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豁痰”功效术语英译研究

2020-03-13谢望楚牛明月王晓凯贾德贤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年12期
关键词:芥子石菖蒲药性

谢望楚,牛明月,王晓凯,童 意,贾德贤Δ

(1.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北京 100029;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 100029)

中药功效术语是阐释中药疗效的基石,对指导中药临床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中药功效术语翻译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依然存在表观翻译现象,即翻译时仅停留在字面翻译层次,不能达到内涵层面的准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药国际交流及中药功效术语英译标准化建设。

以化痰药为例。化痰药分别具有化痰、除痰、涤痰、豁痰等多种功效,不同功效承载了药物不同的药性与作用特点,应用于不同病证。但英译时却存在一词多译或多词一译,如“豁痰”被翻译为sweep phlegm、eliminate phlegm、resolve phlegm等,“化痰”被翻译为transform phlegm、resolve phlegm、reduce phlegm等。不难发现,“豁痰”和“化痰”均被翻译为resolve phlegm,诸如此类的表观翻译现象在中药功效术语翻译实践中比比皆是。在中文环境下,“豁痰”与“化痰”的概念相似却不同,具有此两种功效表述的药物无论是本身功效作用特点还是主治病症均有不同,如何较好地有区别地用英文表达此两种功效术语,确需进一步研究。

中药药性理论是药物性质和功能的高度概括[1],是中药药性分析的重要工具。若要解决中药功效术语表观翻译的问题,就必须将翻译建立在药性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没有药性作支撑,就谈不上中药的正确使用。结合中药药性理论以及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功效特点,才能准确把握药物功效术语的翻译。

本团队多年来从事中药功效术语翻译的研究工作,已有多篇学术论文发表。本文作为该研究工作的一部分,将选取“化痰药”章节中的“豁痰”功效术语为例,尝试建立基于药性挖掘的英译方法,为术语的正确英译找出理论依据。

1 “豁痰”的内涵研究

1.1 “豁”的含义

“豁”在《说文解字》[2]中解释为“通谷也”。段玉裁注解:“通迵之谷也。文选注曰:华延洛阳记云,城南五十里有大谷,旧名通谷,引申为凡疏达之称。”《多功能新华大字典》[3]中汉字源流部分解释道:“豁”为会意字,右边为谷,谷的古文字形态像水流进入山谷;左边是害,害本身有险要之处的含义,山谷大多为峭壁,非常险要,所以“豁”的本意是前后通畅的山谷,引申为开阔、宽阔。“豁”字的一个引申义表示疏通、消散的动作,使得作用对象达到开阔、通畅的状态。“豁”字的概念可总结为几个关键词,即开阔、宽阔、通畅、疏通等。简言之,豁,水流过山谷,寓指气血通畅,应用于气血闭阻之证。

1.2 “痰”及其致病特点

中医学认为,“痰”是由人体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病理产物中相对浓稠的部分。在概念上可分类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是指咯吐出来有形可见的痰液[4]。现代医学认为,中医概念中的“有形之痰”与西医可由咳嗽、呕吐排出的呼吸道分泌物等物质相对应;“无形之痰”是指由痰引起的特殊症状和体征,只见其症不见其形,看不到实质性的痰,因无形可征故称无形之痰,西医概念中的脑水肿、浆膜腔积液、关节积液、脓肿、囊性病变、脂肪组织水肿等都是“无形之痰”引起的症状和体征[5]。“无形之痰”微观指标的异常变化可为血液流变学、血脂、炎性物质、超氧化物歧化酶、脂质过氧化物、氧自由基代谢指标等[6]。

