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的影像叙事特征

2020-03-10段晓冉

参花(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特征

摘要:随着智能设备走入千家万户,社会在逐渐向“流量时代”转变,“手机在手,天下我有”已经成为现实。本文介绍新媒体具有高度原创性、实时互动性、即时反馈性等特点,阐述影像叙事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具有结构简单、节奏紧凑、角度多元化等特征,希望影像叙事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感悟。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 影像叙事 特征

现代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代,可以说,生活中处处体现着“高速”两个字。过去,人们通过电影屏幕和电视机观看电影,一部一两个小时的片子放完,感觉才过了一会儿;现在,一个几分钟的视频看完,好像从下午瞬间来到了夜晚。在当前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影像叙事正在开启新的篇章。

一、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是互联网时代产生的新型信息传播形式。目前,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新媒体有各类短、微视频应用App(如抖音、快手)、网络直播平台(斗鱼、虎牙),以及各大视频网站(腾讯、优酷、爱奇艺)等,相比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新媒体的传播速度不仅更快,还具有新的特点。

第一,高度原创性。目前,我国对版权保护非常重视,时下盛行的粉丝经济更是对抄袭等行为发动狂风暴雨式的攻击。因此,对于通过网络赚取流量为生的人来说,绞尽脑汁开发原创作品是入行基础。

第二,实时互动性。随着网络直播技术的盛行,网络主播可以在法理和道德允许范围内尽情展示自己,玩游戏、唱歌、跳舞、网络教学等都可以成为直播内容。在直播过程中,主播和观众能进行实时沟通。时下,主播随机回答观众问题已经成为提高人气的重要手段。

第三,即时反馈性。粉丝经济强调一切都要满足粉丝的合理要求,因为有粉丝就代表有钱赚。很多网络视频在制作时采用边做边播的形式,将粉丝的合理意见立刻加入后续的视频制作中,不仅使粉丝满意,还使粉丝感动。例如我国台湾地区《霹雳偶动漫》中的角色疏楼龙宿,原本设定是单元反派BOSS,但视频播出后由于人气太高,编剧整合粉丝意见,在后续剧情中将该角色改为了正道栋梁的设定。由此可见,即时反馈能够拉近与粉丝的距离。

二、新媒体时代影像叙事特征

(一)结构简单

传统影片拍摄对导演的功力要求非常高,不仅需要交代前因后果,主要人物的来历、性格,还要保证故事结构的合理,最后将这些内容全部整合到两三个小时的片长中。中间有一个环节出现偏差就会被骂成烂片,影响票房收入。而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影像叙事结构简单,甚至可以说十分精炼。比如最近火热的《陈翔六点半》,采用短视频形式,一集只有几分钟,主要演员的名字全部固定,针对社会热点新闻和热门段子,拍摄成小故事,结构简单、明了,通过人物表情,使观众了解人物性格。

(二)节奏紧凑

我国武侠小说大家古龙的写作风格完美阐释了影片的特点,古龙的系列小说都是片段式情节,节奏紧凑之余又惊险刺激,不需要改编,随便拿过来一个章节都能直接拍电影。诸如《楚留香系列》《陆小凤系列》都被拍成了电影。古龙这位怪才仙逝多年之后,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其创作风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效仿。在有限的时间内,不需要介绍人物关系,通过情节设计,就能让观众自己感受。微电影的出现更是将这一风格推向极致。开头、结尾都可以有,也都可以没有,将主要精力全部集中到核心内容上,几分钟的剧情毫不拖沓,情节更是一波三折,在观众的感官被充分调动之后悄无声息地结束,让观众处在瞬间失神的状态中,回味无穷。以往,观看一部电影需要提前安排好时间,如今挤出几分钟就仿佛进入另一个时空,使在高速发展环境下生存的人们充分利用短暂的时间进行自我调整。

(三)多元化的角度

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影像叙述摆脱了规则的制约。网络环境寬松,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时间、生命以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进行阐述,不需要顾及什么,只要不违法不低俗,那就是合理的。例如《我叫王大锤》,叫兽易小星和王大锤两个人从各个维度扮演不同的“主体”,可以是一棵树、一块石头、一张桌子等。长久以来,人们都是通过自身去理解世界,然而多元化角度抛开了传统以人为本的视角,从事物本身出发,感悟出不同的体会,从哲学角度来看,这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方式符合道家“天人合一”的境界,使人们深刻认识到,人只是自然组成的一部分,人固然是主导阶层,但终究还在自然框架之内,借此提高人类的环保意识。可以说,多元化视角的影像叙述可以从人类忽略的角度提醒人类更加全面地看待世界,帮助人们形成完善的世界观。

三、结语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使人们拥有更自由的表达方式。影像叙事应该抓住新媒体的特点,从人们关注的事物出发,用凝练的叙事手法,将创作者所思所想自由地表达出来,给奋斗在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们带来心灵上的慰藉,使人们在努力工作之余,能够发出会心的微笑。

参考文献:

[1]李栋宁,罗宁.从模仿到亲历:新媒体VR影像叙事特征的类别形态构建[J].艺术百家,2018(34).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一般课题“影片分析课程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探索与发展”(项目编号:18SB0389)。

(作者简介:段晓冉,女,硕士研究生,四川电影电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影视创作)(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新媒体传播特征
抓特征解方程组
新媒体传播平台对职教人才培养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基于城市意象方法的武汉城市旅游形象定位与新媒体传播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概率统计教学改革探究 
基于微时代的公安院校网络舆情监察课程建设探索
新媒体传播背景下图片说明的创新趋势
新媒体信息筛选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