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及鉴别诊断
2020-03-13刘吉伟
刘吉伟
(荆州市中心医院心功能室 湖北 荆州 434020)
预激综合征多由心脏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由于心脏心房和心室之间,多处电信号传导通路,导致心室肌提前激动,引起特殊心电图改变,并可能伴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综合征。流行病学报道称,预激综合征各年龄均会发病,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3.5 倍左右。临床上,主要采用心电图进行诊断,按心电图表现分型,可分为A 型(旁路位于左房室间)和B 型(旁路多位于右房室间)[1]。大量临床发现,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患者,心源性猝死的风险比较高,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需及时诊治,才能有效降低心源性猝死风险[2]。本文就对行12 通道心电图检查的65 例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7 年12 月—2019 年12 月期间收治的65 例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65 例患者中,女性18 例,男性47 例,年龄22~78 岁,平均年龄(51.23±8.69)岁,疾病类型:风湿性心脏病20 例、冠心病25 例、无器质性心脏病10 例、扩张型心脏病10 例,合并症:高血压21 例,糖尿病16 例,其中包括41 例A 型预激综合征,24 例B 型预激综合征。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均保存完整,对本次的方法、目的、意义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已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严重精神疾病者、语言沟通障碍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药物治疗、辅助吸氧、心电监护等方法,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同时给予经皮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3]。
1.3 观察指标
观察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患者在发病时的心电图特征,分析QRS 波群、心室率、R-R 间距、f 波出现时间、f 波形态等,根据心电图特征进行鉴别诊断。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通过SPSS19.0 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生活质量评分等计量资料用()表示,以t检验,用“%”表示护理效果等计数资料,并以χ2检验,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QRS 波群时间、形态分析
QRS 波群时间中,0.05~0.10s 为15 例(23.08%)、0.11~0.29s 为40 例(61.54%)、≥0.30s 为10 例(15.38%),0.11~0.29s 时间段人数百分比均高于其它时间段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QRS 波群形态多样,发病时,心电图所有导联的QRS 波群均见delta 波有12 例患者,占18.46%,心电图5~9 个导联的QRS 波群见delta 波有53 例患者,占81.54%。
表1 65 例患者QRS 波群时间及形态特征
2.2 心室率及R-R 间距分析
65 例患者心室率均超过150 次/min,平均心室率为180 次/min,其中心室率在150~170 次/min 有27 例,占41.54%,其中,A 型(19 例,70.37%)、B 型(8 例,29.63%);170~220 次/min 有38 例,占58.46%,A 型(28 例,73.68%)、B 型(10 例,26.32%),心室率为170~220次/min明显比150~170次/min多,且A 型多于B 型,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65例患者的R-R间距表现出不规则特征,间距时间为0.25~0.70s。
表2 65 例患者的心室率特点(n,%)
3.讨论
预激综合征若无心动过速,则无明显症状,但当并发心动过速时,则表现出阵发性心悸与胸闷症状,如心跳加速、心慌胸闷、心绞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昏厥休克,甚至诱发心室颤动,造成患者死亡。因此,当出现心跳突然加快、心慌胸闷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预激综合征本身不需要采用特殊治疗,若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则给予对症治疗;若表现为心室率快等房颤症状,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直流电复律。如果患者室上性心动过速、频繁房颤,则应长期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从而起到预防发作的作用[4]。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经皮导管射频消融技术临床得到广泛应用,预激综合征实施经皮导管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势,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5-7]。
预激综合征最简便、最快速、最经济的检查方式是12 通道心电图检查,该检查方式具有无创无痛、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优势,但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时,心电图呈现出宽大QRS波群,容易被误诊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室内差异性传导等。本研究对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患者的心电图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提示,患者心室率较快,均超过150 次/min,其中心室率为170~220 次/min 的患者占绝大多数[8]。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旁路肌束机制有关,由于旁路肌束心室端生理结构呈树根状,逆向传导速度较快,而前向传导速度较慢,心房激动传导到心室后,经由旁路肌束回到心房,因此,当心房处于易颤期时,则可引发心房颤动[9]。同时,本研究还发现,心电图QRS 波群呈多样化,且波群时间多为0.11~0.29s 之间,可能是由于波群形状与心房激动时传递方式的关系所致,当传导仅经正常房室通路时,QRS 波群无delta 波,但仅经旁路肌束时,呈现宽大波形和较明显的delta 波,而同时经过正常房室通路及旁路肌束时,仅出现部分delta 波,本研究多数患者3 种传导方式同时并存。且本研究结果还提示,心电图R-R 间距特征呈现出不规则,可能是心房颤动造成心房除极消失的原因。
综上所述,通过观察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可准确鉴别诊断疾病类型,从而提高诊治效果,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