痰邪具有蒙蔽神明、阻滞气血、积聚成块、泛溢肌肤的特点[4]。痰迷心窍常见癫、狂、厥、神昏、惊风等症状;痰阻于人体任何部位,可造成气血失常,如阻于肺可导致喘咳,阻于脾胃可导致恶心呕吐,阻于头部可导致头晕头痛;痰可在人体周身内外积聚成块,导致瘿、瘤、瘰疬、岩(癌)等;若痰浊充斥机体泛溢肌肤,可导致肌肉松软、形体臃肿或手足肿胀[7]。由于痰的致病部位、致病特点有所不同,所以不同疾病的情况对应治法一般也不同,分别有“豁痰”“涤痰”“除痰”“消痰”等。根据豁的含义和后续的研究发现,豁痰主要应用于前两种情况,即蒙蔽神明、阻滞气血的疾病。

1.3 “豁痰”治法的临床应用

“豁痰”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魏岘所撰《魏氏家藏方》[8]中,以方剂“豁痰汤”的形式出现,用于治疗痰厥。此后,同时代杨士瀛撰写的《仁斋直指方论》[9]中再次出现“豁痰”一词且使用颇多。其中,杨士瀛提出“治惊豁痰”的方法,明确记载用于治疗痰热引发的小儿惊风之危急重症。及至明清时期,“豁痰”才被广泛使用。在历朝历代的使用演变中,“豁痰”的用法由最早的治疗痰厥,扩展到治疗痰盛导致的惊风,痰饮停于胸胁而致的胁痛,痰阻经络导致的颈项强急、半身不遂,痰阻于脏腑导致的咳嗽、心悸等疾病,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但是历代著作均未对豁痰的概念进行明确表述。

因此,本文尝试通过分析具有豁痰作用药物的药性特点和临床应用,给出具有理论依据的“豁痰”一词的英文翻译。

2 具有“豁痰”功效的中药药性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2.1 目标药物的纳入及排除

本文选取我校本科生正在使用的钟赣生主编的《中药学》教材为蓝本,筛选出具有“豁痰”功效的中药,分别为巴豆霜、芥子、竹沥、天竺黄、牛黄、石菖蒲。将此6味药作为初步目标药物,另外选用高学敏主编的《中药学》、张廷模主编的《临床中药学》、国家药典委员会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南京中医药大学出版的《中药大辞典》为参照,进行功效比对,选出5本文献中4本以上书籍中药物功效都记载为“豁痰”的中药,纳入为目标药物。图1展示了本研究中目标药物的纳入和排除过程。

图1 目标药物纳入及排除过程图示

经过2次筛选过程,最后芥子、天竺黄、牛黄、石菖蒲4味中药被纳入研究范围。

2.2 目标药物药性与临床应用分析

由表1可知,“豁痰”类中药按药性与临床应用可分为以下两类。

表1 目标药物药性与临床应用

2.2.1 芥子类 芥子药性辛温力雄,性善走散,能散肺寒、利气机、豁寒痰、逐水饮[8],痰在皮里膜外,非此不达,在四肢两胁非此不通[9],故而芥子可以温肺豁痰、利气散结,擅长治疗气血阻滞导致的痰证。

张学梅[10]研究发现,白芥子水提物能够增加排痰量,具有明显的祛痰作用。此项研究表明,芥子可促进排除呼吸系统的痰,即中医概念中的“有形之痰”。李小莉[11]还发现,芥子具有抗炎镇痛的功效,此功效与去除中医“无形之痰”的医学微观指标相对应。所以通过现代研究可以发现,芥子既可以去除呼吸系统的“有形之痰”,又可以去除“无形之痰”。

2.2.2 天竺黄、牛黄、石菖蒲类 天竺黄能除热养心,豁痰利窍,心家热清而惊自平,君主安而五脏咸得滋养,故诸证悉除[12];牛黄性凉,气味芳香,入心经,既能清心热又能豁痰开窍而苏醒神志[13]。两药均性寒能泻心经之火,故可清热豁痰以醒神定惊,擅长治疗痰热蒙蔽神明所导致的疾病;石菖蒲辛苦温香而散,开心利窍,去湿除风,消痰积治惊痫,治疗热闭胸膈、解毒杀虫,多用独用耗散气血[14]。石菖蒲辛开苦燥温通,芳香走窜,故可开窍豁痰,擅长治疗痰湿秽浊之邪蒙蔽清窍所致的病证。

