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国际旅游度假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20-03-10林明生
林明生
武夷山除了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资源外,还拥有四千多年的“闽越族”文化,三千多年的“架壑船棺”“虹桥板”、闽越王城,以及对人类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朱子理学等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更加增添了武夷山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武夷山市委市政府把建设国际旅游度假城市作为新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措施,编制了《武夷山市“一城六景区”景观景点旅游创意设计规划》等多个旅游专项规划,实施了旅游风景区和城市度假新区等项目建设,改善了交通和住宿等旅游基础设施条件,旅游度假接待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得到了明显增强。
一、武夷山旅游休闲度假城市发展的SWOT分析
(一)发展优势
1.区位条件优越,资源秉赋优良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是国家海西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京福高铁串联旅游客源,1小时到福州,3小时到长三角,与京津朝发夕至。武夷山旅游资源丰富,部分旅游品牌已经享誉国内外。“双世遗”品牌知名度高,资源优势奠定龙头地位。武夷山是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的美誉,已经于1999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因此成为世界级文化和自然景观品牌。
2.文化底蕴深厚,茶叶享誉全球
武夷山既是古闽越文化的重要地区,也是西汉闽越国都城。唐代兴建的武夷宫使武夷山成为历代著名道教胜地;南宋朱子理学在此诞生与发展,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武夷山亦是明清时期“茶叶之路”原产地、国际贸易通道的起点和重要的交易中心。大红袍的优良品质使武夷山的茶产品具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在很大程度上,大红袍景区、大红袍茶庄园等围绕大红袍为主的延伸旅游线路更全面细致地诠释了大红袍文化、更深层次地挖掘了大红袍文化品牌价值的内涵。
3.城市形象鲜明,配套设施齐全
武夷山是福建省唯一以名山命名的新兴旅游城市,经过多年的努力,“旅游强市”形象已深入人心。为加强对景区的有效管理,已经专门成立了武夷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和武夷山景区管理服务中心,并成立武夷山旅游发股份有限公司,对武夷山旅游景区进行市场化的经营管理和投资开发。
4.政府高度重视,工作扎实有力
武夷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际旅游城市建设及相关配套工作,出台了系列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围绕如何提升旅游发展,开展了包括了国际旅游度假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等在内的系列研究,使得工作更加扎实具体,衡量评价更加科学有依据。
(二)存在问题
1.观光旅游品种单一,游客逗留时间短暂
武夷山市目前开发的旅游产品主要都是山水观光产品,旅游度假区仍以观光旅游为主体,观光旅游产品占比高达75%,而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仅占25%旅游产品开发仍主要依托于十几年前修建的武夷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其功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休闲度假游客的需求。景区以门票经济为主要收入,缺乏大旅游的开发理念。以传统观光游为主的旅游模式无法形成二次游、多次游的休闲度假发展格局。同时,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旅游产品为天游峰和九曲溪项目,景区内空间较小,产品结构较为单一。因此,武夷山亟需从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方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
2.动态类型项目缺乏,体验经济消费不足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单纯静态的旅游模式已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游客更倾向于通过购买休闲度假为背景和重心的动态旅游产品,达到身心愉悦和体现精神价值的目的,如狂欢节、比赛、娱乐等形式。当前,武夷山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活动项目贫乏,旅游消费仅停留在静态的“门票经济”上,不能有效的迎合消费者动态游移的消费心里和精神文化诉求,体验经济消费不足,制约武夷山旅游经济的良性循环。
3.国外游客相对较少,国际影响有待提升
目前武夷山市国际游客数量较少,说明武夷山在国际旅游市场中知名度低,占有率低。武夷山的观光旅游对国际市场的冲击力不大,其品牌没有在国际消费者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尚未像泰国芭提雅、马尔代夫、日本北海道、云南丽江、桂林阳朔等著名旅游景区那样形成良好的国际品牌美誉度和认知度。因此,加强旅游品牌需宣传推广力度是其推行国际化的关键所在。
