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扶贫工作与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2020-03-12周亮亮
周亮亮
(中国气象局 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北京 100081)
贫困是困扰中国人几千年挥之不去的梦魇。帮助人民摆脱贫困,是历代先贤畅想、努力却又求而不得的梦想。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在党即将迎来百岁生日之际,中国人民真正迎来了彻底摆脱绝对贫困的曙光,正一个也不少地步入全面小康社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单独用一个专题阐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集中展现了新时代党在扶贫工作中的“五个实”。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工作的“五个实”
(一)效果成绩实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展开扶贫工作后,曾经出现过两个情况,一个是以当时的扶贫标准,贫困人口减到3000万左右就减不动了,另一个是戴贫困县帽子的越扶越多。这次脱贫攻坚扭转了这种趋势。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7年底的3046万人,再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1]。年均脱贫人数1335万人,是1994年至2000年“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期间年均脱贫人数639万的2.08倍,是2001年至2010年第一个十年扶贫纲要实施期间年均脱贫人数673万人的1.98倍。到2020年2月底,全国832个贫困县中仍未摘帽县仅剩52个,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接近完成,不是以降低标准换来的,贫困群众收入水平确有大幅度提高。从2013年至2019年,832个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79元增加到11567元,年均增长11.32%,比同期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3.82个百分点。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幅30.2%[1]。扶贫成绩是实实在在的,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
(二)目标对象实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哪些群众现在最需要帮助?下一阶段工作更多向谁发力?从区域上看,"三区三州"是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需要高度重视。从行政区划看,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1]。从特殊人群的角度看,一方面“在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老年人、患病者、残疾人的比例达到45.7%”[1],这些群众需要更多帮助;另一方面,还有“存在返贫风险的近200万和存在致贫风险的近300万人群”[1],也要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从区域到行政区划,再到特殊人群,贫困对象辨识清晰。
(三)检验指标实
习近平总书记曾比喻,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党追求的不是数字脱贫,而是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困难群众在哪些方面最亟需帮助?下一阶段工作更多向哪些领域发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主要是让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不失学辍学;实现基本医疗有保障主要是所有贫困人口都参加医疗保险制度,常见病、慢性病有地方看、看得起,得了大病、重病后基本生活过得去;住房安全有保障主要是让贫困人口不住危房;饮水安全有保障主要是让农村人口喝上放心水,统筹研究解决饮水安全问题。这是国家统一的基本标准,但各地情况不一样。比如,对住房安全有保障,南方住房要注重通风,北方住房要注重保暖;对饮水安全有保障,西北地区重点解决有水喝的问题,西南地区重点解决储水供水和水质达标问题。”[2]160在中央召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列举收入数据,更强调了困难群众的吃、穿、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以及进村山路、村中小路、乡村医疗水平、饮水安全,等等。扶贫工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正是源于脱贫攻坚真正让贫困群众有了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其重要保障正是在于脱贫检验指标的细致具体。
(四)责任主体实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扶贫攻坚是谁的责任?谁要在下一阶段扶贫工作中更多发力?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明确这是党中央的责任,“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1]。同时指出,“各省区市都层层签了军令状”[1],各省区市主要负责同志有主体责任。从具体责任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国共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目前在岗91.8万”[1]。从专项责任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开展督查巡查,加强常态化督促指导”[1]。从党中央,到省区市,到县乡村,到具体同志,责任清晰,层层压实,同向发力,才能汇聚合力,形成伟力。
(五)作风举措实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把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对象清晰、目标明确,下一阶段工作如何发准力、发好力?从总体思路看,不光有“输血”,而且要自身“造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明天。针对有些地方“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困境,他讲到易地扶贫。他还指出,通过产业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以及生态扶贫、退耕还林还草等,以脱贫攻坚统揽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针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他提出,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可以考虑设个过渡期,要加快建立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等等。正是这样的精准扶贫方略,才能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才能使千年梦想圆梦人间。
二、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立场与人民情怀
党的扶贫工作成就举世瞩目,脱贫攻坚战即将取得全胜。新时代扶贫工作成绩效果实,是源于目标对象实、检验指标实、责任主体实、作风举措实。这“五个实”背后饱含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坚定的人民立场,浓郁的人民情怀。
(一)人民立场与人民情怀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熏陶
人类历史上,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共产党宣言》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最终追求是实现人类的解放,“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294“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3]283“两个绝大多数人”,不仅包含着人民群众是价值追求的判断,也包含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现价值目标的手段与途径,彰显了目标与途径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习近平总书记人民立场、人民情怀的理论根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15,他反复告诫全党,“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2]48,“我们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4]295。扶贫攻坚中“一个都不能少”“共建共享”等思想,正是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进一步延伸、细化。
(二)人民立场与人民情怀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润滋养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次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32,“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5]。民本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命题,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政治伦理的核心思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等等,阐释了国家、政权的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民心向背。为政者要了解民众之所需,即“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也要了解民众之所忧,如“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根基,是习近平总书记人民立场、人民情怀的文化根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典,“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6],“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7],等等,以阐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人心向背决定着执政党的生死存亡”[8]368等重大论断,展现了传统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新时代中国的交汇融合、创新发展。
(三)人民立场与人民情怀源于习近平总书记扎根群众的成长经历
1969年年初,15岁的习近平来到陕北农村插队当知青。最初踏上黄土地时,他也曾迷茫、彷徨。但在七年后离开时,他已有了坚定的信念,那就是,“要为人民做实事!”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这一段时光,“那时候,我和乡亲们都住在土窑里、睡在土炕上,乡亲们生活十分贫困,经常是几个月吃不到一块肉。”当时他就立下心愿,“我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曾经一段短短的回忆中,他两次提到,“我了解乡亲们最需要什么!”“我了解老百姓需要什么。”[9]正是这段艰苦的知青岁月,让他对于贫困有了深刻认知,使他“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也促使他日后抱定“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的决心。
改革开放之初,习近平来到河北省正定县。通过调研,他很快掌握到这个“农业学大寨”先进县的民生实情,即“亩产过千斤可农民还吃不饱,他们偷着到外县换山药干吃”。习近平明确提出,“吃饭问题是解决正定问题的当务之急”[10],并冲破传统模式,大胆创新,通过发展“半城郊型经济”“大力发展商品生产”等,终于使正定脱下了“高产穷县”的帽子。在福建、浙江工作期间,他反复强调,“共产党人的宗旨是永远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领导要有水平,水平从哪里来?水平来自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而规律性东西,正是蕴藏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中”。他创造性地提出“四下基层”:“一是地县领导到基层去现场办公;二是各级领导建立群众接待日制度;三是领导干部同基层单位挂钩联系;四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摆脱贫困》中“弱鸟先飞”“扶贫先扶志”“因地制宜”“滴水穿石”“越穷的地方越要办教育”“贫困区注重廉政”等经典论断,无不饱含着浓郁的人民情怀。
从梁家河的知青、党支部书记,到河北正定县委书记,到福建宁德地委书记,到浙江省委书记、上海市委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从村到县到市到省到中央,习近平一步一个脚印从最基层做起,时刻牢记群众,时刻以人民为中心。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总书记的习近平向世人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8]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除了收录《全面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任务》《谱写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等文章,全面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扶贫工作的总体思路。还收录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文章。文章饱含浓郁的人民情怀,深刻阐释了要“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等重要内容。
经过持续奋斗与积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广大党员同志要反复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原著、原文,进一步深入理解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站稳人民立场,传承人民情怀,以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状态,不负新时代,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