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美术史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0-03-08刘颖叶兰

艺术科技 2020年17期
关键词:美术史教学实践

刘颖 叶兰

摘要:在课程思政的要求下,中国美术史教学面临着改革。为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本文从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实践和教学目标实现三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课程教学的实践来探讨中国美术史课程思政对于培养新时期的艺术人才如何发扬“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美术史;思政内容;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17-0017-04

在新的时期,高校教育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将思想政治的内容融入高校专业课程教育之中,关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在党中央的教育方针和思想的指引下,美术专业的中国美术史教学面临着改革。在使思政内容贯穿美术史教学的全过程时,应该赋予课程新时期的美育思想,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奠定深厚的文化根基。为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本文从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实践和教学目标实现三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课程教学的实践来探讨中国美术史课程思政对于培养新时期的艺术人才如何发扬“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1教学内容的设计

中国美术史课程讲授中国古代及近现代各时期的美术现象,那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执着坚持的精神生活的外化,是美的智慧和美感的结晶。大量遗存的美术作品既是中华文化不断向前迈进的标志,也是中华民族表达观看世界的方式和传递审美愉悦的载体。中国美术史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其中显在和隐在的文化内涵与当前课程思政的要求有较高的契合度。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准备与设计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引导,以确保价值引领的一致性。

1.1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实根基

从远古时期到当代,图像的出现与演变无不标志着中国美术的源与流,古今艺术也呈现出清晰的文化传承关系。例如新石器时代晚期,仰韶文化、红山文化、陶寺文化等考古遗迹中均出土了“龙”的形象。仰韶遗址发现以蚌壳拼塑而成的龙和虎陪伴于死者的身体两侧;红山文化遗址发现身体呈C形卷曲,颈部长毛外扬,周身呈墨绿色的玉龙,身形劲健有力,欲腾空而起;山西襄汾陶寺文化遗址出土四件绘有盘龙纹的陶盘,盘的内壁绘盘曲身体、鳞纹红黑或红白相间的龙,形象简略,或许包含着图腾崇拜的文化信息。不同区域的文化发展体现出多元化的态势,文化交流的信息则隐藏在龙图像的表层下,暗示着“中国”早期文化中心的形成,也孕育了即将到来的中国“夏”王朝。延续至今的关于龙的理念,衍生出了丰富多彩的龙图像。课程内容即从这些早期图像之中深挖“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文化根基,帮助学生从图像中了解“中国”的诞生、传统文化的延伸以及多元文化的统一国家形成的历史轨迹。

1.2从古至今的爱国情怀

中国古代人物画大多负载着教化人伦的教育功能,其中不乏抒写英雄浩气、抒发爱国情怀的优秀之作,例如西汉霍去病墓石雕《马踏匈奴》、南宋李唐的《采薇图》以及当代艺术家徐悲鸿的《愚公移山图》《篌我后》等作品。课程设计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将作品中的自然美、社会美及人生美的景象与画家的创作意图、画中人物、历史故事、朝政史实相联系,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讲授之下,将爱国主义导向情感的共鸣,于审美想象意境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1.3民族融合的团结颂歌

课程内容的重点之一即是挖掘作品中的民族融合内涵,通过图像的辨识与阅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来已久的历史。自古以来,中国的民族众多,民族的迁徙、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会从未停歇。历史上出现的重大人口迁移、中原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等历史事件都在不断加剧氏族、部族和民族之间的杂交进程。“文姬归汉”是可以利用的优秀案例之一。该题材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成熟、完善,文学、音乐、美术、戏剧等都围绕此主题创作出风格各异的作品,其中创作和临摹的传世画作有十余件,从宋延续至明。金代画家所作《文姬归汉图》突出描绘了文姬从漠北回归中原的情景,在风沙弥漫的归途之中,胡人武士、汉地官员随护左右,人物情态真切,气氛融洽,整体画风与唐宋绘画如出一辙。胡、汉艺术家不约而同地关注同一题材,不仅仅只是借此表达了心向汉地的爱国情怀,也包含了对汉民族和其他民族邦交关系的审视,以及对民族融合、企盼和平的美好愿望,奏响了一曲民族融合的团结颂歌。

