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统编版略读课文教学价值定位与践行策略

2020-03-08顾炳燕

语文天地·小学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要素基础文本

顾炳燕

从三年级开始,统编版教材随着语文要素直接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略讀课文也随之编入了教材之中。与其他版本教材中不同的是,统编版教材中的略读课文不仅以单元横向方式为编排路径,同时还根据语文要素的落实需要竖向需求进行编排设置。鉴于此,统编版教材略读课文语文要素地落实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聚焦语文要素,开辟精准的教学内容

1.依托阅读提示,紧扣语文要素

统编版教材中每篇略读课文,从文本内容的特质、本单元语文要素以及学生基本学情三个角度出发,编者精心设置了精简的阅读导读提示。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关注学生的阅读提示,把握语文要素的核心内容,对文本内容、架构以及与语文要素之间的关联形成整体性认知,为学生展开学习、内化能力奠定了基础。

比如,统编版三下《方帽子店》主要讲了老板不从顾客的感受和需求出发,只知道一味地卖方帽子,在墨守成规下最终店面关闭,被市场所淘汰,所卖的方帽子也成为了古董。整篇课文在轻松诙谐的语言中给予读者一个深刻的话题:我们究竟是以自己的认知为本,还是应该以他人为本;究竟应该是在稳重中守旧,还应该是积极中创新?编者在阅读提示中设置了这样的阅读任务:首先,自主识字,扫除课文障碍,并朗读课文;其次,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紧扣文本中最令自己感到意外的细节,展开想象交流;再次,尝试运用自主性语言来描述自己觉得意外的地方。

借助阅读提示,明确语文要素,教学这节课的内容就非常聚焦、非常鲜明,而对于一些后续教学板块设置的方向感和目标感奠定了基础。

2.提炼文本主线,关联语文要素

略读课文无需面面俱到,教师要善于提炼出文本的中心,并借助于文本的中心内容,引导学生集中全部的关注力进行集中性地突破,以最直接、最高效的方式与单元语文要素相融通。

比如,三上略读课文《那一定会很好》就是以转变愿望、达成愿望的基础上,讲述了一粒种子不断生长和变化的过程,并在每一次转变中都为人类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文章篇幅相对较长,主要事物也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数次变化,结构上显得略微有些复杂。如果教师不能及时统整或者提炼核心,而是采用逐段逐句地教学,绝对无法在一个课时内完成,语文要素地落实也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为此,教师可以在整体性阅读、了解课文的基础上直奔文本的中心句:那一定会很好,这一句话在文本中先后出现了三次,教师可以借此作为文本表达的主线,让学生从愿望产生的情境、原因、结果等不同的方面进行感知,了解故事中角色形象的定位,同时也为教学过程凸显语文要素提供了内容支撑。

二、依托语文要素,设置严谨的课程体系

1.初知大意,在搭建支架中做好储备

任何一篇略读课文,要落实语文要素都必须要建立对文本内容形成初步性的认知与了解上。因此,教师要遵循先整体、再部分、再重新回归整体的思路,让学生能够在快速中提炼文本的内容,形成整体感知,从而为语文要素地落实奠定坚实基础。

比如,统编版三下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复述课文。编者在《漏》和《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两篇精读课文的学习中,设置了表格和示意图的方式为学生搭建复述支架。教师就可以将其运用到本单元《枣核》这篇故事中,

要求教师要能够自主阅读课文,并从课文的结构和认知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文本内容和线索的快速梳理:第一,夫妻有了枣核;第二,枣核很勤劳;第三,枣核很聪明;第四,折腾衙役,赶回牲口;第五,让坏人得到了惩治。根据学生的交流和概括,教师相机完善故事发展的情节轨迹图,从而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整体性感知,这就为教师后续教学,能够利用表格或者示意图的方式来展现课文内容提供了基础。

2.前后关联,在深化话题中积极落实

不管语文要素如何变化,不管略读课文如何更换,都编排在精读课文之后,其用意就是要让学生能够巧妙地运用学习精读课文的方法,自主地进行略读课文的学习。教师要从单元整体视角展开教学,不能将略读割裂在单元体系之外,而需要在单元整体目标的定位下,明确略读课文的教学体系,从而让略读课文的教学更具体化和目标化。

比如,统编版教材第一单元语文要素是“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教师在教学本单元《古诗三首》《燕子》《荷花》三篇课文时,就紧扣语文要素积累的基本方法、想象鲜活的画面,教学最后一篇略读课文《昆虫备忘录》时,则聚焦与单元要素相关的话题展开这样的教学:首先回顾单元学习要求,将单元篇章页与略读课文的阅读提示进行统整,明确本文学习的整体性目标;其次,搭建自主性学习的平台,引导学生了解昆虫的特点,完成设置的图表;再次,构建合作小组,并在朗读课文中圈画出优美而生动的词语或者语句进行交流与思考;最后,通过朗读的方式积累语言、内化语句。

三、巩固语文要素,选择有效的推进策略

1.在多维整合中建构言语图式

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关注教材中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从课堂中链接到课外优质的经典文本,这是高效落实语文要素、培养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重要依托。这种链接的文本可以是具有典型价值的一篇文本,也可以是主题类似的一群文本,从而帮助学生建构这一类文本阅读的基本图式,习得基本的阅读方法。

以略读课文《那一定会很好》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导读提示中要求学生能够紧扣课文中的内容更好地关注课文与其他文本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从单元的整体性入手,联系单元中前面两篇精读课文,引导学生明晰两者之间的异同点,感知与读者启示的不同,从发现童话文体的基本特点。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相机拓展阅读书目《丑小鸭》。

《丑小鸭》是本册书“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安徒生童话》中的一个篇目。教师将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进行统整,串联地统整,让学生在感知童话类文本特点的基础上,做好认知性准备,更好地通过课外阅读的链接,将语文要素在广阔的认知中得到更有效的深入。

2.在读写交融中迁移实践表达

统编版教材并不因为略读课文,就在选文的要求上降低要求。事实上,很多的略读课文文质兼备,无论是语言,还是结构,都独具匠心。教师需要从单元语文要素地落实目标为基础,让学生在精教精学的基础上跳出文本,在落实语文要素的基础上能够丰富自身的表达,提升学生更具灵动性的思想。

比如,《小虾》这篇课文中,作者大量使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很多精彩的细节值得学生借鉴,这与单元感受形象生动的语言提供了极好的范例支撑。因此,教师就可以在发挥略读课文范例价值的基础上,为学生出示了一段关于螃蟹的视频,让学生在创作实践中巩固语文要素,训练语用表达能力。

统编版教材中的略读课文形式上“略”读,但教学的本质却不应该是略教,教师要处理好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之间的关联,更要把握好略读课文与单元要素之间的联系,形成语文的关键性能力,为铸造略读课文的整体性效益地提升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南苑小学(226200)

猜你喜欢

要素基础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