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青年活力,构建人文湾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融合发展

2020-03-11胡国胜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湾区粤港澳大湾

胡国胜

(广州市英东中学,广东 广州 51145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中坚力量,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发挥统战优势,为湾区青年搭建融合发展平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融合发展,是保障湾区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新时期统战工作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融合发展的新优势

(一)国家高度重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青年融合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和统一战线工作,先后在中央召开的多次重要会议和多个重要场合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统一战线的重要讲话,对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做出了新的重大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统一战线新思想。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2017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香港亲自见证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此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先后被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和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8月,中央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主管港澳事务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担任该领导小组组长;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在大湾区为青年人提供创业、就业、实习和志愿工作等机会,推动青年人交往交流、交心交融,支持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参与国家建设。青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中坚力量,只有粤港澳青年融合发展才能赢得湾区未来。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深化粤港澳合作,增强湾区青年的凝聚力是大湾区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大湾区青年拥有同根同宗的区域文化优势

文化是一种基础性、持久性的力量,文化认同和文化共识在统战工作中更能凝聚人心和力量。粤港澳同处于大珠三角区域,有着相同的文化根基和传统,有相同的地方语言和生活习俗。粤菜、粤语、粤剧、广东音乐、广东曲艺、岭南书法、岭南画派、岭南诗歌、岭南建筑、岭南盆景、岭南工艺到岭南民俗和岭南饮食文化,都是大湾区青年共有的、独特的、无障碍的文化资源。他们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同宗,乡情、友情、亲情浓厚。这也是发挥统战优势,促进粤港澳青年融合最有利的条件。港澳同胞“根”在中华,他们有着一种“国家情”“家乡根”与祖国相连。通过正确认识和处理大湾区青年中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之间的关系,努力营造湾区青年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充满活力、稳定有序的和谐局面,并以文化为纽带,利用“同根”情结,有利于把粤港澳的青年力量凝聚到大湾区建设中来。

(三)多部门协调打造融合格局,为融合发展带来一系列政策新优势

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善于联谊交友。联谊交友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统战工作的重要方式。一直以来,中央政府以及广东省和广州市积极协调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融合的格局,为粤港澳青年融合发展带来一系列政策优势,进行重大基础建设。“一地两检”政策落地;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港珠澳大桥的完工;推行“青年内地实习资助计划”;在粤港澳青年创新工场、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等青年创业基地实行比经济特区更特殊的先行先试政策;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取消“台港澳人员在内地就业许可”,全面启动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等政策方便港澳人士享受内地的公共卫生服务,为其在内地创业就业带来很大方便等等。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入建设,内地也将推出越来越多让港澳同胞享受同等待遇的措施。

二、从统战视角看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三地体制不同,青年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存在较大差异

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世界第四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但粤港澳三地处在“一国两制”的特殊制度环境下,内地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粤港澳三地的社会管理体系、服务体系、法律体系、治理体制存在差异。由于体制不同致使粤港澳青年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存在较大差异,从统战视角来看,粤港澳段时间实现思想上高度融合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粤港澳青年教育、文化交流不够深入导致思想融合进展缓慢

粤港澳大湾区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大多停留在“走马观花”阶段,情况并不乐观。粤港澳教育文化交流主要依赖民间搭建的交流平台和管道,组织者资历欠深,很多地方力有不逮;政府方面指导和服务存在不足;组织形式单一,一些活动还停留在参观考察、研究讨论、简单的体育赛事、纯碎娱乐活动等层面,深层意义不足,容易出现与主流价值观有偏离的风险。例如,大湾区内有学校与香港学校结成“姊妹学校”,但未能发挥文化、地缘优势,形成“亲上加亲”景象,还出现学校一拉完手就撒手的情况。现在港澳与内地文化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但占有地缘优势的广东步伐不快,反倒出现了港澳青年前往北京、上海、杭州、厦门的热潮越发高涨现象,这些缺乏深度的教育文化交流工作对粤港澳大湾区的青年融合发展起不到根本性的作用。

(三)香港部分青年的祖国向心力不足给统战工作带来一定挑战

近几年在香港社会发生立法会“宣誓风波”“占中”“去中国化”“争取民主”“反修例”等事件,甚至有抗议者挥舞“米字旗”,唱英国国歌,在街头、在中联办、解放军军营门口打出标语呼喊口号,还有高校内部发生“校园播独”事件,数间香港学校的学生会干部,在各自学校的开学仪式上发言时,同声宣扬“港独”。在这些事件中的主角不少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大多都是在 “一国两制”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但对祖国的认同感却不强,甚至热衷于“本土主义”。这一代人是未来香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取向,对未来香港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正确引导他们增强祖国认同,融入祖国发展大局,为香港繁荣稳定服务,是当前统战工作面临的一大挑战。

