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急诊手外伤清创缝合患者中的应用
2020-03-10潘带好毛旭娣吴志云
潘带好,毛旭娣,吴志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广州 清远 511518)
人的工作、生活都离不开手,导致手受伤的几率很高。在急诊科常常遇到手外伤且需行清创缝合术的患者。但由于手与外界的接触最多也最频繁[1],这就增加手外伤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的风险;另外手外伤恢复时间较长,从而影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导致患者心理压力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期间来我院的急诊手外伤且行清创缝合术的成年患者122例为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1)和观察组(n=61)。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分析后没有意义(P>0.05),能进行后续分析。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即伤口消毒、协助医生清创缝合、肌注破伤风、术后3天换药等。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即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实施以下干预:(1)患肢护理:患侧手不拿重物,不穿紧身上衣,常抬高患肢,预防伤口裂开及患肢肿胀;同时还要注意患肢保暖。如果患肢发生红肿、发冷、血液循环障碍等情况必须及时回院复诊。(2)伤口指导:指导患者保持手部伤口清洁,患侧手禁止接触脏东西,保持伤口敷料干洁,如伤口出现渗血渗液、流脓等情况要回院复诊。(3)饮食干预:嘱患者进食牛奶、鸡蛋、鱼、瘦肉、牛肉,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2],以确保营养,促进伤口修复。(4)功能锻炼:主要是手部精细运动锻炼,指导患者进行拣豆子、拧螺丝训练及对指运动,以促进手部功能恢复。(5)心理干预:开导患者,鼓励其保持乐观心态,指导其分散注意力及发泄不良情绪的方法,同时学会寻求亲朋好友或医护人员帮助。(6)安全宣教:叮嘱其按标准作业,安全生产;同时生活中要小心,做有危险的事情时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手受伤。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愈合的情况以及患者心理负面情绪情况。运用焦虑量表(SAS)及抑郁量表(SDS)对急诊手外伤患者清创缝合前后的心理负面情绪进行评价,分数越高,则焦虑、抑郁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计量和计数使用的表达方式为(±s)和%,检验方式分别为t检验、x2检验,P<0.05说明组别数据对比具有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情况对比:
对照组发生2例术后伤口感染,感染率为3.3%,而观察组无发生感染,但2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
2.2 2组患者手部伤口愈合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手部伤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伤口愈合情况对比
2.3 2组手外伤患者清创缝合前后的心理负面情绪SAS及SDS评分对比:
干预前,2 组患者的SAS 评分及SDS 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都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3。
3 讨论
手外伤患者在急诊行清创缝合术后不需住院治疗,患者在急诊接受的护理措施对其手部伤口的康复有着重要的影响。绝大部分患者缺乏医学、护理知识,同时手外伤为突发事故[3],扰乱了患者正常生活与工作,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困扰。常规的护理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而综合护理干预需要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后,实施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4]。对急诊手外伤清创缝合患者给予伤肢护理、伤口指导、饮食干预、功能锻炼、心理干预、安全宣教等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服务,促进康复。本次研究中,2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情况无差异(P>0.05),但是对照组感染率3.3%高于观察组0%;观察组患者手部伤口1期愈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2%,观察组患者手部伤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前,2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都高于观察组(P<0.05)。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及SDS评分情况对比(±s,分)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及SDS评分情况对比(±s,分)
由此可见,急诊手外伤清创缝合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降低术后伤口感染情况,又可改善手部伤口愈合情况及患者的心理负面情绪,在临床中有推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