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自信”的历史和实践源泉
2020-03-11方绪银郭柳纤谭文韬
方绪银,郭柳纤,谭文韬
(广东省茂名市社会主义学院, 广东 茂名 525000)
对“四个自信”,理论界往往都把解读的焦点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内涵上,而对“自信”二字未详加反思。但如果从语法来看,“四个自信”这一组词是偏正结构,即“道路的自信、理论的自信、制度的自信,文化的自信”,焦点应该是在“自信”二字上,或者说是在“自信心”上。而如果从党校的“两门主课”而言,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应该是属于理论教育课,其内容体现的是“真理的力量”;而讲“四个自信”,则属于党性教育课[1],必须使党员干部在由衷认同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民族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体验到“自豪的感觉”和“信仰的力量”,达到提升党性修养的效果。可见,我们很有必要从历史和实践的视角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对“四个自信”的认识。
一、“四个自信”植根于历史自信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2]任何一种经世致用的理论,它自身并不能证明自身的科学性、真理性,而只能主要依据它在历史长河中对一个民族的生存繁衍、发展壮大的实际作用、实际成效,或者是在某一个历史时期完成一个重大历史任务中的实际作用、实际成效,来检验它的科学性、真理性。我们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科学性、真理性,就必须从讲清楚它们所具有的实践伟力、所取得的巨大成效上来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的内在逻辑,正是用我们党的“三大历史贡献”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三次伟大飞跃”,从我们党“走过的路”上所取得的“行为成就”,来达到“情感唤起”和“理性认同”效果的;他选择这个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庄严时刻,正式提出“四个自信”,实际上就是基于“只有讲历史(成就)才能说服人”的深思熟虑。他说:“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才能更好把握当下,以史为鉴、与时俱进才能更好走向未来。”[3]“中国有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是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只要我们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革命史,就不难发现,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4]“今天之中国,同新中国成立以前之中国相比,同鸦片战争以后之中国相比,有天壤之别啊!”“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5]这些论述充分说明,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足迹,我们党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科学性、真理性,是经过实践检验过的、是经过历史历程和历史成就比对过的,“四个自信”本质上是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植根于我们党的伟大历史成就和由此奠定的历史自信之中的。这正是“四个自信”所具有的强大信仰力量的源泉所在。这就启发我们,要坚定“四个自信”,首先必须从其无可辩驳的实践成果、历史成就讲起,从建立“历史自信”抓起。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人们产生“中华民族为什么能”“新中国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能”的历史自觉,从情感上唤起人们的自豪感、自信心,积极主动地去认识中国道路的正确性、理论的科学性、制度的优越性、文化的独特性,从而逐步获得具有深厚情感基础的理性认同。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只有用心进入历史,唤醒对民族过去的记忆,才能在历史的回放中汲取继续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概而言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们必须先有发自内心的历史自信,才会有发自内心的“四个自信”(就像一个人的个人自信,也是建立在他此前的骄人业绩之上的一样);有了发自内心的“四个自信”,才会真正有对“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探究兴趣和理性认同。历史自信是“四个自信”的题中之义,或者说,两者是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构成我们新时代无坚不摧的政治自信和民族自信。[6]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系列论述,关于改革开放前的历史和改革开放后的历史不能相互否定的警示,关于“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的要求,其深意也在这里。他反复重申:“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7]可见,高度重视和倡导历史自信,学会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历史、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奋斗史和新中国70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中汲取话语资源和精神力量,引发人们探究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创造人间奇迹的浓厚兴趣,对于从历史内涵上深刻理解和宣传“四个自信”,把“四个自信”真正转变为全民族特别是党员干部共同的集体意识,有效祛除历史虚无主义的心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四个自信”是无比自豪的情感体验与无比执着的理性信仰的有机统一