现代研究表明,天竺黄、牛黄能够降压、降血脂、抗心律失常、抑制血小板凝集和血栓形成,具有保护心脑血管和神经、抗炎以及镇静抗惊厥的作用[15-16];石菖蒲可以兴奋中枢神经、降血脂、扩血管、抑制血栓的产生、保护心血管[17],这些功效与去除中医“无形之痰”的医学微观指标相对应,所以3种药物都能达到去除“无形之痰”的目的。

3 “豁痰”英文翻译的现状与分析

3.1 “豁痰”英文翻译的现状

表2示,本研究首先选取相对权威的几本中医药术语标准、辞书辞典及英文版中医药教材为参考依据,对其中的“豁痰”相关术语的英译情况进行总结。

表2 “豁痰”相关术语翻译比较

其次,考虑到中医概念中的“有形之痰”与西医中可由咳嗽、呕吐排出的呼吸道分泌物等物质相对应,所以本研究又查阅了英文版药理学[18]中呼吸系统祛痰药的相关用词,并在《道兰医学词典》中查出释义。而中医概念中的“无形之痰”指代的病理产物较为宽泛,其微观检测指标可为血液流变学、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脂质过氧化物、氧自由基代谢指标等[6],难以查阅对应西医的用词,所以这部分暂不参考医学词典,仅以上中医类文献中的“豁痰”用词作为研究对象。

从表2可以看出,“豁痰”的翻译版本英文用词较多,“痰”字均翻译为phlegm,而“豁”字翻译大相径庭。英文版药理学中,祛痰药的英文用词为动词expel,名词为expectoration。

筛选出以上不重复的词汇经归纳可以整合为:sweep;eliminate;resolve;dispel;transform;dislodge;expel;expectoration。

3.2 “豁痰”相关英译分析

本研究首先查找了中医药术语标准、辞书辞典及英文版教材中选词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的释义,其次,由于《道兰医学词典》没有expel的释义,所以仅查阅了关于祛痰名词expectoration的英文释义,最后进行选词分析。

3.2.1 sweep To move or push somebody/something suddenly and with a lot of force(猛烈地)推送,吹走,冲走,带走。指某物由于某种强大力量的推动而产生快速而猛烈的移动。例句:The little boat was swept out to sea小船被吹到了海上[27]2041。可以发现,该词汇强调作用对象被某种强大力量驱使、推动的过程,覆盖面积较大且速度极快。

3.2.2 eliminate To remove or get rid of somebody/something。排除;清除;消除。例句为Credit cards eliminate the need to carry a lot of cash,有了信用卡就不用携带很多现金[27]648。eliminate 的使用场景非常广泛灵活,该词汇仅仅表达了清除、排除的概念,而含义中并没有体现动作强度的大小和特点,较为笼统。

3.2.3 resolve To separate or to be separated into its parts,(使)分解为。例句为To resolve a complex argument into its basic elements,将一个复杂的论点分解为几个基本要点[27]1697。该词汇的使用主要强调将作用对象分解转化成多个其他元素。

3.2.4 dispel To make something,especially a feeling or belief,go away or disappear,驱散,消除(尤指感觉或信仰)。例句:1.His speech dispelled any fears about his health,他说的话使他对他的忧虑烟消云散;2.The sun soon dispelled the mist,太阳很快驱散了雾霭[27]575。该词汇含义的作用对象主要是指主观感受、信念、云雾等,多指慢慢、渐渐地扩散消失。

3.2.5 transform To completely change the appearance or character of something,especially so that it is better,使改变外观(或性质);使改观。例句:In order to transform this energy into work,hydraulic turbines are used,使用水压涡轮将这种能量加以转化利用[27]2148。该词汇主要强调某物的性质、结构或作用发生了改变。