(三)重大机遇
1.国家战略稳步推进,武夷地区加速崛起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政府确立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战略部署。福建全省正全面积极打造“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桥头堡”。《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表示要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增强武夷山等景区对两岸游客的吸引力,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在国家“一带一路”“福建省建设生态省”“国家海峡西岸经济区”等多项国家战略的带动下,武夷山贸易、投资、人流、物流等方面都将得到大幅聚集与提升,武夷山旅游业发展必将迅速崛起。
2.武夷新区加快建设,旅游产业方兴未艾
武夷新区包括武夷山市全境和建阳市的部分乡镇街道,及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涉及的部分乡镇。南平市行政中心迁移带动兴田发展。兴田镇已纳入武夷新区核心区规划范围,其规划、产业、项目方面主动与武夷新区对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和新的行政中心的辐射下,具备良好的发展机遇。武夷新区的建设将更有利于保护武夷山双世遗品牌,有利于建设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有利于区域布局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辐射带动能,从而推动闽北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因此武夷新区的建设会给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3.上级政府鼎力支持,政策制度不断创新
福建省在全国启动了“清新福建”主题营销活动,先后推出“清新福建”经典线路和二十大景点,赴多个省市开展“清新福建风,欢乐闽台游”系列推介活动。与此同时,福建省还出台多项政策,推进海峡两岸旅游交流活动,这些为武夷山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2019年建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精心打造“全福游、有全福”品牌,是对“清新福建”品牌的深化,是新时代新福建的一张靓丽旅游名片。希望通过全媒体平台,再次邀请广大朋友来福建,开启一趟便捷愉悦的“福气之旅”。
(四)主要挑战
1.出境旅游井喷发展,国内旅游饱受冲击
近几年,国人的出国旅游热度明显高于国内游。根据最新统计显示,2019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国内首次出现旅游门票收入下降,国内旅游规模人数同比减少。但与之相反的是,出境游市场出现火爆局面,人数呈现数倍增长。而且国际游客由于受到国内游一些弊病的影响,入境游规模及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因此,如何摆脱现阶段国内旅游发展总体形势带来的束缚,使得武夷山在国内旅游市场中脱颖而出,是武夷山市旅游发展重要突破点。
2.度假旅游需求剧增,观光旅游亟待转型
按照旅游行业发展的国际规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旅游消费呈现观光—休闲—度假渐次升级的发展趋势。休闲游阶段,景区仍将占据核心地位,但游客具有多层次的消费需求。而通过深度开发,将单一的观光旅游转型提升成观光、休闲、度假、健身、疗养等一体化的综合型旅游景区,能够延长游客逗留天数、增加单位游客的消费,降低景区类企业提价冲动,提升景区的综合赢利能力。因此,武夷山如何从观光度假游转型到休闲度假游的问题刻不容缓。
3.同类城市加快建设,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目前国内有五六十个城市在创建国际旅游城市,有很多城市把旅游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给予了许多政策扶持和配套设施。黄山市是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也是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城市,正为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不懈努力;泰山所在的泰安市也将“独具特色的国际性旅游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目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著名风景旅游城市杭州,也是世界双遗城市,早在2008年就启动了“旅游国际化”发展战略,是国内首个提出“旅游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城市。武夷山市和国内其他旅游目的地面对同一个旅游市场,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武夷山市若不能深入挖掘旅游业的特色与潜力,就很难避免旅游城市之间的同质竞争。
