承志副委员长作了题为《加紧培养外语人才》的重要讲话,虽然重点是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但是涉及大、中、小学外语教育(王守仁 2008)。1982年4月,公共外语教学研究会的成立和高等学校公共英语课教学经验交流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公共英语教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公共英语教学作为一门学科受到了广泛重视。1985年出版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理工科本科用)》和1986年4月出版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文理科本科用)》两份教学大纲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部完整、详尽的大纲。这两份大纲有如下特点(见下页表1):
表1:1985年《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理工科本科用)》和1986年《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文理科本科用)》的特点
从表1可以看出,此时虽然阅读仍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但突出了“实用”,开始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较科学地对教学及教学内容定性和定量,并提出了标准化考试。之后几年中,陆续出现了四套有影响的教材,分别是原版引进的Modern English,复旦大学的《大学英语》、上海交通大学的《大学核心英语》及清华大学的《新英语教程》。
1986年11月,中国公共外语教学研究会更名为中国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公共英语被称作大学英语。1987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下达通知,在全国试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并于1987年9月20日进行了第一次考试,于1989年开始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在这一阶段,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引入了国外语言学理论,开始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理论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教学模式偏向交际式教学法。大学英语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教学设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20世纪80年代初,电化教学手段不断涌向教学,许多教师开始借助电教手段如录音机、幻灯机等提高教学效果,许多学校通过校园广播、开放自由听音室、周末影院等形式营造英语学习氛围。1992年3月,在天津师范大学召开了中国英语教学研讨会,会上特别讨论了如何使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教育技术问题。
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大学英语教学虽停留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但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从1985年和1986年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颁布及CET—4和CET—6实施后,大学英语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跨越式发展阶段
1999年,我国高校实行扩招,为适应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变了过去以阅读理解为主的指导思想,鼓励开展双语教学,并广泛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推动基于计算机的英语教学改革。与此同时,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于1999年推出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它统一了1985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理工科本科用)》和1986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文理科本科用)》,在全国首次提出了统一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的制定也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史上的第二次重大改革。其主要内容见表2:
表2:1999年《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的主要内容
此时颁布的教学大纲不再分文、理科,而是合并成一份,虽然强调用英语交流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但并没有出现质的突破。该阶段的教材编写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如《21世纪大学英语》《新编大学英语》《全新版大学英语》,已配有多媒体光盘,但由于当时多媒体网络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经验及技术不成熟,该时期的多媒体光盘存在很多局限性,缺乏互动功能。为了迅速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教育部于1998年12月提出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中明确指出了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全国大学英语考试委员会在1999年开始实行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这被认为是这一阶段最具意义的改革成果。
第四阶段,进入21世纪:深化改革阶段
进入21世纪,为适应我国高校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2007年7月,教育部高教司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旨在促进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自主学习策略与综合文化素养的培养。在《要求》的指引下,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成为该阶段大学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相继推出了《新时代交互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新体验大学英语》《新理念大学英语》和《新标准大学英语》几本获得好评的教材。其中,外研版《新视野大学英语》和《新标准大学英语》在全国率先将计算机网络技术系统地引入大学英语教学,探索并引导了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校园网、自主学习中心、网络学习平台、听说读写训练软件等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全国各高校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计算机技术+课堂教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放在首位,对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化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2010年以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要建设一个信息化的科技强国,需要高校培养集创新型、技术型于一体的国际化人才,因此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在国家政策要求和时代背景的召唤下,2017年2月,教育部高教司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要求》和《指南》的主要内容见表3:
表3:2007年《要求》和2017年《指南》的主要内容
《指南》第一次将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课程列为大学英语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经过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实践,重视听说教学的理念已根植于广大师生心中,变成了一种自觉的教学行为,教学目标因此由《要求》中强调的“听说能力”的培养转变为“应用能力”的培养。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方面既传承了《要求》的思想,又对其进行了创新,如课堂模式由网络+课堂的模式发展成为基于课堂和在线课程的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也发展成为移动英语学习平台的构建,更强调英语学习的自主性、移动性、随时性等特点。课程设置、教学评估也更为具体、明确。《指南》的颁布标志着大学英语教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有了质的飞跃。
二、启示和展望
回顾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历程,发现大学英语教学要兼顾人文性和工具性。
首先,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履行用英语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
其次,根据《指南》的要求,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分为普通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三个部分,因此有必要平衡这三个部分的比例,构建更加科学完整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普通英语是基础,只有基础阶段扎实地学习,才能为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积极探索、开发和建设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系列课程,努力达到“必修课和选修课平衡、输入与输出平衡、语言与文化平衡”(王守仁、王海啸,2011)。
最后,作为新世纪的大学英语教师,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和知识之外,还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信息素养。
三、小结
从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社会发展促进了教学大纲的修订,新教材的不断开发、综合评估体系的完善等又反过来推动大学英语教育和改革开放向前迈进,由此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进入崭新的历史时期,大学英语教育肩负着培养熟练掌握英语、具备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责。今日之大学英语教育成就,从奋斗中走来,未来之大学英语教育,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要发扬潜心钻研、锐意进取、不断攀登、创新高峰的精神,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