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大意义、基本经验和路径选择
2020-03-12张效真
张效真
(西北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兰州 73007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变化的特点,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关于“三农”工作的重大部署,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1]。党的根基在基层,因此,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至关重要。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通过农村基层党组织把农村广大党员和农民群众组织起来,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带动作用,将其锻造成具有统一意志、统一目标、统一行动的坚强集体。因此,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障。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发展经济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没有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繁荣就没有乡村振兴。《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应当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通过贯彻执行党关于农村工作各项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制定本地经济发展规划,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到实处,坚持在经济发展中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推动农村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农村基层党组织以及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引领带动,引导农民群众不断更新观念,增强信心,认真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为创造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只有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真正为农民群众谋福祉、谋幸福,让农民群众共享农村经济发展的成果,才能更好地把农民群众团结起来、组织起来,才能有威信、有威望。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2]乡村振兴不仅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且还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撑。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3]。农村基层党组织通过组织党员和农民群众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主法治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农民。只有农村基层党组织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加强和改进党员和农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宣传党员的先进事迹和好人好事,了解党员和农民群众的思想状况,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引导党员和农民群众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抵制非法宗教和境外渗透活动,使党员和农民群众自觉地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同一切歪风邪气、犯罪行为作坚决斗争。只有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时代新风才能在农村持续弘扬。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利于完善乡村治理格局
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就是乡村有效治理。《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应当加强对各类组织的统一领导,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因此,必须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构建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农村社会。农村基层党组织一方面通过积极推动村民自治实践,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完善村党组织提议、村“两委”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的“四议两公开”制度;另一方面要通过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发挥好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强化村级民主监督,才能构建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格局。农村基层党组织通过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乡村法治建设,处理好各类矛盾纠纷,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近年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扎扎实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各项任务的落实和基层党建工作。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不断加强,建设水平也不断提升,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全面增强,强化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近年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积累的丰富经验将成为今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弥足珍贵的财富。
(一)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摆在更加重要位置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直接教育、管理、监督党员,以及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农民群众的领导核心(1)《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第二条。,其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党对“三农”工作领导的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发扬我党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优良传统,强调“无论农村社会结构如何变化,无论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如何发育成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不能动摇、战斗堡垒作用不能削弱”[4]。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地基固则大厦坚,地基松则大厦倾。”“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要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落地才能生根,根深才能叶茂。”“要加强企业、农村、机关、事业单位、社区等各领域党建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5]实践证明,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任何时候都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锻造农村基层党组织并使之成为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坚强堡垒,成为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二)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重点突出其政治功能
从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到中央军委党的建设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的力量来自组织”。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就是要把农村的广大党员和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旗帜下,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6]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优化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动方式、扩大农村基层党组织覆盖面,规范工作程序,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7],让党的旗帜在农村每一个基层阵地高高飘扬。与此同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要求要严格基层组织生活制度,突出党性锻炼,认真执行和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基础制度,使农村党员增强党的意识和党员意识,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党员,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爱党、在党护党,积极地与各种错误思想和不良现象作斗争。所以,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把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作为重要任务来抓,破解农村基层党组织虚化、弱化、边缘化的问题,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就成为近年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
(三)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和党员队伍建设
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强起来,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只有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注重培养选拔有干劲、会干事、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的人担任支部书记。”[8]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明确指出农村要发展就要有好的带头人。地方各级党组织根据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方式,尽最大努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选优配强,不断加大教育培训的力度,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综合素质,并注重强化激励保障和监督考核机制。与此同时,结合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帮助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全面领导农村各项工作。另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要求,严把入口关,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此外,还加强了对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尊重和保障党员的各项权利,大力发扬党内民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近年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和党员队伍建设效果显著,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这也是近年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
