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传播背景下图片说明的创新趋势

2016-11-14马宁

中国记者 2016年8期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图片说明创新

马宁

内容提要 在融合了多种媒介的新媒体传播中,图片新闻会在各类平台上使用和传播,内容和形式都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传播需求。图片说明的形式也需要更加多元化,文字愈发自由,一些新的变化趋势促使我们对于图片说明的价值及作用重新思考。

关键词 新媒体传播 图片说明 创新

2016年4月27日,新华社摄影部播发了一组以全国各地“90后”这一特定群体为主体的照片,反映了他们各自不同又独具特色的生活和工作状态,画面内容生动丰富,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同时,这组照片也在新华社客户端上进行了展示,被多家网络媒体和客户端转发,引起广泛关注。值得注意的是,编辑部在处理这组稿件时,在新华社通稿和客户端上分别采用了不同的题目,通稿稿件题目为《青春有梦闪耀光芒》,客户端上题目则改为《多彩90后闪亮“正”青春》,这一题目不仅直接点出了本组照片的主体人物“90后”,语言上也更加生动,更能吸引眼球,符合新媒体传播的要求。

在各种形式的新闻中,图片新闻独具优势,因为它具有更加直观的表现形式,能完整再现新闻现场,所以在新闻传播领域历来就有“一图胜干言”的说法。图片新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图片说明,一般认为,图片说明包括交待事实、介绍背景、点明意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新华社播发的图片新闻,图片说明一般分为分说明和总说明两部分,分说明交待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并描述画面展示的新闻瞬间,总说明交待新闻背景及事件意义等。但在日常的新闻实践中,图片说明的写作并没有一定之规,只要能结合新闻照片本身交待清楚新闻事件就是合格的图片说明。

在融合了多种媒介的新媒体传播中,图片新闻会在各类平台上使用和传播,内容和形式都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传播需求。图片说明的形式也更加多元化,文字愈发自由,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趋势。

一、文字更加简练

由于图片说明是要结合新闻照片一起阅读的,它服务于新闻照片,只需解释清楚画面基本内容和画面未显示出的新闻背景即可,所以从新闻照片诞生之日起,文字简练就是图片说明的根本特征。在新媒体传播中,图片说明的这一特点更加凸显。一方面,新媒体时代一条新闻中不仅仅只有文字、图片,甚至还有视频、音频、动画等,可以更全面地还原新闻事实,独立承担新闻报道功能的单幅新闻照片越来越少,与之对应的图片说明只需交待与画面有关的信息即可。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阅读新闻的习惯,移动终端上的新闻阅读更多的是“碎片化”和“浅层化”阅读,冗长的图片说明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一目了然的图片说明更符合今天人们的阅读习惯。

二、包含的新闻要素出现选择性模糊甚至缺失

传统媒体中的图片新闻,无论是单幅照片还是组照,大都作为一条完整的新闻呈现,时间、地点、人物等新闻要素不可或缺。而新媒体传播中的图片说明力求简单,在此基础上,一些与照片主体关联不大的新闻要素会模糊化处理或者选择性缺失。如2016年3月3日,新华社摄影部播发图片通稿《春回大地满目新》,集中展现了神州各地的美丽舂景,其中一张照片的说明为“一位女士在河南省宝丰县周庄镇的麦田旁驻足(3月1日摄)”,而在同一天新华社客户端上播发这张照片时,图片说明简化为“河南宝丰,麦田守望者”,时间、具体人物和地点等新闻要素被模糊化处理或部分删除,但并没有干扰展现美丽春景的主题,而且增加了图文的意境和美感。

三、编排更自由

得益于在新媒体终端上展示图片的便利性,并结合受众的阅读偏好,新媒体传播中组图的使用越来越多,以往一条图片说明对应一张新闻照片的“一对一”模式也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多条图片说明对应一组照片的“多对多”模式。这种模式下的每一条图片说明连接起来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新闻链条,各种新闻要素穿插其中,并逐一交代清楚。如凤凰新闻客户端2016年5月27日播发的图片新闻《大韩客机在日本机场起火》,这条图片新闻共有组照6张,第一张照片的图片说明为“据日本共同社5月27日援引东京警视厅消息称,当地时间S月27目中午,日本羽田机场一架大韩航空公司客机在起飞前机翼起火,冒出白烟。机上约319人使用应急渭梯疏散至地面,无人受伤”。第二张照片的图片说明为“据羽田机场相关人员透露,该客机是在沿C跑道从东南向西北做起飞滑行时左侧发动机起火的。据安保人员称,机上有302名乘客和17名机组人员,总共319人”。后面4张照片的图片说明陆续交代了同本警察厅对此事件的表态、羽田机场的后续应对措施、现场救援力量的规模、撤离乘客的反应等内容。

