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HIV/AIDS 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

2020-03-13邱萍陈海霞

医药前沿 2020年31期
关键词:服药依从性满意度

邱萍 陈海霞

(江苏省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 盐城 224003)

艾滋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因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导致的全身性疾病。感染HIV 病毒后人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缺陷,没有接受治疗的患者在疾病晚期容易并发多种严重感染、恶性肿瘤,最终走向生命尽头[1]。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ART)药物的普及使得HIV/AIDS的病毒得到抑制,患者的预期寿命接近正常人的预期值。社会大众对HIV/AIDS 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视,抗病毒治疗目前需要终身服药,大部分患者存在程度不等的心理压力,社会压力,伴随着焦虑,抑郁情绪。个案管理师专业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抗病毒治疗的抑制率,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2]。本研究从我院选取适量病例为调查研究对象,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6 年1—12 月和2018 年1—12 月新治疗的患者中各选取研究对象88 例,根据护理方式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8 例。对照组男性80 例,女性8 例,年龄23 岁~76 岁,平均年龄37.50 岁;观察组男性75 例,女性13 例,年龄18 岁~76 岁,平均年龄42.90 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对比(P>0.05),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方面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药前的健康宣教,依从性教育,定期体检,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等。

观察组使用心理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2.1 评估心理状态:心理评估贯穿在整个抗病毒治疗过程的始终,服药前通过观察、摄入性会谈、心理测验等收集信息,分析影响人格的成因:童年的经历,父母的教养方式,出生顺序等,寻找适合个体的心理干预。

1.2.2 摄入性会谈。为患者提供一个释放压抑的空间,可以放心地谈论困扰自己的问题;通过不同途径搜集资料:主诉、会谈、家属报告、临床观察、作品分析等;从而找出引起心理问题的关键点。

1.2.3 放松训练。又称“松弛训练”,是一种通过训练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降低唤醒水平、改善机体紊乱功能的心理治疗方法。最常使用的三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想象放松法。个案管理师通过介绍原理、示范指导、强化练习,使患者应用放松训练提高睡眠质量,缓解焦虑抑郁情绪,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充沛的精力完成其社会功能。

1.2.4 求助者中心疗法:全程个案管理模式要求从事HIV/AIDS 的工作者以求助者为中心,积极关注患者服药后的动态,尤其开始服药的第1,7 天,主动随访关注其药物副反应,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维护患者的健康。对患者言语和行为的积极、光明、正性的方面予以关注,使那些自卑强的患者能够全面、客观、准确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长处、光明面和对未来的希望,从而树立起抗病毒治疗的信心,促使患者自觉地按时服药,早日达到抑制病毒并持续稳定。

1.2.5 家属支持及同伴教育:社会关系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加强家属心理健康指导,告知家属陪伴鼓励患者的重要性,使家属有更多耐心、花费更多时间陪伴,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也可以邀请HIV/AIDS 住院治疗患者讲述自身经历,引起共鸣,增强对抗疾病的信心、勇气,保持良好的服药依从性。

1.3 分析指标

对比生活质量、满意度、心理状况等。

生活质量使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价,总分100,包括生理功能、生活职能、社会功能等多方面,分值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护理满意度使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患者对此次护理的看法,问卷内容共包括满意(8~10)、一般(3~7)、不满意(1~2)等三部分,总分值为10 分,分值与满意度呈正比。总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使用SAS 量表,SDS 量表评价心理状况,分数高于50,则说明患者存在焦虑、抑郁,分值与焦虑、抑郁程度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研究176 例实验对象在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录入到SPSS22.0 软件中行详细分析,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以()表示,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率(%)表示,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n(%)]

2.2 生活质量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3 心理状况

干预后观察组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心理状况(,分)

表3 心理状况(,分)

3.讨论

心理护理干预需要医护人员掌握一定的心理护理的技术和方法,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的学习取得资质,用专业的知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以满足患者需求、消除不良情绪反应等为护理服务目标,坚守平等、尊重等原则,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护理服务。

摄入性会谈要求医护人员持非评判性态度,让患者感到轻松,得到知己,敞开心扉;放松训练的方法有多种,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一般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方法;求助者中心疗法强调首要责任人是患者。心理护理干预需要医务人员全程跟踪管理,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小目标,逐步地解决问题。

本研究观察组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认为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心理护理根据患者心理活动规律、反应特点,影响患者感受、认识,改变心理状况,为患者创造益于康复的心理状况[3]。护理人员行为耐心,态度亲切,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帮助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勇气。有序实施护理,给予患者安全感[4]。帮助患者克服内心障碍,宣泄负面情绪,消除负面情绪对康复的影响[5]。在同伴讲述自身经历、鼓励下,增强对抗疾病的信心。健康宣教加深患者对艾滋病、护理措施了解度。加强家属支持,为患者营造良好氛围。该护理干预方式积极改变患者不良心理、行为,提高患者适应能力,有利于构建维持和谐护患关系[6]。

王翠肖[7]通过36 例HIV/AIDS 的临床资料分析心理护理方式的临床价值,经研究发现该护理方式可有效改善负面心理,及时疏导,使患者不再感到孤独、恐惧。邓燕霞[8]对94 例HIV/AIDS 展开研究后发现行心理护理组的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常规护理组,认为心理护理方式可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治疗信心,有效疏导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良好,本研究结果与之一致。对HIV/AIDS 使用心理护理方式可以减轻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积极面对生活。

综上所述,对HIV/AIDS 使用心理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依从性,改善心理健康情况,构建和谐护患关系,适用于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服药依从性满意度
被这病赖上得终身服药,变胖还没劲儿?千万别忽视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服药禁忌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服药先分阴阳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