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立场论的多维度探析*
2020-03-11李元旭
李元旭
在文化建设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重要论断,标志着中华文化立场论作为文化建设方针的形成。中华文化立场论,经历了从学理到方针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有着其内在的历史和现实逻辑。中华文化立场论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在理论上对于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在实践上对推动我国今后的文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中华文化立场论的形成:从学理到方针
“中华文化立场”是一个新概念,论及的却是一个老问题,它涉及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建设中如何处理文化的“古”与“今”、“中”与“外”、文化的民族性和普遍性、文化的主体性和发展性、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复杂的文化关系。从十九世纪末期开始,当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碰撞,尤其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中国文化建设要坚持什么样的文化立场,就成了文化领域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总的说来,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给出了三个不同的答案。自由主义立足于西方的现代文化,视中华传统文化为农业文明的落后文化,几乎全盘否定中华文化;文化保守主义强调文化的民族性、主体性和继承性,强调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内在基因,只有坚守中华传统文化,才能保证中华民族的延续和发展,因此在根本上排斥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则坚持文化的阶级性和无产阶级文化的进步性,在肯定西方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进步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上,认为现代的西方文化主要是资本主义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不少属于落后的封建文化,因而对西方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很大程度上持批判态度。
在上述三种文化思潮中,文化保守主义的观点最接近中华文化立场论。无论是清末提倡“中体西用”的冯桂芬、张之洞,20世纪初期的“学衡派”“本位文化派”“新儒家”,还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的“大陆新儒家”,其共同观点是认为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核心要素,具有不可移易的稳定性,也具有其他文化种类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价值。因此,在文化发展问题上,文化保守主义认为,不论时代怎么变化,中国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传统文化的主体性和基础性地位,继承、弘扬传统文化是文化建设的根本路径和手段。但是,文化保守主义者往往只看到传统文化的精华,不承认传统文化的糟粕性;只看到中华文化的延续性,看不到中华文化发展性。所以文化保守主义者最容易认同中华文化立场论,但其对中华文化内涵、结构和功能的理解,以及对其他种类文化的态度总是会招到各方的质疑和批评。尤其是在革命年代,不少文化保守主义者在政治上也持保守态度,沦为政治保守主义,立足于革命的反面,反对马克思主义。
对于不同的文化种类关系,以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纲领为标志,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应该说在理论上已经给出了清晰的应答:主张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前提下,积极借鉴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优秀成分,强调“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坚持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和人民性。但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和文化关系固有的复杂性,在处理马克思主义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上,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过去没有特别注意理论和文化这两个问题的差别性,往往只看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没有注意到文化领域的复杂性,认为马克思主义能够包办一切,对传统文化重点分析批判其落后的阶级属性,而对于文化发展的延续性和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往往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比之下,具有良好传统文化素养而且认同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在此问题上思考得相对深入而周全。针对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争论,张岱年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文化的创造主义”观点。张岱年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既不能“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也不能简单“恢复旧文化”,同时还不能对各种文化进行“平庸的调和”,而要进行“创造的综合”,“发扬中国固有的卓越的文化遗产,同时采纳西洋的有价值的精良的贡献,融合为一,而创成一种新的文化”。①到了20世纪80年代,张岱年正式提出了“文化综合创新论”,强调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同时不断创新;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又应允许不同的思想存在。方克立则进一步将“综合创新论”概括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为了形象地说明“综合创新论”对中、西、马三种文化关系的态度,方克立又借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用”概念,提出“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马学为魂”就是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文化建设的“灵魂”,在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居于指导地位;“中学为体”就是“坚持民族文化主体性”,以中华文化为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运作主体、生命主体、创造主体和接受主体”;“西学为用”就是积极吸收西方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中积极因素,为我所用。②“马魂中体西用”阐释范式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又肯定了中国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和西方文化的重要性,较适切地回应了多种思潮的正当诉求,肯定了不同文化种类在当代中国文化结构中的地位和价值,比较妥当地理顺了中、西、马当今几种主要文化种类之间的关系。“综合创新论”和“马魂中体西用”的思想本质,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强调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因此,“综合创新论”和“马魂中体西用”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华文化立场论在学术领域内的形成。
进入21世纪尤其是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时空背景下,如何促进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和繁荣,越来越成为当代中国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从文化自信视角,强调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丰富内涵、现代价值作了全方位论述。在这样的舆论环境和文化背景下,一些学者首先在学术领域提出了“中华文化立场”的概念。学者宁逸提出面对于当下欧美文化的冲击,我们如何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又吸收外来文明的精华,是当今文化建设必须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他认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并不简单等同于弘扬文化传统,因为所谓“文化传统”本身是动态的、复杂、矛盾的,涉及到“古”与“今”、“破”与“立”等一系列文化因素关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动态的创新实践过程,蕴含着一整套新概念与价值立场。③学者张涛认为,在全球化时代,作为古老文明都面临着被吞噬的危险,中华文明从鸦片战争开始就不断遭受着全球化的文化挑战。在这一背景下,既不能无原则地融入,也不能简单地拒绝、对抗,必须在坚持中华文明的主体性或自主性,即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前提下,走向文明的“对话和融合”。④
