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案例及预防对策分析
2020-03-10戚晔
【摘要】本文论述校园欺凌的现状并列举三个校园欺凌案例,建议学校与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共同预防校园欺凌,营造一个安全、纯净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校园欺凌 案例分析 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5-0018-02
近年来,校园欺凌行为密集见诸报端,其严重程度令家长、学校和社会触目惊心。校园欺凌主要集中表現在言语冲突、欺负弱小、敲诈勒索和肢体伤害等方面,这样的行为对学生的心理伤害或物理伤害都是持续性的,现已成为被重点关注的教育问题、社会问题。由于校园欺凌存在着复杂的成因,学校干预的尺度不容易把握,因此需要家长、学校、社会三方齐心协力,以积极的态度共同承担起预防校园欺凌的责任和义务,保护学生在校园里健康、快乐地成长。本文通过列举在校内发生的三个欺凌案例,阐述预防校园欺凌的策略。
一、校园欺凌现状
在人们的印象中,学校是“象牙塔”,是纯洁无害之地,而实际上,有人的地方就是社会,学校也会出现欺凌行为。但即使“曝出”校园欺凌事件,人们往往也会认为那是孩子间的小打小闹,严重一点的就说成是熊孩子的恶作剧,学校、教师、家庭在处理校园欺凌事件时,经常会出于对“孩子的自尊、身心健康、未来”“避免意外事件发生”“未成年保护”等因素的考虑,几乎都是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没有认清校园欺凌对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这种轻视法制与规则的处理方式,没有对欺凌者起到惩戒教育作用,也没有在学生中间起到警示或震慑作用,甚至会让欺凌者形成错误的思想或观念,认为学校默许自己欺负别人,导致校园欺凌现象愈演愈烈。更为严重的是,校园欺凌现象会产生连锁反应:学校、教师、家长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处理方式过于简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在学生中间形成错误的导向,致使个别学生产生只有暴力手段才能解决问题的意识,并逐渐演变成校园欺凌者。
二、校园欺凌案例
案例1:
2019年,我校一年级(4)班新生中有一名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这名学生属于轻度智力和肢体多重残疾,说话较慢,口齿不清,走路还有点跛脚。因为他的表现和班里其他孩子不同,导致他很难融入班集体,在分小组讨论问题或者完成学习任务时,同学们都不肯和他一组,甚至有些调皮的同学看到他走路的样子故意模仿他,还嘲笑他走路姿势怪异。这些事情的发生让这名残疾学生在班里越来越沉默,上课不敢回答问题,下课不敢走出教室玩耍。久而久之,他成了被欺凌的对象。
案例2:
我校五年级(2)班龚同学是一名男生,课间纪律差,多次破坏同学的文具和生活用品,老师多次批评教育他,并经常打电话与其父母沟通,但没有丝毫效果。更令人不安的是,被批评时他会当面检讨,事后依然我行我素,屡改屡犯,哪怕父母又打又骂,也是无济于事。一天,班里的杨同学被他殴打。据事后调查,是龚同学怀疑杨同学向老师打他的小报告,所以内心产生不满情绪,便发生了殴打杨同学的事件。
案例3:
我校六年级(1)班的陆同学是一名气质出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女生,经常参加各种文艺演出、才艺比赛,得到许多赞美与青睐。某段时间,她在QQ里收到一些匿名攻击自己的留言,或指责她哗众取宠,或直接谩骂……陆同学觉得非常委屈,自己用课余时间辛苦学的才艺,用心向大家展示,却引来辱骂,而且还不知道是哪些同学所为。匿名的语言攻击,导致陆同学每天上学都会用怀疑的目光去观察身边的同学,觉得周围的人对自己都不友善,曾经自信的笑容也渐渐消失了,性格变得孤僻、沉默,甚至在心情不好时还会欺负其他同学。
三、预防校园欺凌策略
校园欺凌既是教育问题,也是家庭问题、社会问题,所以根治校园欺凌行为,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形成合力,联手应对。
(一)学校主力承担校园欺凌预防工作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校园欺凌的集中发生地,因此,学校应该主力承担预防校园欺凌的任务。对我校而言,校园欺凌预防工作是从学校和教师两个层面开展。
在学校层面,首先我校成立了防范校园暴力事件领导小组、校园安全巡逻领导小组,日常加强校园巡查,发现校园欺凌倾向及时制止,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即刻处理;其次我校着力完善规章制度,制订了《防范校园暴力事件应急预案》《学校紧急事态处理应急预案》《校内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应急预案》等相关章程,严防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进入校园,定期进班对各种危险物品进行清查;再次我校重视学生问题,“因班制宜”开设心理辅导课程,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心理辅导教师,就学生常见的成长问题进行讲解、分析,鼓励学生有困惑或者难题积极寻求心理辅导教师的帮助,心理辅导教师也要给予求助学生针对性的疏导、帮助,从源头预防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避免形成校园欺凌等恶性事件。
