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引思”下的课内指向课外阅读策略

2020-03-08马晓晴

语文天地·小学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让学引思课外阅读内容

马晓晴

所谓让学引思,是指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思考的机会,以突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强化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成长。在具体执行阶段,教师要注意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进行无缝对接,让学引思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要科学设计和运用,以提升教学契合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成长。

一、课前布设阅读任务,启动让学引思机制

阅读教学之前,教师要为学生布设一些阅读任务,或者是阅读思考问题,成功启动学生阅读思维,自然建立让学引思学习意识,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

1.结合教材启动让学

阅读教学有比较固定的模式,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大多会依据教学模式展开相关操作。在课前阅读任务布设时,教师要深入到教材之中,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度剖析,给学生提供更多主动学习的契机。小学生没有主动预习的习惯,也不知道要预习哪些内容,教师不妨给学生布设具体的预习内容,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这样可以让学生顺利地进入到让学环节,在自主阅读学习过程中对文本形成综合认知,为课堂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如教学小学语文第九册《落花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便给学生布设了预习任务:仔细阅读文本,扫除文字障碍,熟读课文内容,然后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事情,要表达什么生活道理。学生根据教师布设展开预习操作,课堂教学开始后,教师有针对性地检查学生阅读学习情况,并给出积极的评价,给学生更多正面的鼓励。

2.整合信息展开引思

课前阅读学习有具体的任务和目标,教师在具体操作中,需要展开多种形式的教学调查活动,掌握了更多教情和学情,才能给出针对性引导,给学生带来更多方法支持。教师在任务布设时,要凸显让学引思教学意识,成功激活学生阅读思维。让学生展开深入思考,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提出一些阅读思考问题,还要让学生结合个性阅读展开质疑操作,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建立更为剧烈的心理触动。

《桂花雨》是一篇表达乡思的文章,教师在课文教学之前,让学生展开信息搜集,找到关于乡思的名言信息,也可以是故事,准备参与课堂展示活动。教学启动后,教师让学生自由展示信息,学生都能够踊跃参与,课堂学习气氛活络起来。从学生信息搜集情况能够看出,学生借助了多种信息搜集渠道,获取了海量信息素材,为课堂教学形成重要支持。

二、课中接轨生活阅读,优化让学引思教程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课内阅读内容和课外阅读内容进行多元对接,优化阅读教学环境,促使学生在多重让学引思中形成学科能力。

1.课内课外阅读对接

课内阅读教学程序启动后,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课内课外的有效对接,让学生结合课外阅读素材,解决课内阅读问题,这是阅读教学一贯的追求。学生有比较丰富的课外阅读经历,教师要注意整合学生阅读认知基础,为学生提出更多阅读内化建议,給学生布设更多阅读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建立阅读认知基础。引导学生展开阅读讨论、进行阅读演绎、推进读写训练,让学生多重阅读感知体验中完成阅读内化。

在学习《搭石》这篇课文时,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内容,并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课外阅读内容,要求学生展开对比阅读,给学生提出一些阅读要求:关于乡情,有太多的资料信息值得阅读,找到课外阅读文本,展开对比阅读,看两篇文章有哪些异同点。学生进入阅读环节,在不断地阅读发现中建立阅读认知。教师为学生准备了课外阅读材料,促使学生自然形成内外结合意识,这样可以有效提升阅读互动品质。

2.让学引思教学整合

阅读教学启动后,教师要为学生做出更多阅读引导,特别语言鉴赏活动,这是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学生对语言鉴赏活动都比较畏惧,找不到更多切入点,教师要注意从课内课外结合视角展开教学引导,让学生能够在鉴赏操作中形成阅读综合能力。让学引思是一个完整阅读实践活动,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布设更多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顺利展开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操作。

在教学《将相和》这篇课文时,教师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话讲述其中一个故事,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在具体操作中,很多学生都出现了一些操作问题,教师给出必要的提示,要求学生先自行讲述,然后再参与到小组集体讲述之中,为进一步提升学生讲述品质,教师引导学生设计了复述提纲,极大提升了复述效果。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多方法改进意见,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迪,成功激活学生阅读思维,形成崭新阅读学习情境。

三、课后拓宽阅读域度,巩固让学引思成果

阅读教学需要有更多训练进行支持,教师在阅读训练设计时,要注意进行针对性地拓展,为学生精选训练内容,创新阅读训练形式,促进学生展开多种阅读思考。

1.精选让学训练内容

课后阅读训练设计时,教师要注意精选阅读训练内容,以成功激活学生参与阅读训练的主动性。读写训练、读后感、读书笔记、课本剧创编、课外阅读信息搜集、对比阅读等,都属于让学训练内容,教师要注意展开筛选性阅读训练设计,给学生带来更多适宜的训练契机,促使学生能够顺利构建阅读认知基础。

《少年中国说》是一篇经典的论证性小品文,语言特别工整,具体更强的节奏感,适合学生展开诵读学习,教师为学生布设了诵读学习任务:这篇课文语言经典,非常适合进行诵读学习,课外搜集相关诵读材料,展开自主训练,准备参与班级举行的诵读比赛活动。学生听说要举行诵读比赛,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在具体准备阶段,学生之间有更多交流,并在讨论互动中建立崭新诵读体会和经验。

2.创新引思训练形式

教师不能跟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训练操作,但可以给出更多预设性帮助,为学生提出阅读训练要求,作出适宜阅读推介,给学生传授一些适宜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展开阅读信息搜集活动,都能够促进学生阅读学习成效,教师要做出科学规划,将学生阅读学习指导进行无限延伸。如果有需要,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共享平台展开教学引导,给学生布设微课视频阅读任务,无疑能够拓宽阅读训练域度。

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时,教师为学生布设了课外阅读任务: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资源有很多,利用网络信息渠道进行相关搜索,找到一篇相关文章进行阅读,与课文展开对比分析,说说家庭教育应该向何处去。学生听说可以利用网络搜集阅读信息,自然有更强的操作兴趣,在具体阅读操作过程中,很快就形成了个性阅读认知。学生对网络信息应用有更强学习意愿,教师抓住学生学习心理展开教学布设,赢得让学引思成效。

让学引思下的阅读教学,教师要有学科核心素养构建意识,在阅读课前、阅读课中、阅读课后等多个环节展开教学探索,为学生提供更多学思结合的机会,促进学生阅读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师要正视阅读学习的重要性,注意对阅读方法进行创新改进,以便赢得阅读学习的主动权,促进学科认知的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山黄小学(221100)

猜你喜欢

让学引思课外阅读内容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让学引思”
基于“让学引思”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让学引思”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