(四)加大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领导和保障
一方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离不开各级党委特别是县(区)级党委履行主体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好县委这个关键,特别是要强化县委书记的责任担当,加强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9]近年来,根据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在实践中把抓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情况纳入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考核评议,纳入对市、县、乡的巡视巡察工作之中,明确了县级党委组织部门抓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职责。抓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领导责任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推动了县(区)党委主要负责人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带头深入调研,带头解决问题,带头总结经验。另一方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要加强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阵地、基本制度、基本保障建设,尤其是要关心和爱护农村基层干部,保障他们的合理待遇,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引导他们立足基层、爱岗敬业、争创一流[10]。实践证明,这些要求以及地方各级党委根据这些要求制定的保障措施,逐步解决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场所办事的问题。各级党委特别是县(区)级党委在组织领导、政策制定、督促检查等方面重视和作为,逐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党员群众参与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格局,这是近年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又一条重要经验。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选择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必须认真借鉴和汲取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经验,努力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规律,驰而不息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个基础,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可靠的组织保证。
(一)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围绕提升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这个关键,以建堡垒的标准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制度,以制度化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常态化和长效化。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建立农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产业化经营组织等,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解决村级组织没钱办事的问题。组织强不强,关键看班长。组织部门要精准选人、精准用人,严把入口关和能力关,建设一支信念坚定、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秉公用权、品德高尚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与此同时,还要逐步公开选聘专职化村党组织书记,实现对党组织书记专职化管理,优化改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结构。此外,还要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11]。加大从农村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的力度,改善党员结构,提高党员素质,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理解到位、贯彻落实有力、群众真心拥护。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注重在思想上引导、荣誉上激励、情感上关怀、工作上帮助、生活上关心,增强党员身份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推动党员做好本职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实行党务公开,让党员更多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看家本领”,要通过开展党员联系农户、党员户挂牌、设岗定责等各类行之有效的活动,使党员在联系服务农民群众上多用情,在宣传教育农民群众上多用心,在组织凝聚农民群众上多用力,让农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温暖、党的组织的力量[12]。
(二)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
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一是按照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化的要求,认真总结各地的好做法、好经验,对不同类型党员分类施策,及时将农村党员进行划分,有的放矢、因情施策,加强对流动党员、失联党员、“口袋”党员的教育管理。要对不讲政治、不守纪律、无所作为的党员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严肃处理。二是要对农村党员教育培训进行科学谋划,充分利用好乡镇党校、党员活动室,组建好由领导干部、党校教师、致富带头人、先进模范人物等组成的师资队伍,编写具有地方特色且通俗易懂的“乡土教材”,加强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以现实问题和实际需求为导向,围绕形势政策、法律法规、农业科技、市场经济等方面来设计教育培训课程体系,提高农村党员的政策观念和法律意识,提升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能力以及组织协调和治理水平。三是创新教育培训载体平台,拓宽思路、统筹规划、整合资源,通过流动党员党支部或者QQ群、微信群等开展教育培训。更新和健全农村党员学习教育所需要的电教等基本设施,推进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网站、移动客户端等平台一体化建设。通过努力,使党员对学习内容能接受、记得住。
(三)严格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生活
建设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就要严格农村基层党组织生活,使农村党员接受党性锻炼。一是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支委会会议、党小组会并按时上党课,进行学习交流、汇报思想和工作等。二是坚持主题党日制度。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结合实际进一步明确主题党日的主题,贴近农村党员的思想实际,通过组织党员学习党的文件、上党课、开展民主议事、志愿服务等,经常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坚持组织生活会制度。农村基层党组织每年至少开一次组织生活会,要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引导党员把自己摆进去,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围绕主题广泛发扬民主,坦诚交流思想认识,认真总结成绩和不足,取长补短,进而统一思想、增进团结、共同提高。四是坚持谈心谈话制度。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采取个别谈话、集体座谈等多种方式,有序地开展谈心谈话活动,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对困难党员、年老体弱党员要上门谈心谈话,主动关怀,纾困解难。五是坚持民主评议制度。在年底或者年初召开的组织生活会上,要组织党员通过个人自评、党员互评、民主测评的程序进行民主评议,党员大会或者支委会会议根据党员日常表现,提出民主评议党员的评定意见。要全程记录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完成党组织所分配工作和有无违法乱纪现象等情况,并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通过民主评议促进党员增强党性,表彰先进优秀党员,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保持农村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四)加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保障力度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必要的保障制度必须健全。一方面,要完善村干部保障激励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政治关爱制度。推举村干部作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候选人参加评比表彰活动。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建立完善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的制度,以及选拔优秀村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的制度。如果没有合适的村级党组织书记人选,可以跨地域或者从县(区)、乡镇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派。坚持公开选拔与储备后备力量相结合,拓宽农村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渠道。二是建立完善村干部社会保障制度。鼓励相关部门为村干部办理基本养老保险,组织村干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完善村干部参加工伤、生育、意外伤害等保险的制度,建立完善村干部定期体检、关心关怀、走访慰问,以及生活困难村干部救济、发放生活补助等制度,解除他们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13]。另一方面,要切实重视和大力推进农村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室等阵地建设。将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室建设纳入农村基层党建目标考核内容,明确重点,严格标准,分步实施,重在实效。建设标准化的党员活动室和便民服务室,购买党员电教设备和办公设备等,规范标识、挂牌,发挥“一室多用”的综合功能,重点解决有阵地办事的问题,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县(区)党委和组织部门要明确任务,本着“标准、节俭、实用”的建设原则,整合利用好各类资源,协调有关职能部门从各方面给予支持,千方百计为村级组织阵地建设筹集经费,帮助解决阵地建设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此外,县(区)党委和组织部门还要协调落实好村级组织办公经费、服务群众经费、党员活动经费,保障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