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及其化解途径*
2020-03-11戴圣鹏
戴圣鹏
关于文化,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在一些人看来,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都有其与众不同的地方。文化有无先进与落后之分、有无优劣之分,不同文化之间是否存在冲突,也同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不同形态的文化之间存在先进与落后之分,存在发展程度的高低之别,也有人认为文化不存在优劣之分,也不存在冲突之可能。
一、文化冲突存在的客观性及其表现
在唯物主义历史观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视域中,文化在其本质上是实践的,因而文化也是历史的,在阶级与私有制存在的社会里,不同阶级的文化,还会带有不同的阶级属性。在人类文化史上,人类文化处在不断地发展之中,既没有一成不变的文化发展形态,也没有永恒的文化发展形式。文化的实践性与历史性决定了文化是不断变化与发展的,也决定了文化在其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先进与落后之分,也有积极与消极之别。文化发展形态,虽有先进与落后之分,但先进的文化发展形态与落后的文化发展形态之间,也是可以共存与相互借鉴并共同发展的。在现实生活中,不同文化之间虽可以共存与互鉴发展,但在共存与互鉴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交往与融合中也会存在冲突。不同文化之间既存在相互包容与互鉴的内容或因素,也可能存在不相容或冲突的成分或因子。肯定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冲突并不意味着否定不同文化之间不能互鉴与共存。在文化交往与文化发展中,即便是相互冲突的文化之间也可以互鉴与相互吸收各自优秀的文化成分或文化元素。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不同的文化在交往与融合中存在冲突,这是一个不争的历史事实,也是一个需要直面的问题。那什么是文化冲突呢?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文化冲突主要是指不同性质的文化发展形态或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在其交往与融合中不可相互包容或难以相互包容的文化元素或文化成分之间对抗、摩擦与碰撞,其往往表现为观念冲突或精神冲突、价值观冲突等等。例如,封建社会的等级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平等观念之间的冲突,等等。在不同文化的交往与融合中,文化冲突虽很难避免,但文化冲突并不是阻碍不同文化交往与融合的根本性原因,也不是左右世界历史发展与世界历史格局的决定性因素。
面对现实中的文化冲突,我们应科学而理性地把握与理解它,既不能害怕或忌惮它,也不能轻视或忽视它的存在,更不能像某些学者那样过于放大文化冲突的负面影响或夸大其在世界格局构建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功能,以致把一切历史冲突都归结于文化冲突。在文化对话与交往中,发生文化冲突,固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相互冲突的文化之间的交往与融合,甚至处理不好,会引发双方之间你死我活的战争。文化冲突的存在,既证明了文化形态的多样性,也证明了文化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以及不同文化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性。文化冲突,是不同文化之间交往与融合的副产品与附带形式,没有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没有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就不会有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文化因为多元而多彩,因为交往而丰富,但也会因为多元与交往而产生冲突。对于人类文化发展而言,不同文化之间冲突还构成了人类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人类文化不断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重要推动力,也是人类文化实现普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文化交往与文化发展中,只要我们客观地正视文化冲突,历史地看待文化冲突,辩证地分析文化冲突,采用现实的手段来解决文化冲突,文化冲突就不会那么可怕,也不会那样令人忌讳与担心。
对于文化冲突而言,其在现实中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文化冲突,既可以表现为不同观念之间的冲突,也可以表现为不同价值取向或价值评价的冲突,还可以表现为不同社会意识形态的冲突。在阶级社会中,文化冲突主要表现为不同阶级意识形态之间冲突,特别是相互对立的阶级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对于文化冲突的具体呈现形式——社会意识形态冲突而言,其同样是形式多样。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既可以表现为宗教冲突,例如,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同样作为一神论宗教而存在的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就存在一两千年的冲突,也可以表现为哲学思想冲突,例如,情感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冲突、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的冲突,等等。除此之外,文化冲突还表现为不同习俗之间的冲突,也可以表现为不同社会礼节之间的冲突。例如,西方一些国家,男女见面时的拥抱的礼节,侧脸相贴的礼节,男士吻女士的手的礼节等,就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与思想有差异。文化冲突虽然是形式多样的,但依据文化冲突是否可以调和来看,文化冲突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有对抗性特征的文化冲突,另一类是非对抗性的文化冲突。对抗性的文化冲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是很难调解的,但对于非对抗性的文化冲突而言,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通过文化对话的方式得到缓和,甚至是一定程度上的化解。如果从阶级斗争或阶级对立的角度来看文化冲突的话,在人类历史上,文化冲突不仅表现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等相互对立阶级之间的文化冲突,还表现为先进阶级所代表的先进文化形态与开历史倒车的反动阶级所代表的落后文化形态之间的冲突。
