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诵”与“读”的思考与训练

2020-03-08张琼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0年1期
关键词:朗诵者中华情感

一、何谓“朗读”,又何谓“朗诵”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笔者题目中的“读”就是指“朗读”;“诵”,不是指背诵,指的是“朗诵”。这与安徽省广播电视台播音指导组组长、省朗诵学会会长魏民先生在“七一”前夕六安市朗诵讲座中的相应概念在内涵上是一致的。

朗读和朗诵,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进行口语交际的重要形式,也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再创造活动。“朗”在这里的字面意思就是“聲音清晰响亮”;“读”就是“看着文字念出声来”;“诵”起始意思就是“背诵”,后来衍化为有艺术表演性的“背诵”。这样说来,所谓“朗读”,顾名思义就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或作品念出来。那么,“朗读”是否就是“照字读音”呢?显然也不是,朗读者也要根据文章或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有态度地读(念)。而所谓“朗诵”,则是一种创造性的读书方式,即综合运用普通话抑扬顿挫的腔调,清晰响亮地把文艺性作品思想情感再现出来的一种语言艺术,它是有声语言的艺术化,是朗诵者对原作品有创造性的、艺术性的语言转化。

就语文教学而言,在笔者看来,朗读是阅读教学的起点,是学生语文素养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常规方式;而朗诵则是阅读教学的增长点,是学生语文素养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高级形式,它需要在学生生命体验和情感体验有一定积累后进行,能体现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增强和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朗读”与“朗诵”的同与异

朗读和朗诵的相同之处很显然,两者都是口语交际的重要形式,都是要通过“清晰响亮”的有声语言来进行,都需要朗读朗诵者对文章有一定程度的创造性表达。那么,两者究竟“异”在何处呢?从语言交际和训练实践来看,“朗读”和“朗诵”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

1. 语用形式不同。尽管“朗读”和“朗诵”都是有声语言形式,但“朗读”是有声语言的一般性运用,是生活语言的再现,而“朗诵”则是有声语言的艺术性运用,是艺术语言的表演。朗读在忠实于原文原作的基础上,必须使用活生生的口语,要体现出生活的真实。但朗读又不完全等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化口语,它比自然口语要准确生动一些,也典型规范一些。朗诵当然也要忠实于所读作品,但更需要朗诵者对原作思想内容的深度理解和情感脉络的准确把握,要把自己融入其中,从而悟得其理,深得其情,恰如其分地进行再现,是一种比朗读要求更高的再度创造。朗诵者在真实基础上,必须用更准确、更生动、更典型、更艺术的有声语言去表演、去再现。

2. 适用对象不同。朗读适用于任何文章,涵盖各种文体,诗文辞赋等文艺类作品和新闻通告等非文艺类作品都可以朗读,可谓包罗万象。但朗诵只适用于文学作品,诗歌、散文、辞赋、寓言故事、小说,甚至影视、话剧中的独白、对白等,新闻稿、应用文则不适合朗诵。

3. 应用范围不同。朗读主要是一种教学、宣传形式,常见于课堂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和有稿件的思想宣传、舆论及观点传播渠道,其目的是为了自己或大家一起来学习或了解一些文章,不存在丝毫的表演成分。前者如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朗读课文、讲解课文等,后者如新闻播音、工作报告等。朗诵主要是语言艺术的表演形式,常应用于舞台、文艺和娱乐活动,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4. 表达方式不同。朗读主要是朗读者对文章、作品有态度的转述,可以“照本宣科”,也可以“脱稿背诵”,基本要求就是要准确、清楚、流畅地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意思转述出来。而朗诵主要是朗诵者对文艺作品的再度创作,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比“朗读”更有抒情性、更具音乐美。

5. 表达手段不同。朗诵者除了运用自己的声音、语言之外,面对观众的朗诵还可通过自己的眼神、表情、手势、身姿,甚至可增加一些辅助效果,如音乐、化装、灯光、布景来强化感情的表达和意境的渲染;而朗读很少用这些手段。

6. 语调呈现不同。朗诵很注重语势、重音、停顿、节奏及气息技巧的处理运用,富有很强的音乐性及感情色彩。朗读虽然也需要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但只要语意清楚、舒缓有度、字字分明就可以了,语调变化不必太大。

7. 位置身份不同。朗读中,朗读者的位置身份是本色化的;而朗诵时,朗诵者的位置身份是艺术化的。

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训练中的“读”