三、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融合发展趋势下统战工作的策略

(一)搭建粤港澳青年交流平台,加强思想融合, 培养家国情怀

1、统筹协调,为粤港澳青年搭建多渠道、多形式的交流平台。

统一战线的组织多、网络全、联系广、信息灵,特别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建立了与各界知名人士和广大客商密切联系的平台载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招商引资牵线搭桥优势,为粤港澳青年搭建多渠道、多形式的交流平台能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各级党委统战部可以积极发挥统一战线职能部门、党外人士的“娘家”作用和“窗口”优势,通过大力发展各类组织、设立各类信息网站、各类微信公众号等,积极宣传大湾区的投资环境和资源优势,引导港澳地区的代表人士、重要工商社团的朋友,坚持以诚交友、以信聚友、以情留友的原则,广泛吸引湾区青年前来湾区城市投资创业并融合发展。通过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建设,发挥好思想引领、环境引领、制度引领,助力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湾区青年融合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

2、发挥“互联网+”和新媒体优势,为粤港澳青年创设无障碍沟通平台

互联网时代,统战工作不仅要向网络延伸,而且要运用网络来做好统战工作,更重要的是统战工作者要学会和运用互联网思维。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网络无国界,青年更是网络使用的急先锋。大湾区境内青年和港澳青年都是网络的原住民,但各地文化多元和价值观存在差异是客观事实,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一直在全国科技产业处于领先位置。首先,要以网站为主阵地,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宣传和舆论引导平台。通过设置丰富的栏目,及时发布湾区建设信息,增强湾区青年的吸引力。其次,可以开辟专门的网络社区、网络空间,定时或不定时地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同时建立粤港澳青年的掌上交流互动平台。第三,可以利用微博、微信、个人空间等为湾区青年提供“点对点”交流平台,紧扣其“短小、快捷”的标签,发布即时、快捷的湾区信息,加强湾区青年对大湾区建设的理解和认同。

3、培养港澳青年的家国情怀,让其理解、认同和支持湾区融合发展

统一战线是不同社会政治力量为了共同的目标所组成的政治联盟。而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这是统一战线的多样性,也是统战工作必须面对的客观事实。当前,港澳地区多数青年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一定的认同,也有兴趣研习湾区未来发展,但在政治上缺乏高度一致。湾区城市统战部门可以发挥统战工作优势,加强港澳青年对祖国的归属感,让其理解、认同和支持湾区融合发展。首先从文化软实力着手,循大众传播媒介逐渐渗入,透过电影、电视、书刊杂志、新媒体等,增加粤港澳大湾区的影响力。其次,从教育方面入手,润物细无声,但不做强行说教。第三,通过开展凝聚力工程,以构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大视野、大格局凝聚爱国力量,以构建大湾区融合发展为目标凝聚发展力量,增强湾区青年的凝聚力,促进湾区的发展和稳定。

(二)巩固文化内核,发挥榜样效应,形成湾区认同意识

1、建设以广州为中心的湾区文化,打造专属粤港澳大湾区的文旅圈

可以以广州为中心,打造大湾区国际文旅圈,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增加粤港澳青年对湾区文化认知和认同。广州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具有独特风格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也具有独特的开放人文意识,特别是革新意识、商业意识、务实意识和平民意识。广州应该牵头不断丰富大湾区文化的时代内涵,塑造具有湾区格调的湾区文化氛围。一是广州要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内涵中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加强历史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加强文化资源整合力与所有制格局调整,扩大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和交流,提高大湾区文化核心竞争力,加强大湾区文化的辐射力与影响力,增强大湾区文化发展支撑力。二是广州可以借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打造“中华文化创新示范区”,用中华文化元素凝聚粤港澳三地民智力量,既有助于湾区青年形成“湾区意识”与“湾区认同感”,又可以加快大湾区建设步伐,促使以广州为中心的大湾区文化成为代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新起点。三是广州可以发挥南沙新区、南沙自贸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的的机遇,以南沙为中心打造“中华文化创新示范区”,以增强中华文化凝聚力为导向,大力筹办大湾区内青年喜爱的文化交流活动,共同举办具有粤港澳特色的生活文化体验,实现湾区文化交流融合与创新发展。

2、塑造湾区精神,增强粤港澳青年的凝聚力

统一战线实施湾区凝聚力工程,最重要的是塑造湾区精神。区域精神是一个地区传统文化、价值追求等的综合体现。塑造湾区精神,有利于实现粤港澳文化相互兼容、相互理解,增强粤港澳青年在思想上的凝聚力。一要提炼反映粤港澳大湾区人的价值取向与价值目标、人格追求、心理定势、思维方式、生活模式、审美情趣等内在精神特质,具有增强湾区价值引领力、价值凝聚力,促进文化认同,共筑精神家园的湾区精神。二要采取科学、恰当的方式挖掘湾区精神,体现大湾区“9+2”城市群的共性。三要坚持开放整合,让专家、社会参与,分步骤逐步总结、提炼,以确保所提炼概括的湾区精神有合理依据、有广泛社会基础。可面向全社会开展湾区精神概括征集活动,活动既是集思广益的需要,也是对湾区文化、湾区精神作宣传教育的过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增强粤港澳湾区青年的凝聚力服务。

