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语文要素
2020-03-08李亮
“语文要素”,差不多可列2019小学语文年度热词之冠。作为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一大创新点,语文要素也是当下一线教师最为关注、最多研讨、最感困惑的问题。
一线教师的真实问题和普遍关切是,教学中应如何落实语文要素,进而如何切实用好新教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为此,我有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第一,应重视语文要素,真切领悟教材编写意图。对于语文要素,虽说不必齐声唱“赞歌”,但也无须匆忙说“不”,一切留待教学实践去检验好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概念提出的理论依据和现实背景。一方面,语文要素以及双线组元的教材编写思路,暗合了学科核心素养中“关键能力”这一显性维度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语文要素也体现了对教学现实的应对与担当。众所周知,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语文课究竟该教些什么?过去的教材说得不甚清楚,一线老师也是迷迷糊糊。统编教材推出语文要素,显然有尝试建构语文训练体系,明确教学目标与内容,帮助老师走出教学困境的意愿。正如温儒敏先生所言,老师上语文课总得有一些抓手。这大概可以理解为语文要素的初心吧。这份初心理应受到尊重,初心背后的大胆尝试与创新更要引导教师去领会与把握。当然,语文课程究竟是否存在一个训练体系,儿童语文素养养成与提升的生长点究竟在哪里,科学的语文要素究竟包含哪些内容,这些问题仍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第二,须不唯语文要素,发掘教材更丰富的教学价值。语文要素是从课文中发现与萃取出来的,并非编者凭空虚设、强行附加的。因而教学中,教师应基于文本、回归文本、融入文本教学语文要素,切忌把语文要素知识化、技术化、教条化。陈先云主编曾多次提醒,特定单元的语文要素,只是本单元語文学习的一种切入,有时它并不涵盖本单元的所有课文,也不排斥老师在教学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使用新教材不仅要领悟编者意图,和编者对话,还应倡导老师潜心钻研文本,用心和作者对话,聆听作者的心声,发现一篇篇课文所包含的独特教学价值。
第三,当超越语文要素,追寻母语教育的更高境界。语文学习不应囿于教科书,统编教材也不只有语文要素,我们应当看到统编教材对开创语文教学新时代所绽放的新气象、构筑的新图景。新教材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价值取向,以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担当,以读书为要义,以积极的语言实践为主线,如此种种,无不展现了母语教育的新境界。其中,既有对过往的继承与弘扬,更有对未来的描绘与展望,正所谓“不忘本来,继往开来”。时代在变,世界在变,语文教学的内容、时空、方式也都在变,不变的是母语教育的本质规律。要相信,传统语文教学中重积累、重感悟、重实践,强调语感、注重基础的宝贵经验永远不会过时。
(李亮,博士,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江苏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