“读”是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训练的基本方式,对于学生学习普通话、理解课文、训练语感、体悟情感等语文素养和语用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教学中,“读”又包括朗读、默读两种形式,其中朗读还可分为个人朗读、男女生双声朗读、众声齐读等,根据课文实际和教学需要灵活运用。默读则多用于中高年级学生通过不出声地看,迅速领会文章思想、体悟情感基调。当前,在小语教学中令人忧虑的是有些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备课时,对文章理解未下足功夫,感受其思想情感不够深刻,加之自己朗读水平不高,导致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力甚至走偏。贴近学生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不到位,往往使学生朗读时“有口无心”“有声无情”,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腔调——“学生腔”,语气不妥、语调不准,停连不当,音变不适,句尾调值总是上扬,且“众口一腔”形成模式。这些语文教师的朗读能力、技巧缺乏指导培训,水平亟待提高。

三、“诵读”与小语教学中的经典诵读

“诵”和“读”组合在一起,就是一种新的语文教学和语言训练形式——“诵读”。字面上理解,“诵读”有两个意思,一是读出声音来,另一个意思是背诵。诵读与朗读一样,也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其相同点在于:都要出声读,都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理解和体验,都有利于语言的积累和语感培养。朗读是一种常见的常规语言学习和训练方式,书声琅琅是阅读教学的特点,多读书是学生形成阅读能力的需要。与朗读相比,诵读是对课文内容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欣赏的一种读书方式,适合诵读的一般也是文艺性作品,与朗诵的适用对象范围基本一致。同时,诵读也是一门独特的语言艺术,也是用丰富的情感、抑扬顿挫的声音,具有艺术表演性地把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活动。只是与朗诵相比,艺术性和表演性没那么强。在笔者看来,就语言表现力而言,朗诵大于诵读,诵读大于朗读。

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和传播中华优秀经典的思想价值,从2007年开始,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学校和全社会,组织开展了以“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为主题的中华经典诵读行动。进入新时代,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发挥语言文字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2018年9月,教育部、国家语委又推动实施了“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中华经典诵读在学校和全社会蔚然成风,经典诵读活动普遍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中华经典诵读更是成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和形式。

中华经典诵读书声朗朗,已成为小学校园令人欣慰的生动景象。但老师们指导诵读的水平参差不齐,对学生诵读方法的指导也是仁者见仁,学生的诵读能力不尽如人意等等,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改进。

第一,部分教师对什么是“中华经典”认识模糊不清、把握不准,指导、训练学生诵读时,选择的作品有的是中华历史上脍炙人口的名作,有的是外国的名家名作,更有甚者是语文老师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毋庸置疑,“经典”是指经久不衰的具有典范性、权威性和广泛深刻思想文化价值的文献。对此,国家有关部门早已明确,开展的是“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且开具了目录。笔者同意一些专家学者的看法,能称为“经典”的中华优秀文学作品,应该具有这样一些特质:一是历经岁月淘洗,为历代读者所喜爱;二是散发着人性的光辉,传递着永恒的精神;三是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给人以心灵的愉悦和审美的享受;四是语言优美,音韵和谐,是语言表达的典范之作。即使符合上述特质的作品,也要注意其思想内容和情绪情感是否适合小学生去诵读。如,笔者窃以为李白的《将进酒》就不太适合小学生去诵读。希望我们的语文老师好好体会上述衡量经典的标准,澄清思想认识。

第二,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要列入校本课程,纳入语文常规教学形式,以班组为单位天天诵读、人人诵读,久久为功。为展示诵读活动和诵读教学成果,可以举行班组之间、全校性的诵读比赛,比赛时可以对诵读节目进行形式上的“包装”或艺术编排,但一定要注意以“诵读”内容和语体为本,不必过分追求表演形式。

第三,教師在指导学生诵读时,一定要尽量弄清作者创作背景、吃透作品思想、把握情感基调,在“读准”的基础上再进行“朗诵”“吟诵”训练,然后再编排“诵读”形式。笔者是不大赞成搞规模盛大的经典诵读比赛的,且不说诵读水准难以统一,还容易引导学校和师生“急功近利”。建议各校把诵读的普及工作做到位,教师指导学生把诵读基本功练扎实。

中国语文独具魅力,中华经典博大精深。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学中带领学生训练好、运用好“诵”与“读”乃至“诵读”方式,让他们爱上汉语、汉字,提高对中华经典的价值认同,增强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为祖国下一代的美好人生打下鲜明的中国底色,形成丰富的中国气质,奠定独特的中国品格,这是作为语文教师的初心和使命。

(张琼,安徽省特级教师,六安市城北第二小学佛子岭路校区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朗诵者中华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开启文化类节目的霸屏时代 成就文学与电视的完美遇见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关于朗诵者朗诵与诗文作者朗诵的比较分析
浅谈朗诵者应该如何选择朗诵稿件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