在教师层面,要求教师教育学生不应只重视知识教育,还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精神状态等,尤其是对存在特殊情况的弱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他们多一些关心、爱护、鼓励、肯定,少一些批评、指责。残疾孩子“随班就读”是国家实施均衡教育的成果,目的是让存在特殊情况的孩子和普通的孩子一样正常接受义务教育,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为他们将来融入社会做准备。但不可忽视的是,特殊的孩子进入正常的学校环境,需要有一个相互适应的阶段。通常,班级里存在身体缺陷、智力缺陷以及性格内向的孩子,容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教师需要给予这些孩子特别的关注,为他们建立第一道保护屏障。因为对小学生而言,教师的权威仍然存在,教师的话有时候甚至比父母的话还管用。所以,教师要重视校园欺凌现象的预防,一旦发现欺凌的苗头,就要及时遏制。例如,对案例1中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首先,教师鼓励他正视自己的缺陷,平时要积极、主动与同学交流,努力融入集体中,并告知他遇到有同学恶意挑衅或殴打伤害自己,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和家长,寻求帮助。其次,教师经常积极、耐心地和班里的学生沟通,教育他们要帮助和关爱这名特殊的同学,能够主动和他交流、游戏、学习等,让他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师生的关爱;再次,教师组织了一些如“关爱他人”之类的主题班会,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演讲、观看残疾人电影、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产生心理共鸣,进而能够理解残疾人、关爱残疾人。
(二)学校联合家庭预防校园欺凌
家长是学生最亲近,也是最了解学生的人,家庭对校园欺凌行为具有强大的保护作用。基于这一层考虑,学校应该积极联系家长,建立学校与家长交流沟通的顺畅机制,借助便捷的网络、电话等联系渠道,家校共同指导学生掌握如何分辨校园欺凌行为、如何自我保护不受欺凌等方法,同时向学生明确欺凌他人或同学需要承担的责任。
例如,案例2和案例3中均提到有欺凌行为的学生,学校除了给予他们严肃的教育和批评,还要仔细研究他们欺凌同学的原因。每名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性格、举止、思想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其中家庭环境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通常家庭比较幸福的学生,其性格、思想、行为往往比较正常,人际关系也比较和谐。而家庭环境恶劣、家人关系不和,尤其是家人有暴力行为的学生,其可能受到不良影响,形成极端的思想、偏激的性格,在遇到比自己弱小的同学时,会下意识想要欺负对方,以获取心理上的平衡。对此,教师在刚接手班级管理的时候,需要进行一次深入的家访,详细了解每名学生的家庭情况,对存在潜在欺凌风险的学生暗中关注,一旦出现欺凌行为,要及时与家长联系,联合家长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防止其行为继续恶化成为校园欺凌。
案例3中的女生,既是校园欺凌的受害者,也是校园欺凌的加害者,其成因并不复杂,在受到他人攻击、辱骂的时候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开解,导致其情绪郁结,最终形成报复心理。对这种情况,教师发现学生在校的异常情况后,要及时联系家长,告知学生存在的异常行为,并仔细询问家庭近况和学生近况,共同寻找原因。如果发现孩子有被欺凌的情况,家长要第一时间联系学校教师,共同探究对策,还要及時疏导、安慰孩子,必要时带孩子接受专业的心理辅导,积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杜绝孩子再次遭受伤害;同时也要教育孩子如何正确应对他人的欺凌,避免孩子形成报复心理,对他人施加伤害。
(三)学校联合社会预防校园欺凌
学校还可以联合社会一些机构,开展相应的教育课程。为了宣传校园欺凌相关法律知识,我校多次邀请从法院聘请的法制副校长到学校,为学生做预防校园欺凌的知识讲座。法制副校长将法律知识融入校园欺凌案件中,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校园欺凌的种种现象及对学生对社会的恶劣影响,以此警戒学生不要欺凌别人,同时指导学生遭遇欺凌时应该怎么做。我校还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邀请了红十字会的志愿者到学校举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塑造健康的人格。另外,我校加强与附近派出所、社区等社会机构的联系沟通,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派出所、法院,参与社区开展的法制教育活动,让学生从中汲取正能量,树立法治意识。通过与社会各界合作,构建以关爱为核心的校园服务体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困惑,从源头入手预防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
综上所述,学校要主力承担预防校园欺凌的工作,还要联合家庭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授予其自我保护的方法,指导家长关注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关注孩子生活中每一个细小的变化,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联合社会机构净化学校周边环境,增加学生实践和接受教育的机会。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营造一个安全、有爱的校园环境,使学校远离校园欺凌,真正成为被美好和希望浸润的地方,让学生在阳光下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
注:本文系广西“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C类课题“校园欺凌现象、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9C43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戚晔(1971— ),女,高级教师,北海市首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曾获北海市卓越校长、北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校园欺凌的防治。
(责编 黄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