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驱动式教学法应用分析
2020-03-12余家奎
余家奎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高中阶段的教育已经成为重点关注的内容,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创新完善,使教学更加的有效,学生学习的效率同样会有进一步的提升。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需要学生的抽象思維以及逻辑思维不断提高。不过目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本文将针对在高中阶段数学教学工作中开展问题驱动式教学法应用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问题驱动式教学法;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6-090-02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育课堂中,往往教师都是以课堂授课为主,学生被动式学习,这种方式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为此,为了提升高中阶段数学的教学效率和质量,让学生在高中数学的学习更加高效,教师应当将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转变,以学生为为主体,根据学生不同性格特点以及数学基础采用多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使高中数学教学更加高效。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概念及特点
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基本概念是指在高中数学教师开展数学教学工作过程中,通过将教学大纲中的重点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根据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最终得出结论的一个过程。这种教学方式更加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消化吸收和掌握。同时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基本特点一共有三种,第一种是具有阶梯性,这一特点满足了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认知规律不同而产生的教学问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由简及难,由具体及抽象的方式,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层次感,这种方式使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方便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同时还可以有助于学生对于重难点知识的把握。第二种是具有趣味性,这一特点可以一改传统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下的枯燥乏味,充分点燃学生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热情,另外在问题设置过程中合理运用趣味性这一特点还能够不断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求知欲。第三种是研究性,这一特点主要在学生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的培养上比较常见,通常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通过一些问题的设置来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可以不断提升。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法更加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不断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使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可以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也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不断的得到重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更加有帮助。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具体应用分析
(一)创建趣味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高中阶段的数学是一门抽象性比较强,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学科,因此高中学生通常在学习过程中会因其难度过高而产生畏惧的心理状态,导致课堂气氛比较压抑,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迟迟提不上来。很多学生甚至会出现抵触学习的状态。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问题情境教学的方式,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基础以及实际的学习状态与实际的教学任务相融合,并且通过情景故事、小游戏等方式创建出趣味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加深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印象,使学习效率能够有效提升。以高中人教版数学必修五第二章的“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这部分知识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内容直接向学生展示一个国际象棋棋盘,还有一包大米,然后为学生分享国王与发明者之间的故事,根据国王与发明者之间的对话可知,发明者所要的奖励只是从棋盘的第1格到第64格依次放大米,要求便是第一格1粒,第二格2粒,第三格4粒,下一个格子是前一个格子的2倍,以此类推。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直接进行实践操作,发现按照该发明者的要求,装满64个格子的要求国王却无法满足。接下来引导学生思考得出该结论的原因并进行总结,使学生明白等比例数前n项和的概念,不但完成了教师的教学任务,还可以使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有效提升,进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二)善于设置合理的问题
无论是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中,还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中,问题驱动教学法都是经常会用到的方法,通常高中数学教师都会采用设置合理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层层深入,更加有助于学生探究意识的提升。同时这种方式不单单适用于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问题的创建,还适用于学生在课堂中勇敢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及疑问,从而提高学生在高中数学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内容为核心,围绕此核心进行合理问题的创设,学生通过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实现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以高中人教版数学必修四第二章的“平面向量”这部分知识为例,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同学生掌握的知识程度相结合,然后合理设置出问题情境并由学生进行探讨回答。例如在冬泳比赛过程中,通常比赛规则均为冬泳运动员从起点A点横穿制定区域到达终点B点,假设某位冬泳运动员在平静水面游泳的速度是4km/h,但是进行的过程中水域流速为3km/小时,接下来提出问题思考:如果冬泳运动员想要直接朝着对岸游,当其完成后的运动轨迹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实际游泳速度是多少?如果冬泳运动员想要用最短的距离游到终点,那么其应当朝着哪个方向进行游泳?实际游泳速度是多少?这样问题的提出更容易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也使问题更具有吸引力,也会进一步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在问题提出后,可以引导学生先分别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在解题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何种问题,对于学生来讲都会更加有助于加深知识的印象,也会根据他人分享的不同观点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学习能力。
(三)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提升综合实践能力
数学知识在生活当中无处不在,因此在生活中一直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而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更是紧密相连。所以教师可以在开展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将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与数学知识相结合,为学生建立更加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可以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对问题进行讨论,使知识的获得更加丰富,另外由于高中数学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不容易理解,但是当教师对学生运用生活化的问题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通过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而完成问题的解决。使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以高中人教版数学必修三第三章的“概率”这部分知识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工作开展之前对学生抛出一个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比如我们有时会在彩票站购买一些“刮刮乐”,这种刮奖的中奖概率会使多少呢?教师在问题抛出后,学生便会结合实际生活开展探讨和研究,通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进一步驱动学生对概率基本知识的领悟,并将问题转化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实现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四)完善教学评估及教学评价
为了使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应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法,教师还应当对其教学評估以及教学评价进行完善,从传统的成绩评估转变到对学生的评估以及学生彼此间的评估。例如在学习高中人教版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的“空间立体几何”这部分知识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在每组学生均完成对应的题目之后,引导学生针对解答过程以及解答结果进行自由式积极的探讨,并从中分析是否存在哪些问题。在关键时刻可以为学生进行教学指导,从而使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以及不同的学习方式获得学习能力的提升。另外教师应当打破传统思维,学生成绩的提升并不是单纯的只靠做题才能完成,而是应当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综合学生的个体特点以及学习能力,不断完善教学评估以及教学评价,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不断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阶段数学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问题驱动式教学发挥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情境的合理创建,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福均.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科技风,2020,(4):62.
[2]詹雄军.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23):149.
[3]郝慧.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7):231,233.
[4]苏正林.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驱动式教学法应用分析[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6):165.
[5]吴霞.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1):239.
(作者单位:安徽省颍上县第一中学,安徽 颍上 23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