这组照片均为现场救援人员灭火和疏散乘客的画面,读者很容易理解,采用这种“多对多”的模式不仅可以省略掉雷同的画面描述语言,而且增加了阅读新闻的连贯性。这种图片说明常见于事件性的新闻组照中,尤其是组照中各幅画面内容雷同的情况下使用较多。

四、出现了更多的新兴词汇

新闻语言本身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进入移动互联时代,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改变了整个传媒领域信息的产生、传递、接收、反馈的渠道和方式,这种变化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反映时代变迁是新闻报道活动的重要使命,这就要求新闻报道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出与时俱进的改变。包括网络流行语在内的各类新兴词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日益广泛,如“引爆眼球”“宅男宅女”“点赞”“给力”“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等,这些词汇也不可避免地进入新闻报道,不仅仅在网络媒体,传统媒体甚至中央媒体的新闻报道中,这些新兴词汇也常常出现。

尤其在新媒体报道中,由于各种新媒体终端的使用者中年轻人占多数,这种融合了各种新兴词汇的新闻报道也更符合他们的阅读口味。目前已经拥有4590万粉丝的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在播发各种时政新闻的同时,还有许多社会趣闻和生活服务信息,这类内容的博文就十分轻松诙谐。2016年6月20日,人民日报法人微博转发中央气象台全国最高气温预报图,地图中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最高气温,紫色表示该区域最高气温可达32至36摄氏度,标题《“烧烤模式”!你那里“热得发紫”了吗?》不仅借用了网络流行语,还采用了问句形式,提升了读者继续阅读的欲望。

五、文字更优美

新媒体时代新闻在各种移动终端上的载体主要是“两微一端”,即微博、微信和客户端,无论哪一种载体,图片的展现方式相比于传统媒体都变得更加灵活,“影像志”“图说天下”“一周精选”这类以展示精美照片为主的栏目也越来越多。相比于一股新闻,这类图片新闻的题材更“软”,重点在于给人以视觉上美的享受,与之对应的图片说明也多配以优美的文字。新华社摄影部在新华社客户端上推出的“i视觉”栏目,集中展示了具有优秀视觉表现力的新闻图片,以各地的秀美风光、民俗风情、奇特动植物等相对较“软”的题材为主要内容,图片说明也采用更加优美的词句。2015年9月23日播发的稿件《i视觉:秋日传奇》就是很好的一次尝试,总说明是这样写的:“悄悄的,秋天来了,她轻轻地招手,作别夏日的喧嚣。河畔金柳,波光艳影,秋的足迹,渐上心头,在眼眸中荡漾,在心底里沉淀……”配以摄影师在全国各地拍摄的落叶、残荷、麦浪、露珠等秋日美景,为读者奉上独具匠心的一场视觉盛宴。近几年出现的一种用“HTML5”程序语言编写的页面,主要用于在手机上观看,尤其适合这种美图配美文的形式,这种页面不仅图文并茂、音色俱全,还融合了绘图、擦除、超链接、摇一摇、3D视图等互动效果,传递新闻的同时也很好地实现了与读者的互动,给人全方位的视听新体验。得益于微信传播的便利性,腾讯在“H5”新闻页面的设计上走在前列,经典案例包括《这是马航MH370客机消失的第365天》《中纪委打虎十八式》《壮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作品等。(作者单位:新华社摄影部)

猜你喜欢

新媒体传播图片说明创新
更正
勘误声明
封面图片说明
浅谈新闻摄影技巧在展现农民工形象中的运用
大数据时代基于城市意象方法的武汉城市旅游形象定位与新媒体传播研究
基于微时代的公安院校网络舆情监察课程建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