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寓教于乐的娃娃农园营造方法
2020-03-08顾润佶钱可敦
顾润佶 钱可敦
摘要:娃娃农园是一类受众特殊的社区农园,本文在研究湖南农业大学娃娃农园案例的基础上,简述社区农园发展概况,探究在满足自然教育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如何使娃娃农园发挥出更大的教育意义,并根据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从设计理念、使用者需求、功能分区、节点设置、活动策划、生态设施的角度规划寓教于乐的娃娃农园。
关键词:娃娃农园;寓教于乐;社区农园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17-0009-04
1社区农园发展概况
只要有一群共同从事园艺活动的人,无论土地的位置和性质,都可以将其划入社区花园的范畴。它可以在郊区、城市或者乡村;可以培育花卉或蔬菜;可以是一块群体拥有的公有土地,也可以是个人拥有的私人土地;可以在学校、医院或在街道,甚至在公园内部;也可以是一系列由个人承担土地用于‘都市农业,其产品供应市场等。
国外社区农园发展已久,其出现与社会背景息息相关。由于“圈地运动”和城市工业化进程,大量英国劳工与农民失去土地,份地农园应运而生;在一战、二战期间,粮食短缺,为缓解粮食供应压力,社区农园在欧美迅速发展,美国开始胜利农园计划,英国开始份田、胜利种植运动;19世纪末,社区农园作为一种缓解生存压力的途径出现;随着战争的结束和金融危机的缓和,社区农园运动逐渐没落;20世纪60年代,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生态、社会危机日益严峻,城市生态和社区问题受到重视,社区农园再次复兴。
国外社区农园目前发展趋势良好,发展情况已经较成熟,有较多成功案例,并且开展形式多样,许多非营利的社会组织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获取用地,开展闲置地再生、社区复兴、社区自治等活动。与国外相比,由于我国国情,我国社区农园多为普遍存在的个体自发行为,在居民楼下绿地、阳台及住宅附近的荒地开展无组织的种植活动,往往规模不大却有不少消极影响。针对这一问题,随着中国与世界接轨,国内开始陆续出现由专业团队规划设计或者组织的社区农园。
2娃娃农园的建设现状
娃娃农园是一类受众特殊的社区农园,针对儿童群体进行设计,是湖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师生的一个实践:将原本功能为教学与科研的基地,改造建设成一个植物种植兼具科普教育和儿童活动功能的开放型社区花园,并取名为娃娃农园。娃娃农园是一个将城市绿地、户外自然教育课堂、儿童活动场地结合在一起的集合体。湖南农业大学的娃娃农园是基于自然教育理论进行的实践,侧重点在于促进儿童对自然的感悟,是一次较成功的实践,但如果要推广娃娃农园,其作用不必仅限于自然知识感悟,还可以在娃娃农园内部策划更多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使儿童感悟更多方面的知识,从而做到寓教于乐。
3寓教于乐的实现策略
3.1设计理念
寓教于乐的娃娃农园的设计理念是“在实践中感悟自然”,要满足四大要求:生态、自然、趣味、教育。生态要求是指在设计中应用多种科学技术,使环境可持续、物质可循环;自然要求是指在娃娃农园中规划多种种植形式,使参与者体会到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过程,弥补城市长大的新一代缺失的自然教育;趣味要求是指在设计中依据使用者需求设计开展多种活动,提供多种器械,提高参与者的动手能力;教育要求是指寓教于乐,使参与者在不经意间获得知识。
3.2使用者需求
娃娃农园的受众人群是小学生群体,小学的教学长度达6年,虽然都是小学生群体,但不同年级的小学生群体有各自的特点。首先要研究各个年级学生群体的心理,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根据各个分类群体的特点策划活动。比如低年级同学直接参与娃娃农园中的种植活动显然是不合适的,可以在原有校园绿地的基础上通过废弃物再利用制作出儿童游戏设施,比如轮胎秋千;也可以开辟生态水塘,放养鱼和乌龟等小型水生动物。中年级同学可以首先从微型种植开始接触种植活动,每人一个小盆栽,认知从播种到开花结果的整个流程,然后接触核心种植区的一米菜园,接触难度更高的种植活动,体验翻土、捉虫、采摘等种植過程。高年级同学由于知识的积累和审美素养的提高,可以组织其体验无土栽培,感受制作叶脉书签、插花等种植衍生体验。
同时要考虑到设施的安全性,在设计中应注意设施材料的选择与造型的设计,如采用软质材料塑胶、人造革,游憩设施不宜过高过陡,造型避免尖锐角度,生态水塘深度不超过0.7m等。
3.3功能分区与节点设置
娃娃农园一般设置在城市内靠近儿童聚集的地方,可利用的立地条件一般为绿地和铺装广场,可以设置交流活动区、展示花园区、主要活动区、种植区、课外兴趣培养区、入口花镜区、工具储藏间等多样的功能分区。