2014年10月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这一重要的文化命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1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又明确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2017年11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⑤这标志着中华文化立场论作为党的文化建设方针正式确立,也标志“中华文化立场论”实现了从学理到方针理论的转变。
二、中华文化立场论提出的历史和现实逻辑
中华文化立场论的形成,是对当代中国复杂文化关系科学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党的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突破。中华文化立场论的提出,是党对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内在规律认识深化的结果,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完成新的历史使命的客观需要,有其内在的历史和现实逻辑。
中华文化立场论的提出,是对中国和世界各国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总结历史规律发现,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一方面经济发展具有的基础性、制约性作用,但另一方面经济、政治、文化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⑥因此,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人类文化不断发展的历史。在世界历史上,不论哪个时代,相对兴盛的民族和富强的国家,在文化上一般也是繁荣的;一个民族的兴衰史,往往就表现为一个民族文化的兴衰史;一种新的文化运动,也必然在相关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文化人类学看来,对于特定的民族而言,文化作为特有符号系统和价值系统,是这个民族与其他民族区别开来的重要标志。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丢失了,也就失去了民族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根基。相对于世界其他古老的民族,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大潮中历经磨难却生生不息,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或中华文明一直得以延续并不断发展。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为中华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历史。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⑦正是在对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对文化重要性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才形成了中华文化立场论。
中华文化立场论的提出,是对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内在规律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文化结构是文化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尽管学界对其内涵并没有形成相对统一的认识,因为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立场和学术背景,对文化的内在要素及其关系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学者不得不承认的是,文化结构是客观存在的,一定条件下文化内部必然存在着不同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关系复杂而多样。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相对于同时期的其他国家或民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不仅有着其他国家或民族不具有的内容和特点,而且在其内部仍有不同的文化种类和具体内容,它们在同时期国家和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各不相同。这种情况,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转型时期,表现得最为突出。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孕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较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独特性,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部又存在着复杂的文化结构,本身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这三个基本的文化要素。这三个文化要素在中国特色主义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相互关系?人们对此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尽管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认识到它的积极性和现实性,都明确要弘扬传统文化,但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建设新文化中到底处于什么地位,和其他文化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一直都存在着争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文明延续、促进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改善国家治理、增进社会和谐、引导家庭和睦、提高个人修养等各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明确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着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渊源。正是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此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党才可能提出中华文化立场论。
中华文化立场论的提出,是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民族复兴的客观需要。“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⑧改革开放之初,针对我国经济比较落后的社会现实,全社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生产力上。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党的十八大以后,党又从战略高度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提。文化自信具有历史具体性,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在根本上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而之所以坚持文化自信,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只有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才能致力于中华文化的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事业,逐步实现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只有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才能积极发挥中华文化的 “软实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和国家影响力;只有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才能避免走“老路”“邪路”,才能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道路”把我国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坚持文化自信,实现文化繁荣兴盛和民族复兴,内在要求我们在文化建设中必然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三、中华文化立场论的内涵和本质
