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交媒介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作用机制的质性研究
2020-03-08袁玥杨鑫袁佳
袁玥 杨鑫 袁佳
摘要: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根据人格特质、隐私关注、自我表露的类型、自我表露的目的、社会资本、社会支持、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8个主类属的相互作用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建构相关影响机制模型。增强隐私保护意识、保护用户隐私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正向影响,而负向自我表露会降低其社会支持与桥接社会资本。社交媒介需要打造良好的媒介环境,大学生应将网络社交媒介视为现实世界的社交补充。
关键词:网络社交媒介;自我表露;主观幸福感;社会资本;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17-0029-04
0引言
有学者指出网络社交媒介使用可以通过桥接社会资本和高度的社会融合,增强学生的心理幸福感。而另一些研究则指出网络社交媒介使用会对使用者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导致抑郁症状出现,陷入“社交恐惧”。学生群体的网络社交媒介使用频次最高、时长最长,网络社交媒介极易影响其主观幸福感和身心健康。本文运用扎根理论,对20位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探究网络社交媒介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
1文献综述
主观幸福感通常是指个体对自身生活状况或特定生活领域的总体感知、意识和评价。作为一个多因素结构,主观幸福感主要包括对整体生活满意度的认知判断以及对情绪和情感的评估。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交网络用户数量激增,用户的社交媒介使用时长较长。国外学者发现Instagram的整体使用与幸福感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国内学者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在微信使用中,桥接社会资本与其负向情感正相关。现有研究缺少对网络社交媒介使用和主观幸福感之间中介变量的研究。
2研究设计
2.1研究对象:20名不同学校的大学生
本文选取2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考虑到以下因素:首先,笔者与被研究对象为好友、同学关系,相互之间较为信任,能够坦诚地表达观点;其次,被研究对象有鲜明的个性,表达富有条理,能够成为一类群体的代表;最后,被访谈者均为自发表达其经历与看法,无诱导之嫌。
2.2研究方法: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是格拉斯和斯特劳斯提出的质性研究方法,其主要宗旨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本文研究网络社交媒介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有较强的主观性,需要采用访问、观察等形式获得自然情景中的原始资料,偏向意义、经验和个体的口头描述,没有現成的理论可供参考。因此,扎根理论适用于本文研究。
2.3资料来源
筛选20位访谈对象,通过电话访谈,整理文本,进行理论性抽样。访谈对象选择依据:(1)有3年以上的微信使用经历;(2)个人性格鲜明且有群体代表性特征;(3)在微信朋友圈与其好友进行过互动;(4)表达清晰流畅,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20份访谈文本能够全面覆盖本研究重点,符合扎根理论内容覆盖范围广、细节充分的要求。其中男性与女性各10人,年龄集中在20岁左右。
2.4资料整理:筛选文本
首先选取15个样本进行数据分析,5个样本作为理论饱和度检验。通过对访谈录音文本的整理,寻找重要的词、短语和句子,对其进行概念化及意义寻找。不断补充资料,再进行整理、总结和归纳,直至不再出现新的编码信息。
3分析过程
3.1开放性编码:提取概念和范畴
开放性编码是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标签化、概念化、范畴化的过程。拆解文本,发现概念,并提取范畴。本次研究提取了62个初始概念和29个初始范畴,初始范畴为:中性人格、外向型人格、隐私倾人风险感知、隐私保护、正向自我表露、负向自我表露、自我形象建立、情绪宣泄、消解孤独感、炫耀心理、纪念需求、观点表达、分享生活、引起关注、社会连接、社会桥接、社会肯定、价值认同、情感支持、感知支持、信息支持、消极情绪、语境消解、信息过载、时间成本、自我怀疑、满足感、自我放松、愉悦感。
3.2轴心编码:选取主范畴
轴心登录的主要任务是发现并建立概念类属之间的各种关系。本次共提炼出8个主范畴,分别是:人格特质、隐私关注、自我表露类型、自我表露目的、社会资本、社会支持、消极影响、积极影响。
3.3理清结构关系:发现核心范畴
首先从8个主范畴中寻找核心范畴。围绕核心范畴,发现各个范畴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理论模型,再回到原始资料中验证其关系。本文梳理出的核心范畴为“网络社交媒介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并建立网络社交媒介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模型。
3.4故事线:围绕核心范畴
