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甘熙故居建筑及其民俗文化
2020-03-08周雨萱许子杨狄文和
周雨萱 许子杨 狄文和
摘要:甘熙故居作为中国最大的私人民宅,以其精巧的建筑构思和浓厚的人文气息被称为“民俗瑰宝”。本文浅析甘熙故居的建筑设计特征及民俗文化,进一步探讨其背后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意蕴,旨在为传统建筑和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九十九间半;甘熙故居;建筑设计;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17-0021-04
0引言
甘熙故居,民间俗称“九十九间半”,东西跨度较大,从中山南路往西至大板巷,由中间的南捕厅三户及大板巷两户建筑组成。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两百多年前的嘉庆年间,甘熙故居占地近百亩,是我国现存的清代民居建筑中,保存较为完整的代表之一。目前它已成为南京民俗文化和非遗文化的重要展示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建筑设计特征
1.1多进穿堂式的构造形式
甘熙故居规模庞大,装饰富丽,属于江南多进穿堂式建筑。它在规制、格局等方面沿用了官室建筑“前堂后寝”“中正无邪”的特点,以砖石木为原料,木结构为承重体系,平面三开间,前悬后廊,用抬梁和穿斗的构架承重。纵向延伸的房屋称为“进”,进与进之间由院落连接。多进纵深串联,再以砖石砌墙,形成封闭组成住宅(如图1)。
1.2严谨对称的平面布局
甘熙故居的布局严谨对称,主次分明。空间沿三条主要纵向轴线分布,正落位于突出的中央轴线,是接待宾客、举行婚丧嫁娶等重要活动的场所,同时也供士绅阶级家族长辈及统治人物居住使用。中轴线两侧并列的次要建筑,称为“边落”,相对于正落而言,没有正厅,也没有直接与大门贯通的廊道,主要为下房、柴房等次要房屋。
建筑在整体布局上对纵深空間进行了明显的编排,而横向空间则组织无序、较为自由,尤其是边落布局略显凌乱。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使空间有了丰富的组合层次,展现出了端庄且灵活的空间美学特点,反映出了封建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意识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等级森严的家族制度。
1.3坐南朝北的建筑朝向
甘熙故居与一般建筑不同的是坐南朝北。据考证,缘由如下。
其一,据《百家姓》记载,甘氏的祖先最早可追溯到战国的秦宰相甘茂,该姓氏起源于北方渤海,后人南迁至此地。为表敬意,宅第坐南朝北,体现了甘氏家族儒雅和睦的家风。
其二,甘氏家族祖祖辈辈以经商为生,注重财运走势。汉朝阳宅堪舆理论《图宅术》中记载:“商家门不宜南向,徵家门不宜北向。则商金,南方火也。徵火,北方水也。水胜火,火贼金,五行之气不相克。”家门朝向的五行不宜与姓氏的五行相克,若相克,家族则有贫贱衰微之患。因此宅第坐南朝北又有逢凶化吉之意,寄托了财运亨通、福寿平安的美好愿望。
该设计体现了风水思想在建筑领域的运用,富有哲学观念的风水学说指导着中国古人的营造活动,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设计特征之一。
1.4淡雅朴素的装饰色彩
在民居建筑中,色彩是最直观的视觉语言之一。甘熙故居以灰、白、棕三色为建筑主调,风格简朴大方。黑瓦白墙,灰泥接缝,高墙封闭,墙线错落有致,与江南水乡共同展现出淡雅、平和的色调。清淡典雅的装饰色彩与江南夏季炎热的自然气候条件互补,在视觉上给人以清爽畅快之感,使居住功能与自然环境的变化达到和谐的理想效果。与此同时,色彩的不断重复也使空间更加生动,富有生趣。
1.5“九十九间半”的建筑风格
甘熙故居是典型的“九十九间半”的民居建筑代表,民间将大规模多进穿堂式民居建筑群统称为“九十九间半”,并不是指实际数量,而是表示住宅规模庞大、房屋数目众多。该种风格的建筑类型繁多,如民居、寺庙、宗祠、会馆等。
《周易》中以阳爻为九,用“九”代表“天”,“九”是最大的阳数。“半”即五。《孝经·诸侯章》中记载:“高而不危,满而不溢。”盈满则亏,凡事需要留有余地。因此那些大型建筑往往空留半间,以求“长富、长贵”。由此可见,建筑的营造规格是中国传统礼制的重要部分,反映出了我国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
南京的民居建筑风格受徽派建筑影响,融合了特色的青砖黑瓦、马头墙、三雕等元素,但仍具有自身特色。如故居中的门楼都是具有南京特色的素门楼,没有太多图案雕刻,曲线舒展,简朴大方。从甘熙故居中不难感受到,南京的民居建筑装饰总体风格简朗而不失精巧,沉稳大气而不乏细腻,设计处处体现着南京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智慧,也符合这座城市的大气与质朴。