应该说,中国共产党对文化立场问题既有以一贯之的基本原则,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认识过程。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标志着中华文化立场论最终形成。中华文化立场论有着丰富的内容,它围绕文化立场问题,蕴含着一系列新观点:一是在把理论和文化进行区分的基础上,高度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价值,提出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和基本条件;二是全面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具体内容及其形成基础,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⑨三是明确在文化建设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而中华文化立场论的核心就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科学理解中华文化立场论,关键是把握“中华文化”和“文化立场”两个基本范畴的深刻内涵。不少学者认为“中华文化”就是中华传统文化,“坚守中华文化传统”就是从根本上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出现这种具有文化保守主义倾向的理解,就是因为没有科学理解“中华文化”的涵义。“中华文化”源于“中华传统文化”,当然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但“中华文化”不等于传统文化,⑩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继承性和发展性,民族性和开放性具体、历史的统一。方克立将中华文化形象地称之为“中学”,并认为“中学”不是“指某种特定的中国学问”,也不是“某一阶段、某种形态、某种流派的中国文化”,而是指“有着数千年历史传承的,经过进现代变革和转型的,走向未来、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生命整体”。可见,当代意义的中华文化,是指以中华民族为民族载体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具有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特色的整体性文化。从某种意义上,中华文化是一种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一方面它能从整体反映中华民族品格,将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区别开来,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继承性;另一方面中华文化又是不断发展的,它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积极内容,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实现创新。
如何理解“文化立场”的内涵,也是科学理解中华文化立场论的关键所在。有学者提出,“立场”一词主要用于经济、政治领域,用于文化领域极其少见,“文化立场”就是人们观察和处理文化问题的“角度和方式”。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就是按照主要在中国大地上产生并发展的共同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人文理念、核心思想来分析和处理问题” ;也有学者提出,“文化立场就是我们处理文化问题的立足点与出发点,它关涉坚持谁的文化,为谁和为什么而发展文化的问题”,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就是“尊重并坚持文化的本土性、民族性、原创性、自主性”。可见,“文化立场”本身就被赋予多方面的意义,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而在当前文化多元碰撞,文化自信价值凸显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文化发展和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文化立场”的最基本含义就是立足于并致力于哪一种类的文化。在过去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的文化发展中,我们的最大问题就是面对文化碰撞和文化交流,没有牢固树立真正的文化自信,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或对马克思主义底气不足,甚至主张全盘西化,从而出现文化立场不坚定甚至动摇倾向。因此,“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基本涵义,就是在当前文化广泛交融、西方中心主义影响深远的背景下,在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中,坚守中华文化的基本品格、基本方向和基本路径,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自主性。而在本质上,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性质和发展方向。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首先是指面向现代化目标的文化发展中,要坚持文化的主体性。从文化史视角来看,一个国家的文化是不断发展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会不断注入新内容;但另一方面,在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文化总有相对不变的因素存在,构成这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基因”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文化的这种基因,使本国的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内容和形式上保持一定的延续性,从而才使本国文化呈现出一定的主体性特征。20世纪30年代,以王新命、何炳松等“本位文化派”,反对西方文化入侵,主张弘扬传统文化,认为在当时 “中国在文化的领域中是消失了”,而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本位文化派所谓的文化本位性,其实就是强调文化的主体性。不过,由于本位文化派以马克思主义为非民族文化为借口,反对马克思主义,因而在政治倾向上走向了革命的反面。不过,单纯从文化视角来看,本位文化派对文化本位和传统文化的强调并非不无道理。只有坚持文化的主体性,才能实现发展过程中的自主性和自觉性。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在文化上必须坚持继承和创新的有机统一,必须坚持文化本位性和主体性。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文化民族性的载体,又是一个国家文化主体性的重要表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就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有效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改造。这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首要涵义。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其次是指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要坚持文化的民族性。无论是新民主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制定的文化纲领都强调了文化的“民族性”。不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文化的民族性主要强调的是中华文化相对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非依附性、独立性,强调“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强调“我们的文化是革命的民族文化”。这种文化的民族性决定于文化的革命性,强调文化的民族性目的也是为了坚持文化的革命性。这和在一般意义上文化的民族性,即强调不同民族国家文化的差异性,或者说不同文明的异质性,是有一定区别的。而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面对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基于西方国家强势地位的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是西方政治经济发达的文化表现,也是西方发达国家维护其在国际格局中有利地位的重要手段。不过,实践证明,发展中国家不顾本国的实际情况,仅仅复制西方的文化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是不行的。因此,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必须全面对外开放,积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文化成果,否则就很难实现后发优势,取得跨越性发展;同时,在多样性文化交流碰撞,且文化作为软实力作用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又必须维护文化的民族性,坚守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立场。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还指当前的文化性质上,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也有着不同的内涵。在当代中国,中华文化本质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除了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外,还包括现阶段的政治法律思想、伦理道德、宗教观念、社会心理等其他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区别的基础上,提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就是说,当代的中华文化的具体内容,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这三者本身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因此,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本质上就是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具体地说就是要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实现三者有机统一和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当然,必须说明的是,中华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尚有不同:二者的视角不同,前者强调的是文化的主体性、民族性,后者强调的是文化的性质;二者的外延也有所不同,前者是指世界范围内具有中华民族标识意义的文化,后者仅指中国大陆的当代文化。