1.4赞美祖国山河的豪迈气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由此看来,中国古代山水画也是帮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自魏晋时,山水画开始独立于画坛,至两宋时期,山水画成为占据画坛主体的画种,这股潮流一直延续至元、明、清。“望秋云神飞扬,迎春风思浩荡”,宗炳面对山水画卷这样赞叹道。古今艺术家受祖国大好河山的激励,引发了寄情自然、畅神山水的激情,将个人的主观意念投射到客观存在,于酣畅淋漓的水墨天地中寄托人格精神与理想之志。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龚贤的《千岩万壑图》、文嘉的《山水长卷》等作品均以长卷的形式、以不同的视角描绘中国的壮美风光,高山低地、平原河谷、四季不同的万千气象。中国的山水画以独特的视觉方式“为祖国河山立传”,万千山河有了别样的宏伟气势,彰显着民族化的美学精神和文化自信。

1.5艺术名家的模范人生

艺术名家往往受到世人的敬仰与瞩目,更是美术专业学生在艺术道路上学习的对象。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利用学生对艺术名家的崇敬与仰慕之情,以著名艺术作品为例,讲述艺术名家的艺术人生,以此激励学生在发展自我艺术的道路上,追求真实与美的魅力,把自己的艺术作为把握社会、改变世界的力量。比如敦煌艺术的守护神常书鸿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初,他寓居于敦煌莫高窟中寺的土屋之中,为保护、宣傳和研究敦煌艺术贡献了他毕生的力量;作为一位艺术家,他又从奉献给敦煌的热情之中获得了艺术创作的原动力。在他富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中,表达出了民族性和时代精神,是“合乎时代需求的新艺术”。张仃老先生是中国现代艺术和民间艺术的开拓者,他热情、执着、勇敢地拥抱艺术,他的艺术人生散发着如深谷幽兰般的芬芳。在革命年代,张仃以夸张、变形的漫画为“最好的投枪”;在新中国,他活跃于设计的前沿领域,主张设计的民族性,艺术与多学科的融合,张扬着“师古人心,不师古人迹”的艺术观念。通过以艺术名家的模范人生为案例,将美育和思政教育结合起来,在着力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绘画技法、艺术语言表达等专业技巧之外,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道德观、人生观,形成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正确认识自我和中国社会,坚持主体价值,坚持中国文化立场。

2教学过程的实践

教学实践是中国美术史课程思政的重要环节,主要分为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两种形式。两种形式皆从美术专业的独特性出发,以图像为基础,由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解读图像,引入思政内容,并且阐释其内涵,尤其突出其中德育和美育的思想。

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教师的讲授之外,学生发表演讲并组织讨论是更为有效地的教学方法。根据课程思政内容的设计,提前为学生设定多个演讲主题,要求学生以指定的中国古代的雕塑或绘画作品为起点,制作PPT,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开演讲。在以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主题的演讲中,学生可以从俑坑的设计、兵马俑的制作工艺两方面展开。因为在搜集的图像和文字资料中了解了秦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所以学生对祖国拥有如此的珍贵文物产生了重视与爱护之心,爱国情怀油然而生。又如以青花瓷为主题的演讲,学生可以从中外文化交流的角度展开。成熟于元代的青花瓷在明朝时成为出口欧洲的外销商品,面对西方不同的国家对纹饰和器型多样化的要求,景德镇的能工巧匠以娴熟的技艺和审美的配合满足了各国对东方文化的向往。青花瓷的审美格调深深融入了欧洲人的生活,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化的深刻影响。以徐悲鸿《奔马图》为主题的演讲重点讲述对艺术与现实关系的认识。由此出发,進而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对中国美术科学化、现代化、民族化的思考与讨论。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学生对于作为未来的艺术家,我们的艺术应该关心什么,我们应该创作什么样的作品等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