二、文化冲突根源于经济冲突
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冲突,这是人类文化史上存在的客观事实,但对于不同类型的文化冲突而言,对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冲突而言,其产生的具体原因是不尽相同的。在关于文化冲突的起因上,不少人把文化冲突的起因归结于价值观冲突或价值取向冲突抑或社会意识形态冲突,但这种认识是有问题的,究其原因就在于这类观点是把文化看作是不同于价值观或精神的东西,而没有认清文化的内核就是价值观与精神等观念性的东西,价值观冲突或价值取向冲突抑或社会意识形态,都是文化冲突,因而这是一种用文化来解释文化的观点,或说用现象来阐释现象的思维,而没有真正去探寻问题产生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在唯物主义历史观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看来,文化冲突作为历史冲突的重要表现形式,也像一切历史冲突一样,“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①,也即都根源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因而对文化冲突产生的根源的理解与把握,“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②。故而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冲突作为社会历史冲突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实质上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文化上的表现与反映或说在文化领域内的反映与体现。也正是因为如此,因而可以说,一切文化冲突都根源于经济冲突,经济冲突是文化冲突产生的根本原因。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讲,文化冲突根源于不同生产方式之间的冲突或不同生产关系之间的冲突。人类文化源于人类的劳动,没有人的劳动就没有人类文化,劳动是文化的源泉,既是文化诞生的源泉,也是文化发展的源泉。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劳动方式,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文化形式,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形式与之相适应。人们的劳动方式,就是人们的生产方式,因而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形式或文化形态,不同的生产方式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决定着不同的文化形式或文化形态,在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产生的必然是与其相适应的农耕文化,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大工业生产方式)上产生的必然是与之相适应的工业文化(现代工业文化)。但由于不同性质之间的生产方式是存在对立与冲突的,因而建立在其上的文化形态也必然存在对立与冲突的成分与因素。由此可见,文化冲突或文化对立,事实上是不同的生产方式之间的冲突或对立在文化上的反映与体现。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讲,文化冲突根源于不同生产关系之间的冲突与对立。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总和构成了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决定观念上层建筑。对于文化而言,虽其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但其内核则是观念或精神的,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观念上层建筑又被人们称之为文化上层建筑。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经济基础决定观念上层建筑,因而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状况也必然决定一个社会的文化形态与文化发展状况。简单的讲,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状况,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形式或文化形态与之相适应。如果一个社会不同的生产关系发生冲突或不同的经济制度发展发生冲突,其也必然会在文化上层建筑上体现出来,因而表现为意识形态化了的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
文化冲突不仅根源于经济冲突,政治冲突也是文化冲突产生的重要原因。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因而,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冲突就是政治冲突,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与斗争构成了不同阶级文化之间冲突与对抗的直接原因。之所以如此,就其原因在于,在阶级社会中,文化往往会打上阶级烙印,反映阶级利益,不同阶级的文化由于反映了不同阶级的利益、立场与意识形态,因而往往会有不同的阶级属性。由于阶级利益、阶级立场与政治诉求的不同,不同阶级之间的文化难免会存在冲突,但这种冲突同样存在对抗性的和非对抗性的。相互对立的、相互斗争的阶级之间文化是很难包容的,其必然会以对抗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不相互对立的阶级之间文化冲突,往往可以兼容并蓄,例如,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时代,资产阶级文化与封建贵族、封建地主的文化是相互冲突的,并且还是作为对抗性冲突而存在,而农民、小资产阶级、小手工业者等中间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文化冲突则是非对抗性的冲突。