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传播平台对职教人才培养的影响
2017-03-26李恒华
内容提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教育资源伴随新的传媒平台的传播得到了广泛应用,职业技术教育也更加接受和融入了这种创新的教育培训方式。慕课就是传统媒体平台下教育资源的一种创新形式,已经在职业教育中逐步应用,对职教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分别对慕课在职教中的应用、主要存在的问题和相对应的解决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慕课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东省教育厅创新强校项目《广东智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教育功能构建研究》(课题编号:2015GXJK076)、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广东智能制造2025思路下的现代职教体系研究》(课题编号:2016GZGJ62)的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李恒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管理。
慕课对日常教学活动利用传媒平台的便捷、开放和高效,利用手机、电脑等作为相对稳定的信息终端,使包括职教在内的广大学生直接受益。主要体现在:一是课程更优质。慕课课程资源来源广泛,其中不乏名校名家的精品课程,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二是教育资源和传媒平台的更加开放,轻松实现了跨学科、跨文化的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三是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可跟蹤,教学反馈较真实。
使用慕课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一是慕课的网上虚拟性导致课堂交互性较差。慕课提倡研究性、探索性、思辨性的学习互动氛围,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课堂教学时局限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不能及时充分地反馈课堂效果,师生的实时交互、互动显然是不充分的,特别是针对职教教学,很多具体的工作、实操场景没法全方位地展示,也就不能保证课堂的知识传授的精确性。二是通过慕课的学习,对学习者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习者要根据自身的时空局限来确定学习的时间,很多学习者容易半途而废,无法持续、系统地参与全程教学活动。除此之外学习者使用“慕课”平台具有非线性学习的特点,即学习者对感兴趣的学习资源可以通过超链接的形式随意获取,因此导致学习过程的不可控。这与学习者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较强自我控制能力有关,也与传媒平台的课堂教学的约束机制有关。三是学习成绩的真实性、完整性不易把控。学习者的学习、考试等都是通过在线进行,对教师而言,这些是不可控的,如何防止学习者在完成作业时抄袭、在考试时让人代考等,尚缺乏可行的监管方式。最重要的是职教学生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但是通过传媒平台的慕课教学根本不能达到这个要求,无法为学习者提供实际的操作机会,线上考核多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培养,对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培养提高极为不利。纵然传媒平台的线上教育有许多不完美的地方,但随着“慕课”技术的不断演进,特别是像3D技术、可穿带式设备等应用,“慕课”所提供的学习方式会更加便捷、学习环境会更加场景化和仿真;大数据技术和学习分析技术等应用,会使个体学习越来越趋于个性化。
“慕课”是新技术与传统教学融合应用的一个成功实践。要加强慕课的建设,取长补短,做到与传统的教学完美结合、无缝对接的话,还有许多的工作需要完善。首先要继续重视慕课、微课等传媒平台的教育资源的引进、建设。在对慕课资源的开放性、优质性等各方优势得到普遍接受和认可的前提下,把它作为丰富课程的一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只是围绕知识点和技能点,通过微视频形式让学习者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让其作为一种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在学校自行制定特色化、个性化的慕课、微课之前,一定要认识到微课教学投入到网络在线课程中,只能表现为教学碎片化的知识点或技能点,要将一连串微课形成课程,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以项目化、任务化的方式才能将一个个微课视频串联起来,并增加其他的文字、图片等资源,才可建设成为完整的微课程,进而为开发慕课做好前期准备。
其次是要引入成熟的慕课到日常的教学环节中作为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传媒平台整合教育资源的能力越来越强,一些从事教育科技的企事业单位已开发了大量的较为成熟的慕课且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可以有效补充高职院校部分重要通识课程资源不足的情况,如“大学生安全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总结慕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教学运行的规律,建立慕课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新机制,探索和积累慕课教学新模式,为院校全面开展慕课教学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
最后是要与传媒平台合作开发优质课程。职教院校可以充分发挥与合作企业长期合作的优势,在工学结合、现代学徒、校企联合等方面积累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实操实训经验,因此职业院校可以带着以上优势跟教育传媒平台充分合作,联合开发符合自身发展定位的教育教学资源,满足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对于岗位的具体职能设计和岗位责任来设计和规划职位实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联合录制课程教学资源,为联合办学、服务地方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