课外教学实践开展的地点设置在美术馆、博物馆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在展览现场,学生可以近距离地观察艺术作品,体验制作工艺。例如教材中对古代织物工艺的描述及图片中的纹饰展示让学生感到茫然,既无法领悟古代纺织工艺的精湛之处,也未能从织物图案中体会古代工匠的设计匠心所在。而在蜀绣博物馆的教学实践活动将弥补这些缺陷,展陈的历代锦绣纹样引起了学生的讨论,有的学生甚至将上一次实践教学中所见的敦煌壁画装饰纹样与之结合起来,开始思考将古代纹饰运用于创作实践课程之中。蜀锦工艺师现场操作清代蜀锦花楼木织机,讲述蜀锦在古代的手工制作流程、师徒传授的方式等内容,更是激发了学生对中国传统工艺的兴趣与热爱。教学实践的过程既扎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崇德尚艺,又遵循了美育的特点,同时也弘扬了中华美育精神,与当前的美育思想高度契合。

3教学目标的实现

通过课程内容的探索与设计、课堂及课外教学的实践,中国美术史课程以年代为线索、以图像为载体,在优秀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中,通过审美实践去培养新一代的年轻人,从而达成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3.1从可见的图像感悟隐在的思想

面对浩瀚如烟的美术作品,中国美术史教学必须从视觉所见的美术作品人手,从美术发展史的角度阐明图像的题材、风格、技法等方面的现象及其演变过程。然而,正如文化史学家库尔特·塔科尔斯基曾说“一幅画所说的何止千言万语”,各时代的美术承载着时代的审美特征和文化意识,呈现在此物化形态之上的是人的思想、观念和情感,它甚至成为历史的构件,成为历史全景图中不可或缺的拼图。将思政内容引入课程教学之中,从可见的图像牵引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民族传统的开放性、时代性、民族性的特征,其多元化的形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3.2以美育人,塑造美好心灵

在《习近平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之中,再次提到了美育工作的必要性,让美术领域的工作者深受教益、倍感启发,也成为中国美术史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指导思想。美术史教学跨越了学科的限制,将历史、文学、科学等多领域知识融入其中,在视觉满足和身体感官需要之外,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在感性的基础上理性分析美术作品,积累艺术鉴赏的知识和经验,提高人文素养,感知和领悟艺术作品思想。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对美的鉴赏能力,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塑造美好心灵。

3.3立德树人,引导图绘新时代的创作思考

当今美术理论的探讨并未停留在对美术历史成就的研究之上,而是更加注重在历史的坐标之中为当代艺术的发展寻求参照系。面对未来的艺术家,中国美术史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也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弘扬美育精神,强调艺术创作的责任与担当,课堂讲授、经典阅读、讨论交流必须和艺术实践结合在一起。正如范迪安先生所说,艺术作品的灵魂在于与时代同步伐、体现时代的精神风貌。青年艺术家同样肩负着文化强国的重任,必须参与到营造健康社会文化环境的活动之中。面对国家和人民的要求,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要思考如何融入广阔的社会,让自我的小我成为社会的大我的一部分;思考如何以深邃的思想、精湛的专业技艺去创作针对现实、反映新时代、反映新生活的优秀作品。

4结语

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大潮之下,在美术专业理论课中国美术史的教学中植入思政的内容已是必然。在课程教学的改革实践中,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据美术专业的特征进行教学拓展和价值引领,从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拓展到鉴古知今的教育功能,在提高文化素养的同时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完善人格、坚定信念,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艺术人才。在本课程教学实践的引导下,有的学生已经在美术创作类的课程中进行了初步实践,这无疑是中国美术史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收获。

作者简介:刘颖(1972-),女,四川资中人,研究生,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

猜你喜欢

美术史教学实践
龚和德戏曲舞台美术史研究论纲
高校美术史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中外美术史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师范院校美术史课程教学研究
——以专科层次美术史课程为例
明清美术史上一颗灿烂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