二、武夷山国际旅游度假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为便于科学评价国际旅游度假城市建设发展情况,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指标体系的确立遵循了层次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特色原则以及发展与保护兼顾原则,从而既能够反映宏观的战略目标任务,又能体现指标的梯级和层次,既能体现当地的特色优势,又能符合一般的评价规则,既考虑到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又要遵循生态文明建设的红线要求。同时,考虑到操作的现实需要,尽可能用少的具体指标来涵盖主要的方面和内容,具体指标选取和指标体系建立如下:
(一)指标选取的方法
运用AHP法构建一个导向明确、客观易行的国际旅游度假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明确指标参考值,提出简便有效的指标量化方法。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等级确定
经过筛选,最后的二级指标有8个,分别是旅游业绩竞争力、旅游资源和产品竞争力、旅游服务接待竞争力、旅游技术人才竞争力、旅游国际营销竞争力、城市社会经济环境支持力、城市公共设施支持力、城市生态环境支持力等。三级指标有60个。以2025年为武夷山市旅游业发展的中期目标,2050年为远期目标,武夷山旅游业经过不断建设和发展,需要在2050年整体达到国际旅游度假城市的标准,其中有些指标目前已经达到,还有一些指标在中期就能够达到。
如果目前没有指标对应的数据,以估计数据来计算得分,有些指标例如环境类指标都给以最高分,有些指标(例如员工外语普及率)根据实际情况估算给低分值,其他缺失数据的指标给满分的一半。根据上述评价指标体系,满分为100分,武夷山市目前的总分为53.97分。
表2 二级指标达标情况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武夷山市目前在城市生态环境支持力指标方面有优势,这也和武夷山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有关。其次是旅游资源和产品竞争力指标方面,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的桂冠无疑带来了资源的优势和产品的竞争力。然而,武夷山市在国际营销方面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和旅游业自身发展亟需加强。
三、武夷山国际旅游度假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规划组织实施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武夷山市政府组成的国际旅游度假城市建设协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实行例会制度,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制定实施推进武夷山市国际旅游城市发展的具体措施,统筹协调建设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定期研究解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全市文化旅游资源普查,组织文化旅游融合专题调研,积极探索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组建旅游产业开发集团,建立投资开发平台。赋予开发集团在融资、土地开发等方面的特殊权限,使其发挥其投融资平台功能,积极为中小型旅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充分发挥资源集中配置和高效开发的优势,打造精品旅游产品。同时,积极支持旅游企业联合重组,强强联合,争取达到“1加1大于2”的效果,打造大型龙头企业。
(二)完善公共配套服务
依托各个交通站场,设立旅游交通集散服务中心,在主要交通干线设立大武夷山景区服务中心,同时在各高速公路和各交通干线出入口、交叉口、景区内提供清晰的交通标识,在集散中心、酒店、景区免费提供旅游交通资料,为自助游、自驾游游客提供方便。开通武夷山各主要景区景点之间的旅游环线巴士,实现各景点交通无缝对接,缩短游客旅游时间成本。引入数字旅游系统,构建智慧旅游中央管理平台。在高星级酒店、景区及旅游咨询服务点投放一批游客体验终端查询机,及时播报动态旅游相关资讯和讯息。实施景区一卡通,实现游客无纸化门票进入。通过协调整合将全市主要景区进行联网合作,统一宣传渠道和门票分成比例。
(三)创新新型业态模式
完善适应国际、国内游客需求旅游餐饮设施,以杜坝片区和武夷新区为核心,引入世界前50名国际酒店入驻武夷山,从接待、住宿、餐饮、会展、度假等环节提升武夷山酒店休闲度假接待水平。在武夷山规划国际文化休闲度假村,吸引外国人在此创办西餐厅、创意工坊、文化创意、酒吧咖啡厅、国际农家乐、家庭农场、茶园度假酒店等项目,为国际游客提供异国风情的休闲度假区。进一步吸引浦发、平安、浙商、海峡各大银行入驻武夷山,引入关于旅游、扶贫、中小企业发展、创业等领域的基金会在武夷山设点,鼓励在武夷山设立动漫创意工作室、文化设计工作坊、会计结算、法律咨询、市场调研等文化创意经济载体,围绕旅游发展配套文化产业。
(四)加大产业政策支持
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政策支持,针对满足条件的旅游企业,实行税收减免、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在每年的财政计划中,安排固定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专项资金。将旅游产业营销经费列为武夷山市财政的经常性专项支出。鼓励引导企业、个人和社会资金参与武夷山国际旅游(度假)城市建设。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融资平台和企业发行债券,或者上市融资。给予相关重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全额资金补助,提高地方交通、景区建设补助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