3、发挥粤港澳“青年领袖”效应,为青年融合发展树立榜样作用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早年香港爱国爱港典范霍英东先生既是最早参与中国改革开放的领先者,也是统战工作最为成功的案例。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在北京召开,《澳门日报》发表了《中山县翠亨村将辟为旅游区》的消息,霍英东先生立刻到中山作投资考察,随后,全国第一家合作经营的旅游宾馆——中山温泉宾馆隆重开业。1983年,霍英东先生在广州兴建的白天鹅宾馆正式开业。在他的榜样作用引领下,利铭泽、李嘉诚、胡应湘等纷纷北上,参与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

过去几年中,港澳和内地的青年交流日趋密切,青年作为社会中最活跃、最核心的元素,是推动中国乃至世界创新十分重要的一股力量。在处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崭新的历史机遇面前,为了给青年融合发展树立榜样作用,提高青年的凝聚力和团结一致的思想素质,发挥粤港澳“青年领袖”效应急不可待。统战工作应该抓住工作重点、抓住重要人物,把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行业中有一定影响力、在湾区广大青年中有一定号召力、在发挥统战工作中有一定组织力的青年领袖人才团结起来,委以他们团结、凝聚、引导重任,带动青年人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积极参与以“粤港澳大湾区‘创’时代——青年力量”为宗旨的“粤港澳青年交流”系列活动。统战部门还可以利用一切统战力量组织邀请来自三地各大高校、各大领域的“青年领袖”围绕发展最关心的内容展开讨论宣讲,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促进大湾区共同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的融合贡献一份力量。

(三)激发湾区青年创新活力,深化合作,共谋湾区发展

1、积极推动粤港澳深度合作区建设,营造良好的湾区创新创业氛围

为大湾区青年解决实际问题是最好的统战工作手段。当前,由于非学位课程的互认与职业资格的对接存在障碍,社会保险与税收等制度障碍令部分港澳青年毕业生对大湾区就业“有热情但参与度不高”。即便是前来创业发展,港澳青年在资金、人脉、政策、投资领域与营商环境等方面也会遇到诸多问题,影响了两地人才的进一步流动。统战部门要站在更高位置,积极推动粤港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帮助湾区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一是要深化粤港澳合作中的独特优势,通过一系列政策设计和平台打造,促进粤港澳三地合作迈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推动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二是优化整合粤港澳大湾区资源,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驱动,凝聚跨境合力,推进互利共赢,不断提升开放合作等级,打造改革创新新标杆。三是打造粤港澳三地创业创新青年交流合作平台。加快建设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总部)基地、港澳青年实习就业基地和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广泛吸引港澳青年到大湾区进行创新创业,增强区域创新创业活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2、实施人才合作驱动发展战略,形成湾区青年人才集聚格局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聚集着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众多高校及研究生院,已经成为我国世界百强高校数量最多、高校人才最密集的一个区域。统战部门要上下沟通、左右协调,帮助政府职能部门和各类创业机构进一步加快完善现代化人才发展体系,突出“粤港澳”人才合作特色,着重推进人才工作高端化、国际化和区域合作的一体化建设。建立“引智”优于“引资”的理念,借鉴香港在吸纳全球优先人才集聚方面的经验,加快实施人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粤港澳人才交流合作协同发展战略,大力引进港澳高端人才,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的人才大规模集聚态势。

3、完善政策措施,激发湾区青年创新活力,形成为湾区核心竞争力

统战工作应该以大视野、大格局创造大成果。要积极培育更多创新型青年才俊,并在三地青年的认知层面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共同体,从长远推动大湾区共建共赢、协同发展,激发湾区青年创新活力,形成为湾区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强大湾区间高校的合作,拓宽学历学位互认的范围。建立更深层次的湾区高校合作机制,如组建“大湾区高校联盟”,湾区各院校结合国际学术发展趋势与自身优势,共同支持大湾区的学术与科技的创新发展。在私立高校及职业技术学校相关专业领域进行学位和学历的探索,可研究尝试拓宽学历学位互认的范围。二是实施制度创新,降低就业门槛。建议成立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资源专责小组,专事统筹大湾区内的人才引进、培训、推荐、调配、共享等工作。在社保与税务方面尝试进行制度创新。研究协商征税标准,制定细则,避免双重征税,或设立条件,按条件颁发“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人才绿卡”,使持卡人在享受更多的国民待遇。三是完善服务体系、创造便利条件。提供更多信息服务,鼓励商会和专业团体为港澳创业团队提供咨询服务,为港澳青年创业解决信息不足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携手港澳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大湾区发展的关键在于青年人,他们决定了这片土地的未来。统战工作要进一步高举旗帜,牢记使命,凝心聚力画好统一战线最大同心圆。如今,大湾区建设早已实质启动,粤港澳青年要融合发展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国家战略提供新生力量!

猜你喜欢

湾区粤港澳大湾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湾区一起潮:时代中国深耕湾区22载 与湾区共成长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
广州南拓 发现湾区新机遇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