这种无比自豪的感觉,既来自于已如前述的历史自信,来自于我们党对近100年来“走过的路”所取得的历史成就的自我肯定,也来自于横向的比较:我们的今天已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远比没有这样一套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那些发展中国家要好,也就是远比那些迷信西方“普世价值”的160多个搞“选票民主”的发展中国家要好(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在西方价值观念鼓捣下,一些国家被折腾得不成样子了,有的四分五裂,有的战火纷飞,有的整天乱哄哄的。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这些国家就是典型!”[8]),所以我们是最有理由和资格自信的;我们的今天也远比那些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国家要好(1990—2015年,选择走资本主义“民主化”道路的前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其GDP之和由中国的1.83倍降为0.17倍。人均GDP由中国的7.38倍降为0.84倍。25年在人类历史上只是短暂一瞬,中国与苏俄两国在不同的发展道路上实现了惊人的逆转),所以我们是最有理由和资格自信的;我们的明天也一定会远比那些靠殖民掠夺起家而暂时领先的西方发达国家要好(相对于我国的繁荣稳定、凯歌前行,2007—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西方“选票民主”的乱象、民粹主义的泛滥和经济复苏的渺茫,就是其衰落的前兆),所以我们是最有理由和资格自信的。
我们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自信”的初衷,首先就是要在全民族中激发出这种自豪感。同时,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而言,则必须把这种自豪感升华为一种刻骨铭心的信仰。也就是说,“四个自信”语境下的“自信”,既是一种自豪的感觉,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理性认同,是无比自豪的情感体验与无比执着的理性信仰的有机统一。正因为“四个自信”是植根于历史自信之中的政治信仰,一个真正有“四个自信”的党员干部扪心自问,必定会拥有一种“在党信党、在党爱党”的自豪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个人知识是个体实践参与性的,其中隐性知识具有强大实践亲和力,是教师教育行为的内隐性指导。个人知识形成和发展之后,总会表现出其实践价值,或多或少革新教师的教育行为。教师培训成效的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师在培训机构中对自我收获和成长的主观反映,还应把时空范围拓展到教师培训后的教育实践应用中,为此,培训后的跟踪指导环节对于个人知识实践价值的发挥尤为重要,教师培训后回到原来组织时的教育行为也是教师培训成效的一种有效表达方式,也是下一轮教师培训进行调整和自我更新的重要依据。
1964年,有人向毛主席说到读《毛选》的事,他意味深长地回应道:“《毛选》,什么是我的?这是血的著作。《毛选》里的这些东西,是群众教给我们的,是付出了流血牺牲的代价的。”[9]有了马克思主义和苏俄经验并不等于万事大吉、并不等于照搬照套即可,还必须根据中国的实际,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才能真正起到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如此,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同样是如此。我们党所开创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之所以能引领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苦难中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实现伟大的复兴梦想,正是因为它们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得到这个成果极不容易。”[11]既然如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能“恻然而悲,戚然而痛,愤然而起,沛然若决江河”[12]般的坚信和践行呢?还有什么理由在僵化的“老路”、西化的“邪路”之间歧路徘徊呢?
因此,实现E-Navigation的前瞻性目标在于高速、无缝的网络,带宽应能达到最低标准1 Mbit/s以上,且保证价格低廉、接入率可靠。
对于网络调查来讲,更能体现互联网技术优势特征的调查方法是大数据方法,这种调查融合运用了网络爬虫技术和大数据技术,通过网络爬虫技术对各大门户网站、博客、微博、论坛、贴吧等网络信息源进行数据抓取,对抓取到的网络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获取调查数据依靠软件程序自动进行,方便快捷。
三、坚定“四个自信”有赖于打造充满历史自信的“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和“文学艺术中的中国”
数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受学生思维发展的限制,常倾向于形象思维。为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逻辑思维,以提升初中生的思维品质,进而让学生掌握数学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最根本、最基础、最广泛、最深厚的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总源头。文化自信如果建立不起来,另外“三个自信”也不可能建立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13]西方哲人对此也有清醒认识,比如歌德就说过:“世界历史唯一真正的主题是信仰与不信仰的冲突。所有信仰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对当代人和后代人都是光辉灿烂、意气风发和硕果累累的,不管这信仰采取什么形式;另一方面,所有不信仰在其中占统治地位的时代,都只得到一点微弱的成就,即使它也暂时地夸耀一种虚假的繁荣,这种繁荣也会飞快地逝去。”[14]信仰的本质是对真理的热爱,也就是发自内心的对真理信而仰之。要使“人民有信仰”,打造“光辉灿烂、意气风发和硕果累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首先必须明确和树立作为全国人民主心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也就是要使他们率先坚定“四个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深刻体现“三个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真理、作为已被成功实践证明的真理、作为来之不易弃之必败的真理内化为心灵觉悟,使根深蒂固的情感体验与口服心服的理性认同完全融为一体,从而把“四个自信”熔铸到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信仰激情和执着追求之中。