2民俗文化展示
2.1多元的陈列展示方式
甘熙故居的展示内容主要包括南京传统育儿和婚嫁习俗、非遗传承人手工技艺、南京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金陵甘氏家族历史陈列四项。采用实物展示、看板展示、体验展示等多元陈列展示方式进行宣传,倡导游客支持与保护民俗文化。
南捕厅15号西偏院展厅全方位展示了南京的育儿习俗和婚嫁习俗。展厅设计了大量体验项目,如抓周、立夏称重、迎亲上轿等,让游客在轻松自在的环境中了解礼俗内容,观赏礼俗用品,体验礼俗乐趣。17号展区则为非遗传承人提供手工作坊场地,非遗传承人在向游客展现非遗手工创作过程的同时,还可以与其亲切交流与互动。19号展厅将实物、看板等传统展示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使用智能投影仪、电子看板显示屏、影音播放器等多种电子设备,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南京各地的曲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多种非遗项目。
大板巷42号展厅以世界级非遗项目展示为主,目前馆内展示的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多达90个。多元化的陈列展示方式,优化了游客的感官体验,在营造具有时代感的文化空间的同时,也能让游客更好地了解非遗、体验非遗,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利用。
2.2丰富的宣传展示活动
南捕厅17号展厅的主题为“金陵工巧”。展厅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了相对独立的工作室,包括秦淮灯彩、空竹、葫芦画、布艺、剪纸、绒花、泥塑等多个技艺项目。非遗传承人现场表演制作工艺品,再现手工艺店铺,让游客近距离感受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
与此同时,甘熙故居借助自身的文化特色和社会影响力,成立了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定期举行大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宣传展示活动。例如,在本市中小学举办了“我是小小传承人”特色冬令营、聘请演员定期在宅第演出戏剧等。通过对外宣传、定期展演等形式,帮助广大群众了解了非遗文化,扩大“甘熙故居”文化品牌的知名度。
2.3前瞻的文化经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更好地借助新媒体推动自身的发展,还需要注重文化经济。文化经济指适应当代社会的文化发展背景与环境,把文化遗产作为重要资源开发,大力发展周边相关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宝贵的财富,在被挖掘、发展的同时,可以带动非遗产品的批量生产、创意包装,积极开拓营销通道,形成非遗文创产业链,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播。
自南京文博文创大观园运营以来,甘熙故居在文化产业方面,与相关文化公司进行合作,致力于非遗文创设计与开发,努力实现文创产品的规模生产和广泛推广。目前合作项目包括剪纸、绒花、布艺、泥塑等十多类。
3结语
甘熙故居不仅是江南民居建筑的瑰宝,更是历史文化遗产。建筑融合了中国历代沉淀的文化底蕴和传统观念。研究甘熙故居有利于人们重新认识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和民俗文化的历史价值并增强保护意识,使中国传统建筑历久弥新,焕发生机。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新时期南京地区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
作者简介:周雨萱(1999-),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室内设计。
许子杨(1999-),男,江苏南京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室内设计。
狄文和(1986-)男,江苏海安人,研究生,硕士,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办公室副主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高校教育管理,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