铺装广场可以改造为开展展示活动与提供休憩服务的平台,或者进行微型种植:由废弃物改造而成的小花盆用来种植小型植物,或者构建小型建筑,如工具储藏间、无土栽培实验室、花卉室、艺术中心。原有密林可以改造为阴生植物种植区,自然式种植阴生草本花卉,如紫金牛、玉簪、箬竹等;或种植中草药,如金银花、浙贝母、泽泻等;如果条件合适的话还可以种植菌类,如银耳、草菇、香菇等。原有草坪可以结合儿童游乐设施,满足儿童娱乐需要,同时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开辟的核心植物种植区可以设置多个1米见方的一年生植物种植区,如紫苏、五彩椒、羽衣甘蓝、莴苣等,供学生体验农作,丰富花园体验;如果用地空间较大,还可以设置大棚区和实验田区,种植一些温室植物,如水塔花、鹤望兰、龟背竹等,也可种植一些大型植物和多年生植物,如橘子树和枇杷树等。娃娃农园的入口处可以结合宿根花卉、花灌木和小乔木进行四季花镜设计。展示花园区可以将花卉种植和植物科普相结合,使用耐修剪的植物,如瓜子黄杨、海桐、红叶石楠等,圈定花卉种植池——避免儿童踩踏和花卉被过度采摘的情况发生,并在不同的花卉种植池中设置一些植物知识科普牌,普及花卉知识。生态水塘可以结合水生动植物进行科普,如果是规则水池,可以结合竖向幕墙演示雨水花园原理。
3.4活动策划
孩子的天性是爱玩乐,游乐设施带给孩子的快乐是一时的,对孩子的教育意义不大,寓教于乐主要依靠趣味的活動策划。比如在主要活动区草坪上,可以策划定期的蚂蚁市场进行二手物品交换,不仅可以使二手物品在需要的学生手中重新焕发新的使用价值,也可以使学生增加在市场中“讨价还价”的交流沟通技能;可以组织图书漂流活动,让学生交换读书心得、互相推荐书目、互相督促读书;可以策划周末电影放映活动,让学生在周末轻松一刻;可以组织音乐之午,发展学生的课外兴趣、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可以策划举办科普讲座,由植物专家带着学生认识植物。在核心种植区,可以供学生体验农作,翻草捉虫,丰富花园体验,学习蚯蚓翻土原理;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开展草莓采摘、温室植物观察、农作物生长过程展示等活动;在艺术中心开展叶脉书签制作、花卉室插花等兴趣活动,促使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增加耐心与专注度;在户外铺装广场展示艺术作品,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同时促进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如图1)
3.5生态设施
在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的当代,可持续是景观设计师必须遵循的设计理念,在设计中应用多种科学技术使环境可持续、物质可循环,并将生态科普教育与生态技术应用相结合,可以设置科普立牌,对于原本埋于地下的装置,在地面放置等比模型或者真实装置,供儿童触摸感悟,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针对土壤,可以选用自然农法的景观化处理方法,首先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循环的原理,兼顾花果收获及环境保护的农法,无农药、无肥料,除了对枯草、落叶进行草叶堆肥以外,不加入任何不纯物质,使土壤发挥其原本的力量。针对核心种植区内的种植土,可以将菌渣、茶渣发酵后施入土壤,既提高土壤肥力、优化土壤结构,又抑制硫酸铵、尿素等铵态氮肥的硝化作用,减少无机氮肥挥发损失,是良好的有机肥料;使用蚯蚓堆肥塔进行堆肥处理;使用挡土墙边设置腐殖沟等方法。
针对水资源,首先利用植草沟进行雨水的前期收集与运输,然后经由雨水弃流过滤装置、蓄水模块、净化系统,完成雨水的收集利用。在植物浇灌方面,可以采用滴灌技术,节约用水。同时利用碎石铺地和透水铺装,增加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在娃娃农园内,排水可以采用地面排水和管道排水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场地内部排水。(如图2所示)
4结语
娃娃农园要实现寓教于乐的目标,从整体而言,要提升整块场地对儿童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延长儿童在娃娃农园的停留时间,从而使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吸收知识,激发他们对农业、生物科学等方面的兴趣。
对儿童开展的科普教育,并非依赖各式各样的知识科普立牌,让儿童费力地阅读理解远超他们认知体系的科学知识。科普立牌难以让儿童感受到获取知识的快乐,不能培养儿童对知识的兴趣,不能激发他们获取知识的主动性。策划多种多样的趣味活动,如蚂蚁市场、图书漂流、音乐之午、科普讲座、周末电影等,是激发儿童学习知识热情的有效途径。同时,对知识范畴的定义不能过于狭隘,课本上的自然科学理论固然是需要掌握的知识,但在蚂蚁市场中获得的沟通交流技巧、在图书漂流中阅读过的文学名著、在音乐之午鉴赏过的经典音乐和乐器的演奏技巧、在周末电影中领略过的异国风情等,都是儿童形成完整人格、感悟人生美好所需的知识。
同时,给儿童提供尽可能多的动手机会,并在趣味活动中结合各个节点的科普立牌,促进他们对知识的间接接触,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知识,如多种多样的种植形式——微型种植、一年生植物种植等,除草、捉虫、采摘,生物科技装置的等比模型操作,叶脉书签制作,插花等,动手实践比枯燥的说教带给儿童的印象更深刻,更有利于儿童对知识的吸收理解,从而做到寓教于乐。
作者简介:顾润佶(1999-),女,江苏苏州人,本科,研究方向: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