中华文化曾在世界数千年文化史上独领风骚,尽得风流;但近代以来也曾在旧制度中根芽渐萎,在西潮冲击下花果飘零,丧失了全球话语权。孙中山早在1924年就曾说过,“中国从前是很强盛很文明的国家,在世界中是头一个强国,……现在还不如殖民地,为什么从前的地位有那么高,到了现在便一落千丈呢?此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由于我们失了民族精神,所以国家便一天退步一天,我们今天要恢复民族的地位,便先要恢复民族的精神。……从前失去民族精神好比是睡着觉,现在要恢复民族精神,就要唤醒起来”[15]。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明确指出:“中华民族历来有很强的文化自豪感,只是到了鸦片战争时期,在西方的坚船利炮下,中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文化自信被严重损害。”[16]“鸦片战争它最后打垮的是中华的民族精神,挫折的是中华的民族精神,感觉自己什么也不行了。”[17]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以后,很懂得枪杆子和笔杆子双管齐下,不仅在经济上敲骨吸髓地掠夺中国人民,而且在精神上绞尽脑汁地奴役中华民族!为此,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都曾在中国大办学校、输入精神鸦片。他们在中国办的教会学校达一万多所,其中大学占了民国时期中国大学的大半壁江山;他们同时也在中国大办报纸,宣扬西方所谓宪政,喋喋不休地鼓吹:“中国必须变法,但变法须不存畛域之见,由洋人为导师,走西方的道路。”由此也培养了一些亲西方、亲美国的知识分子,使他们弃绝自己的民族文化,认同西方文化,否定中国文化,主张全盘西化。所以,虽然“中华的民族精神”被“打垮”的源头在西方,操纵者也是西方反华势力,但直接原因在于中国从1840年到1949年百年间屡屡挨打,导致我国的一些文化“精英”在西方输入的精神鸦片麻醉下丧失了历史和文化自信。
一个大国不仅要具有地缘上、经济上、军事上的优势地位,还必须拥有强大文化自信因而拥有强大文化力量,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强国。中国人确实已经到了一个必须以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脑子想事情的时候了!只有重返中国文化的源流,在文化上站起来,真正实现文化独立,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复兴。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现在讲的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根本的是文化的自信。我们现在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这种志向它是中华文化复兴自信的这样一种志向。”[20]“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21]“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本人也是一个中华文化的热烈拥护者、忠实学习者。”[23]
我们如果至今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民族精神曾经被打垮而且尚未完全恢复,如果低估了五四以来的疑古思潮、特别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危害,如果人们只能读到铺天盖地的被贬低过、抹黑过、“感觉自己什么也不行”的党史、新中国史以及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四个自信”是根本树立不起来的。因此,我们必须正本清源、守正创新,加快清除西方及其追随者利用强势话语权涂抹在我们历史上的那些妖魔化的东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支撑话语体系的基础是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没有自己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就没有话语权”[24],就只有挨骂的份;而“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25],所以当前最紧要的是“整合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等方面研究力量,着力提高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相关历史学科融合发展,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26]也就是要加快构建与中华民族和世界各民族及其文明在数千年历史上的实际经历相吻合的历史学学科体系,构建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本位、以中国发展利益为主体的历史学学术体系,构建以最新、最可信的考古学成果为依据的客观性和以新时代历史哲学为依托的逻辑性相统一的充满民族自信的历史话语体系。[27]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28],通过打造充满历史自信的“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和“文学艺术中的中国”,逐步让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都对“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神奇中国”、“人类历史上居于领先地位时间最长的伟大中国”、“当代发展中最成功的精彩中国”、“与各国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魅力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谋大同的和合中国”的故事耳熟能详、津津乐道、心驰神往。[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