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冲突往往有两大表现形式,即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冲突、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冲突。而这两种冲突,都会在各自的意识形态上反映出来,都会在各自的阶级文化上有所表现。在阶级社会上,不同阶级之间的意识形态冲突往往会以不同阶级文化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对于文化而言,其核心是精神与价值观,在阶级社会中,阶级的精神与价值观,就是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阶级冲突,必然会导致意识形态冲突,从而导致文化冲突。
文化虽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与发展的,有什么样的实践活动,决定着生成什么样的文化形式或文化形态,也决定着文化的根本特征与本性。文化虽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所决定的,但文化在其生成与发展过程中,还受到自然环境与地理气候的影响,从而使得在不同自然环境与地理气候中成长的文化呈现出地域色彩与地域特征。具有鲜明地域色彩与地域特征的文化,特别是在自然环境差异很大的不同地方生长的不同地域文化,它们在交往与融合中,也会产生一些冲突,但这类冲突可能是对抗性的,也可能是非对抗性。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冲突是表现为对抗性的文化冲突,还是表现为非对抗性的文化冲突,主要是取决于其文化的性质与属性是否一致。如果是同一性质与同一属性的文化,由于自由环境或地域的不同而产生的冲突,一般是非对抗性冲突,而对于性质不一致或属性不同的文化而言,其主要表现为对抗性冲突。但无论是对于同一性质文化之间的冲突而言,还是对于不同性质的文化之间的冲突而言,其生长与发展的自然环境或地理气候如果存在很大的差异的话,其冲突性因素会因为地域的不同而增加或增强,从而加剧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对抗。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地域差异或气候环境的不同构成了文化冲突产生的外在性因素,但其不是文化冲突产生的根本原因。
三、实现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与普遍发展是化解文化冲突的根本途径
文化冲突有其产生的必然性因素与客观原因,但也有其化解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任何文化冲突,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前进过程中,都会有最终解决的途径。不同性质的、不同类型的文化冲突,会有不同的化解途径和不同的调和方式,产生文化冲突的原因不同,其化解或消除方式也必然有所不同。对抗性的文化冲突化解途径必然不同于非对抗性文化冲突的化解途径。有些文化冲突以双方的相互包容与相互融合的方式而宣告结束,有些文化冲突则以先进的一方取代落后的一方而宣告结束,有的则是一方从属于另一方而宣告完结。如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先进文化形态与落后文化形态之间的冲突,不是以先进文化形态取代落后文化形态而终结,就是以落后文化形态从属于先进文化形态而结束。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谈到的“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东方从属于西方”③等等从属现象中就蕴含着落后文化形态对先进文化形态的从属。人类文化史上,落后文化对先进文化的从属固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缓和,但只要不同文化所代表的立场与利益没有发生改变,只要这些立场与利益之间还存在冲突,其就很难得到有效化解。对于同一历史时代下的相互对立的阶级之间的文化而言,其文化冲突的化解,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讲,则必须建立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与普遍发展的基础之上。
文化冲突源于经济冲突与政治冲突,最终归根于经济冲突。无论是对于不同的国家而言,还是对于不同的民族而言,抑或对于不同的阶级而言,如果经济冲突与政治冲突无法克服与消除,就必然在文化上表现出来。文化冲突的背后就是经济冲突与政治冲突。因此,要化解与消除文化冲突,就必须先化解与消除经济冲突与政治冲突。对于经济冲突而言,主要表现为不同生产方式的冲突或者是不同生产关系之间冲突。例如,在人类历史上,奴隶社会的生产方式与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是存在冲突的,这个冲突最后以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战胜奴隶社会的生产方式而得以化解和终结,同样,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存在冲突的,最后也是更为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落后的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而得以告终。这也告诉我们,在人类历史上,落后的生产方式与先进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冲突,一般都以先进生产方式取代或战胜落后的生产方式而得以结束。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讲,经济冲突又表现为不同生产关系之间的冲突。就不同的生产关系之间的冲突而言,又包括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之间的冲突和同一性质的生产关系由于发展阶段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产生的冲突。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的冲突往往是对抗性冲突,而同一性质的生产关系由于发展阶段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往往是非对抗性的冲突。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的对抗性冲突,往往也是以先进的一方取代或战胜落后的一方而结束。而对于同一性质的生产关系由于发展阶段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产生的非对抗性的冲突,往往以发展程度较低或较落后的一方从属于发展程度较高或较先进的一方而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化解。经济冲突的不同化解方式,从根本上决定着文化冲突的化解方式。一般来说,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之间的冲突,往往以建立在先进的生产方式之上的文化形态取代建立在落后的生产方式之上的文化形态而告一段落,或以发展程度低的文化形态从属于发展程度高的文化形态而告以结束。