四、中华文化立场论的价值和意义
中华文化立场论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它对于我们在理论上厘清文化建设复杂的内在关系,深化对文化发展内在规律的认识,在实践上对于形成正确的发展战略,制定科学的文化发展方针政策,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中华文化立场论,厘清了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对于这个长久以来困扰学术和理论界的重要问题给予了科学回答。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关系,一直是学术和理论界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对这个问题之所以有不同的回答,一方面是论及这个问题时,不同的论者往往基于不同的政治立场,或具有不同的学术背景,或站在不同的观察视角;另一方面,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本来就不是两个平行对等的概念,在一定意义上并不具备可比性。这样得出的结论就很难统一,提出的观点,也很难形成广泛共识。在这个问题上,中华文化立场论以“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为论题,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系统的科学学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必须始终作为我们的理论指导;而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和渊源,包括着丰富、广泛的内容,在我国的文化发展和社会建设中处于于基础性地位,发挥着广泛的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必须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同时还必须在对传统文化进行鉴别的基础上,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不能用马克思主义否定传统文化,更不能用传统文化否定马克思主义。相反,必须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前提下,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与之有密切联系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华文化立场论,丰富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理论。中华文化立场论,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理清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等复杂关系,把对中国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中华文化立场论,强调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前提下,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坚持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不断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中华文化立场论,高度肯定文化建设的战略性作用,把文化建设和民族复兴联系起来,提出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和基本保证,把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中华文化立场论,是党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通过深入分析中国的文化历史和文化现实而得出的科学结论。中国文化立场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中华文化立场论,是制定新时代科学的文化建设政策的理论依据。从历史上看,在文化方针政策问题上,我们既有革命和建国初期培育、弘扬革命文化的宝贵经验,也有“文化大革命”时期对传统文化简单抛弃甚至破坏的深刻教训。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在客观上已经成为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理论;近代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对外交流的扩大,西方文化也对我国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另外,现代化、城市化的社会转型,也使我国的文化状况和人们的文化生活有了根本改变。当前我国不可否认的文化现实是,多种文化思潮并存,文化发展存在着交流、交融与交锋。而在新时代,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日益迫近,对实现文化繁荣兴盛的要求也更加迫切;社会主要矛盾内容发生转变,人民对文化生活要求也大大提高。因此,制定科学的文化方针政策,促进文化健康发展和繁荣,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华文化立场论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科学论断,使我们对现实文化结构中不同文化种类的关系有了科学认识,尤其是对中华文化的意义、价值、内涵等有了全面认识,有助于我们制定科学的文化建设政策,促进文化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实现文化繁荣和民族复兴奠定基础和条件。
余 论
中华文化立场论提出后,在国内学术界和理论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绝大部分学者对此进行了科学解读,并进行了高度肯定。但也有个别学者认为,中华文化立场论说明“中国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标志着党的“意识形态的转变”。这是对中华文化立场论的严重误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指在理论和实践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在社会发展方向上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在思想道德领域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引领作用,在价值立场上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等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指坚持文化的主体性和民族性,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民族文化。因此,强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并不意味着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否定。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①杜运辉编:《张岱年全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42页。
③宁逸:《全球化时代如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北京:《文艺报》,2016年6月24日,第2版。
④张涛:《在全球化时代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北京:《文艺报》, 2016年10月24日,第11版。
⑤⑧⑨《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29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99页。
⑦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9页。
⑩不少学者都注意到,“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虽然联系密切,但又是两个具有明确区别的概念。庞朴认为,“传统文化是死的文化,而文化传统是活的文化。”(邵汉明主编:《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页)。朱维铮也坚持这种观点,认为“传统文化属于历史,而历史属于过去”;“与传统文化相区别,文化传统更多属于现状的研究范畴”,“就是活文化”。(朱维铮:《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上海:《复旦学报》1987年第1期,第49~51页)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中华文化”是“中华文化传统”,而不是“中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