故事线针对得到的概念、类属、类属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现象的说明。本文故事线围绕“网络社交媒介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展开,将上述8个主范畴构建网络社交媒介使用的主观幸福感故事。大学生使用微信朋友圈,是一种自我表露行为。其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了开心的事情或者不快的事情,然后选择进行自我表露。他们出于不同目的进行自我表露,因此分为正向自我表露和负向自我表露。个体的人格特质及其对隐私的关注,也调节着自我表露行为。
社会支持及社会资本这类中介因素调节着自我表露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个体进行自我表露后,会获得好友的点赞和评论,使其知晓好友对其观点、价值、立场的认可或否定。个体的自我表露行为,促进了其亲密关系的构建,也促进了其弱关系的开拓与发展,为其打造更坚实的社会资本。自我表露行为还会带来关系的恶化,个体可能受到好友的攻击,或因没有达到心理预期而产生负面情绪,甚至使一类个体产生自我怀疑。个体的负向自我表露还会使观者产生共情行为和消极情绪。当个体的社会资本超出个体承受能力范围时,会分散个体的注意力,消耗个体的时间和精力。
3.5网络社交媒介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构成模型
自我表露的目的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前置因素和驱动力。个体进行自我表露后,情绪宣泄与纪念需求可直接通过增强自我满足感与愉悦感对主观幸福感产生正向影响。自我形象建立则通过获得社会支持继而获得社会资本,这一路径对主观幸福感产生正向影响。消解孤独感通过社会桥接或社会连接继而获得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产生正向影响。观点表达则会通过社会支持这条路径对主观幸福感产生正向或负向影响。自我表露的类型直接影响社会支持和社会资本的获得。正向自我表露能够通过增加社会支持和社会资本对主观幸福感产生正向影响。负向自我表露则会减少社会支持和社会资本,对主观幸福感产生负向影响。
人格特质和隐私关注属于个体影响因素,对自我表露具有调节作用,对主观幸福感产生间接影响。中性人格和外向型人格会倾向于正向自我表露,对主观幸福感产生正向影响。内向型人格则会减少自我表露,通过增加社会支持和社会资本这两条路径,对主观幸福感产生正向影响,对其现实生活中的社交起到补充作用。隐私倾入风险感知会导致个体的自我表露减少,减少其社会资本,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产生负向影响。隐私保护意识则会在自我表露的基础上进行好友权限设置,降低自我表露的成本与风险,从而对主观幸福感产生积极影响。社会支持和社会资本的增加会影响个体的情绪和感知,对主观幸福感产生正向影响,反之则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负向影响。
4研究结论与局限
网络社交媒介既可能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产生正向影响,也可能产生负向影响。时代科技的升级带来的是大众审美和需求的重大转变。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社交媒介成为受众情绪表达的载体。在使用网络社交媒介時,自我表露、个体因素及中介因素均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重要影响。
第一,网络社交媒介要切实保护用户隐私,增强大学生的隐私保护意识。社交媒介的触角已延伸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私密空间内容使隐私界限模糊化。个体网络社交媒介的根本使用动机是增强主观幸福感。基于网络舆论的开放性,用户对朋友圈隐私泄露的担忧,也会直接削弱用户的主观幸福感。当用户有较好的隐私保护意识时,则会显著降低其焦虑程度,进而增强其主观幸福感。
第二,当大学生进行正向自我表露时会增加其社会资本,进行负向自我表露则有损其社会资本的积累。我们处在空间时代。社交媒介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资本。因个体的共情行为,个体对负面信息接收会产生不良情绪,对负向自我表露产生排斥心理,从而减少自我表露者的社会支持和社会桥接资本。因此个体在进行负向自我表露时,应尽量选择亲密关系。
第三,网络社交媒介需要打造良好的媒介环境,大学生应减少对网络社交媒介的依赖程度,使其成为现实世界中社交的补充。传播渠道的增多使得大众对信息的接受程度普遍提高。社交媒介有时会有目的地引导受众行为。网络社交媒介是个体在现实世界之外进行自我表露的重要场域,良好的网络社交媒介环境需要个体参与建设,合理进行自我表露,给予他人社会支持,总体强化网络社交媒介对主观幸福感的正向影响。
5结语
本研究以微信朋友圈为例,通过20个访谈案例,从个体因素、自我表露、中介因素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作用机制,建构网络社交媒介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模型。但本研究仅针对特定人群,不能推广到研究范围之外的群体,在研究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不严谨的情况,对于其他中介路径与影响因素有所疏漏。
作者简介:袁玥(1999-),女,江苏镇江人,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
杨鑫(1999-),女,江苏淮安人,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
袁佳(1999-),女,江苏苏州人,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
指导老师:薛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