文化冲突虽说从根本上讲是由经济冲突特别是由不同性质的生产方式或生产关系之间的冲突所导致的,但在现实的文化冲突中,政治冲突也是文化冲突产生的重要原因。如果文化冲突是直接由政治冲突所导致或诱发的话,那么要化解文化冲突,还得有必要先化解政治冲突。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视野中,政治冲突,其实质是阶级冲突,是“由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现有各社会阶级以及各阶级集团的利益的斗争”④,因而不消除阶级冲突,是不可能消除政治冲突的,故而也不可能消除由政治冲突所直接引发的文化冲突。政治冲突不仅表现为阶级冲突,还表现为政党冲突。不同的阶级文化,会表现为不同的政治文化与政党文化,而要解决不同政治文化或不同政党文化之间冲突,就首先要区分在政治文化冲突或政党文化冲突中,哪些文化因素或文化元素是对抗性,哪些文化因素或文化元素是非对抗性的。对抗性的政治文化冲突与非对抗性的政治文化冲突,其化解方式是有所不同的。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视野中,不是相互对立的阶级之间的政治冲突,一般是不会演变为社会革命的,就算是相互对立的阶级之间的政治冲突,只要它们没有走向激化与尖锐化,一般也不会演变为社会革命。因而,对于由相互对立的阶级之间的政治冲突而导致的文化冲突而言,社会革命往往是其最后终结的方式。对于由政治冲突而直接产生的文化冲突而言,找到政治冲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其化解的主要途径。此外,加强政治交往,增进政治互信,也是化解它的重要途径,但不是主要途径,也不是根本途径。
无论何种文化冲突,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讲,都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因而,要从根本上化解与消除文化冲突,其唯一的最终解决途径就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社会生产力实现了高度发达,以及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与不同国家之间实现了普遍发展,才不会有不同性质的文化所导致的冲突或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或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冲突。只要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没有实现高度发达,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与不同国家的社会生产力没有实现普遍发展,还存在发展水平的高低差异与发展程度或发展阶段的不同,文化冲突就必然长期存在,也必然伴随人类历史的演进过程。在人类文化史上,虽然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沟通、交往与融合是化解文化冲突的重要途径,但其无法从根本上化解与消除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只要不同文化体之间存在经济对抗与政治斗争,无论文化对话进行多少次,文化交往多么频繁,都无法从根本上消除文化冲突。不同文化体可以通过文化对话增进了解,通过文化交往而相互融合,也可以通过文化对话和文化交往缓和文化冲突。因而在面对文化冲突时,我们不应忽视文化对话与文化交往在缓和与化解文化冲突中的作用,但也不能夸大文化对话与文化交往在化解与消除文化冲突中的作用。对于非对抗性的文化冲突,加强文化对话与增进文化交往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与措施,但对于对抗性的文化冲突而言,文化对话与文化交往会发挥作用,但其往往起到的是缓和对抗程度或延缓对抗激烈度的作用,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文化冲突。在唯物主义历史观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视域中,文化冲突的存在不仅有其必然性,还有其长期性,因而文化冲突的化解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过程。只要还存在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存在相互对立的阶级,存在着性质不同所有制形式,文化冲突作为一种社会历史冲突就很难从根本上消除。文化之间既存在冲突的因素,也存在包容的方面,在文化交往与文化融合中,不应过度聚焦文化冲突,而忽视文化还有相互包容、相互借鉴的一面。在文化交往与融合中,注重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存在的包容性因素与可以相互借鉴的有益元素,尊重对方文化中与自身不同的价值观念或价值取向,也是避免不同文化在交往与融合中走向冲突或对抗的一种有效策略。但在文化交往与融合中,以盲目认同或全盘接受对方文化中与自身文化相互冲突或相互对立的价值观念或价值取向,甚至是抛弃自己的文化价值理念以达到消除文化冲突的目的与做法,对于树立文化自信并不是有益的,甚至会导致一个民族文化的衰亡。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在文化交往与融合中,“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⑤。
①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96、40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5页。
⑤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