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2020-03-10缪平平旋玲燕
缪平平,旋玲燕*
(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0)
肺结核属于结核病中最为主要的类型,而结核病是指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可侵及多脏器具有一定慢性传染性的疾病。肺结核正是其中较为主要的表现。[1]。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老百姓对此疾病存在一定忌惮心理,因此探究更好的能够解决患者心理因素问题[2]所以,本组实验选取我科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间收治的肺结核患者共84例,将其随机分组,分别采取不同护理方式,现将不同护理干预方案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间收治的肺结核患者共84例,将其随机分组,分别采取不同护理方式,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干预者设定为对照组,该组42例患者中,女性20例(41.30%),男性22例(58.70%),患者年龄分布范围是:29岁~62岁,平均(39.32±4.37)岁,患者病龄分布范围是:6个月~77个月,平均(10.92±2.3)个月,在常规护理方式基础上增加给予心理干预护理方式干预者设定为观察组,该组42例患者中,女性19例(39.13%),男性23例(60.87%),患者年龄分布范围是:29~61岁,平均(39.04±4.17)岁,患者病龄分布范围是:6个月~77个月,平均(10.12±2.6)个月。本次实验均在患者家属知情且同意情况下进行。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 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基本内容为:对患者进行正常护理工作,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疾病知识讲解。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方式基础上增加给予心理干预护理,基本内容为:
①、足够的耐心、细心、关心:护理人员需要以更加耐心、细心的状态关系患者。关心患者,给予其安全感。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内心需求。
②、引导患者心理走向:与患者沟通过程中,要对患者的内心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并为其树立信心。
③、寻求来自患者家属的配合,并配合对患者起到正向引导作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服药依从性变化以及相关健康知识和其对护理方式满意度。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以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满分设定为100分,100分~80分为优秀,79分~60分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总和非常满意和满意数量,计算总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组实验涉及到的数据信息统一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均值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用%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性水平均为:P<0.05。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服药依从性变化
干预前后,对比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变化发现,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程度显著高于于对照组患者,(P<0.05)。
2.2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82%、78.25%,(P<0.05)。见下表2: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2.3 对比两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
护理工作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发现,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下表2:
表2 两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对比
3 讨论
心理护理干预重在以人为本,更好的具有温暖的关心人的问题[3]。对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临床对肺结核患者应用心理干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服药依从性,增加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正向心理的树立,并且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增加医患关系和谐发展,故方案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