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患者应用胸腔循环热灌注化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3-13李全泳
李全泳
(中山市博爱医院 广东 中山 528403)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患病晚期后产生胸水,形成胸腔积液,此现象顽固难以治愈,具有不良预后[1]。临床治疗时对患者胸腔积液进行反复抽取,从而丢失蛋白,出现电解质紊乱,对病情产生严重影响[2]。针对该病临床主要治疗方法为全身化疗以及胸腔局部治疗,此次针对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患者应用胸腔循环热灌注化疗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 年3 月—2019 年6 月随机抽取30 例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 例和对照组15 例。观察组男性9 例,女性6 例,年龄45~73 岁,平均年龄(60.1±3.1)岁,对照组男性10 例,女性5 例,年龄42~75 岁,平均年龄(61.8±3.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B 超定位胸腔积液,对其积液量进行评估,选择局部浸润麻醉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实施胸腔穿刺术,在静脉导管处放置进行间断负压引流,对胸腔积液进行常规引流,每日引流量在20mL 以下,对胸腔冲洗直至引流液颜色为无色透明或者逐渐变浅予以灌注化疗,化疗前予以止吐,在50mL生理盐水中加入60~100mg/m2顺铂实施化疗,化疗时间大致为30 分钟,在此过程中进行1 次体位更换,胸膜对药物充分接触,每4 日1 次。
观察组治疗方法为胸腔循环热灌注化疗,选择系统为体腔热灌注治疗,和循环管道连接,在1000mL 生理盐水中加入60~100mg/m2顺铂,在热灌注专用袋内进行放置,连接循环管道,而后对其进行加热直至43 度,采用单抽单罐模式进行注射500~700mL,而后回抽胸腔内液,通过体外循环机对变温箱进行加热,入体温度控制在43~43.5℃之间,出体温度控制在41~42℃之间,每分钟流速150~220mL,单次10 分钟,循环6 次,将液体排尽,经引流管在胸腔中注射10mg 地塞米松封管,单次治疗时间60 分钟,间隔3 日进行1 次治疗。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一个疗程为2 周。
1.3 观察指标与效果评估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治疗前后的CRP(外周血C 反应蛋白)以及胸腔积液蛋白总量。
效果评估:CR(完全缓解)表现无胸腔积液现象,消失维持时间在30 日以上;PR(部分缓解)表现为患者胸腔积液减少比例大于50%,消失维持时间在30 日以上;SD(稳定)表现为患者胸腔积液减少比例小于50%,消失维持时间在30 日以上;PD(进展)表现为胸腔积液改善现象并不显著,30 日再次进行抽水[3]。总有效率=(CR 例数+PR 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1.0 统计学软件统计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68%,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3.3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2.2 CRP 以及胸腔积液蛋白总量
治疗前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CRP 以及胸腔积液蛋白总量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CRP 以及胸腔积液蛋白总量水平组间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RP 以及胸腔积液蛋白总量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RP 以及胸腔积液蛋白总量对比()
3.讨论
胸腔积液在临床属于常见表现,特别是非小细胞肺癌容易合并的表现,通常表示肿瘤发展为局部晚期,标志为肿瘤胸膜腔播散现象。非小细胞肺癌引发的胸腔积液存在以下原因:肿瘤对胸膜腔直接产生侵犯,增加了胸膜表面的通透性,阻碍淋巴回流,局部晚期肺癌出现胸水的因素为肿瘤侵犯,或者因为肿瘤转移或者淋巴结转移等,使得淋巴管回流异常和管腔渗漏;与此同时由于肿块对近端支气管阻塞从而出现阻塞性肺炎以及肺不张从而出现胸腔积液,此外因为肿瘤致恶液出现严重营养不良以及低蛋白血症同样会产生胸腔积液。
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量由少增多,临床研究证实,多数肺癌胸腔积液为恶性,同时部分胸水非肿瘤对胸膜腔产生直接侵犯引发,也就是反应性积液。对积液性质确定的方法为胸腔穿刺胸水检查以及胸膜活检等。胸腔镜可观察病变范围以及其形态,并且获取一定量胸水标本以及大块组织标本进行送往检查,其诊断正确。临床对积液良恶性进行诊断有助于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常见并发症为胸腔积液,因为癌细胞出现胸膜转移,同时释放炎性介质,将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从而出现胸腔积液[4]。胸腔积液对肺组织和纵膈器官产生压迫,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形成循环功能障碍,降低了生存质量。对胸腔积液进行控制可改善患者症状表现,缓解痛苦,将其生存时间延长。
胸腔局部灌注化疗说采用的药物其浓度过高,可对胸腔脏器进行有效接触,以此杀灭肿瘤细胞,一般临床会采用胸腔闭式引流,而后予以药物灌注,控制积液情况。顺铂为临床化疗常用药物,可结合肿瘤细胞DNA,出现交叉联结,充分抑制肿瘤细胞DNA 复制以及细胞有丝分裂,可将癌细胞杀灭,减少积液。局部胸腔内化疗其药物吸收和药效存在一定的限制。胸腔循环热灌注疗法对于胸膜、肿瘤细胞表面纤维素、微小病灶以及坏死组织进行清除和冲洗,加大药物和肿瘤细胞接触面,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将其生存期延长。胸腔循环热灌注化疗采用相关设备提升药物温度,其控温正确,可以控制循环速度,和化疗药物存在协同效果。临床研究表明[5],温度在43℃以上时,对于肿瘤细胞可进行选择性杀灭,正常组织的热耐受温度即45℃,通过物理能量加强药物效果。胸腔循环热灌注化疗可舒展组织血管和淋巴管,有助于改善细胞膜通透性,对于药物吸收以及渗透效果良好,加强其药物浓度,增加温度可提升肿瘤细胞敏感性,对DNA 多聚酶介导DNA 修复具有抑制效果,以此将肿瘤细胞消除[6]。热效能有效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提升杀伤效果。此外患者由于胸腔液体过量渗出和灌注会丧失蛋白质,从而降低蛋白质浓度,反复抽液可使一定量血浆蛋白进入至胸膜腔,胸腔循环热灌注化疗有助于肿瘤细胞消除,并且可减少过量渗出,以免降低体液蛋白质浓度。
综上所述,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患者采用胸腔循环热灌注化疗可将临床疗效提升,有助于蛋白量降低,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本次由于样本太小,要证实这一结果,还需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