3.2.6 dislodge To force or knock something out of its position(从固定位置上),强行取出或(移开)。例句His bicycle fell and dislodged a few bricks from the wall,他的自行车倒了,把墙上几块砖撞了下来[27]574。该词汇主要强调作用对象处于某一固定位置,再者是在很大的作用力之下被移开此位置。

3.2.7 expel Force out or eject(something),especially from the body(尤指从体内)排出,喷出,射出。例句:when the gunpowder exploded,the bullet was expelled from the gun,火药爆炸,子弹便从枪膛里射出[27]699。该词汇主要强调作用对象被一股强大的推动力从狭窄区域推出、射出。

3.2.8 expectoration The act of coughing up and spitting out materials from the lungs,bronchi,and trachea,主要是表达分泌物通过咳嗽从肺、支气管和气管中咳出或吐出的动作[28]。

4 目标术语英译建议

4.1 芥子

芥子辛温走窜,散结消肿,消皮里膜外之痰性结节,其作用机理为“消散”,作用部位为脏腑、关节、局部皮肤等。从上面英文表述的释义分析可以看出,resolve能够较好地表达芥子消散结节、畅通经络之意,所以建议芥子在表达去除“无形之痰”的意思时,将“豁痰”术语翻译为resolve phlegm较为合适。如果芥子在表达去除“有形之痰”即呼吸系统的痰液时,建议采纳西医用词expectoration,能明确表达排出肺、支气管和气管中痰液的意思。

4.2 天竺黄、牛黄

天竺黄、牛黄擅长治疗痰热蒙蔽神明所导致的疾病,主要通过清热和排痰作用以达到清醒神志的功效,两者的排痰作用及部位并没有特殊之处。但是排痰效果比石菖蒲强,多用于急症重症。以上选词中,sweep能表达出祛痰作用速度快、范围广、效果强,建议两药的“豁痰”术语翻译为sweep phlegm。

4.3 石菖蒲

石菖蒲芳香走窜,可开心孔利九窍,擅长治疗痰湿秽浊之邪蒙蔽清窍所致的疾病,临床较少用于急症重症,作用效果较天竺黄、牛黄缓和。其作用主要通过分解身体周身内外积聚的痰邪并促进其排除,使四肢经络通畅,但其作用效果没有天竺黄、牛黄强烈。resolve一词在这里较为合适,该词能表达出将“无形之痰”类的物质分解,从而促进排出的效果,又不会有作用强度的偏向,所以石菖蒲的“豁痰”术语这里建议使用resolve phlegm。

5 小结

本文通过分析豁痰类中药药性以及临床功效,挖掘中文“豁痰”功效术语背后的含义,同时找出相关英译版本的现状以及用词释义,为术语的英译分析提供中英两方面的依据,最后给出“豁痰”功效术语的英译建议。但研究中发现,业内目前尚有一些问题难以解决,如不同版本教材同一药物中文术语不统一,且难以查到有关术语用法的支持性证据;其次,目前中药药理研究仍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已开展了大量药理研究并有许多突破性的文章发表,但尚有部分药物的药理作用未被发现或完全研究透彻等,这些都对本研究存在一定制约作用。因此,研究解决中药功效术语中文表述不统一的方法,应是未来关注的方向,同时鼓励开展更多的基础性药理研究,以期日后为其他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本文仅以“豁痰”功效术语为例,尝试利用药性理论结合临床应用挖掘术语含义的方法,研究中药功效术语的科学英译方法。不足之处,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发同行的探讨,为中药功效术语英译研究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猜你喜欢

芥子石菖蒲药性
石菖蒲种植模式调查分析
《四部医典》的跌打损伤外用方剂用药规律及药性探析
我向往石菖蒲 一样的人生
多出来的空间
基于药物功能的中药药性研究
心悸喝茉莉石菖蒲茶
淡绿色的月亮
出入芥子园—精进社第四回展
犹如雷电击碎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