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前置性作业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020-03-08康妍赟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前置性作业教学创新初中数学

康妍赟

【摘要】前置性作业的教学设计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路展示.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初中数学这类教学效果的展现对逻辑思维能力、学生课堂参与度要求较高的学科,如果由教师单方面主导课程进度和方向,忽略学生的主导地位而设计课程内容明显是不合理、不科学的.前置性作业的教学思想就很好地改变了这种局限性.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预习课程,自然而然地对课堂内容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把课堂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达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实践以提高课堂效率.本文将阐述巧用前置性作业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率的必要性及具体实施方案.

【关键词】前置性作业;初中数学;教学创新

通过不断的教育改革和课程标准修订,无论是何种教学方法和哪一门具体的学科都呈现出一种“把课堂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的趋势,并坚定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目标和理念.前置性作业的设置便是达到这一教学目标的创新课堂设计之一,它基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意识的培养,相较于学习成绩数据的单方面提高,更关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等能力的培养.初中数学教学借助多元化的前置性作业形式可以使学生将作业视为乐趣,享受学习并掌握学习方法.

一、巧用前置性作业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率的必要性

前置性作业用以提升课堂效率的作用体现在它与传统课堂中数学作业的差别.顾名思义,它是一种在课前预习阶段的作业.而传统作业形式是在一个章节或一个小节的课堂内容讲解结束后,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学会运用、了解学生接受情况等,在课后布置的练习功课.而前置性作业的功能不同,它并不完全是以巩固学生在课堂上的所学内容为主要目的.而且在接受一定的数学知识之前,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通过布置前置性作业引导学生“先学”而“后教”.用这样一个知识渐进的过程增加学生的理解,并提高课堂效率.

相较于传统作业和一般的预习作业,前置性作业目标更明确.教师笼统地布置预习作业和明确指出预习方向,甚至布置某些问题的小组讨论或道具制作等等,都远比传统课堂的作业设置更有效.所谓“台上一分钟,臺下十年功.”这句话用于前置性作业对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影响也是十分贴切的.

二、前置性作业的具体实施方法

(一)循序渐进式引导性的前置性作业

通过上述简介我们可以了解到,前置性作业的最主要功能在于“先学”,也就是学生先通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再对即将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教师实施这一教学理念也是为了以学生为中心,达到更好、更高效率的课堂效果.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布置前置性课堂作业的时候,应当遵循“低入性原则”.也就是在符合“以生为本”的基础上、贴合课程内容的要求下,尽力降低前置性作业的要求和难度,充分考虑和照顾到各个水平层次的学生.这样一来,可以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完成作业,并都能在前置性作业完成、探索的过程中有所发展和提高.这就是“切入重点、降低起点”的作业设置原则.

(二)灵活动脑的开放性前置作业

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不仅是数学理论知识的简单传授,还需要在数学课堂中渗透给学生一定的数学思想,以便于学生日后的数学进阶学习.这时,数学教师布置的开放性作业就不能过于死板.而是应该通过前置性作业的完成过程,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学会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数学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讲“三线八角”这一知识点之前,可以让学生在完成前置性作业时,先自主研究如何排布三条线会产生八个角?如果排布成功,能否思考出这些角根据自身特点应该如何命名?这些问题是真正使学生产生思维发散的问题,而不是单从阅读教材预习就可以获得的.再进阶一些难度,还可以提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这一定理中同旁内角是什么角?为什么互补时两直线就可以平行?提出问题后,根据低入性原则可以提示学生用量角器等数学工具进行初步探索.这样一来,在课堂上讲授知识时,学生已经有了“疑问”,这种“疑问”本身就是课堂需要讲解的内容,而学生因为好奇心驱使和对自己作业正误判断的目标,会更加投入地听课,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开发动手能力的实践性前置作业

开发动手能力的前置性作业和开发性前置性作业类似,在后者的基础上融入了动手能力的锻炼.例如,在讲解“求全等三角形”时,可以从简单、易证明的全等三角形类型布置前置性作业.如,利用草稿纸剪两个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如何才能使它们分别是一对全等三角形?第二天在课堂上列举学生的制作例子和过程分享进行讲解.这时,学生们不仅需要先了解全等三角形在教材中的定义,还需要进行自主理解和消化,最终动手制作课堂上需要的三角形材料.

这种类型的前置性作业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可以用“事实胜于雄辩”的方法降低教师口头讲授而学生无法理解的处境.

三、结 语

前置性作业是符合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它的预习效果能够提升学生的课堂专注度和理解度,提高课堂效率,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动手能力,高度契合了综合素质教育的先进理念.

同时,它需要教师在布置前置性作业时关注每个层次的学生,设置难度适中、参与完成度较大的作业框架结构,使每名学生都能有获得感.前置性作业的教学模式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方法,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从而教导出更出色的学生.

【参考文献】

[1]代祥云.巧用前置性作业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9(12):92.

[2]袁俊财.巧设前置性作业 打造高效课堂[J].甘肃教育,2019(6):84.

[3]彭进.初中化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与实践研究[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一)[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猜你喜欢

前置性作业教学创新初中数学
高效课堂视角下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设计浅析
中职数学“前置性作业”的类型及其设计要求
“化学实验课前置性作业”的编制与举例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