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管教权更有教育的力量

2020-03-07李鹏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0年2期
关键词:管教体罚惩戒

李鹏

教师的管教权,日渐成为一个焦点话题。这凸显了教育过程中的矛盾冲突,是一个急需解决的严峻问题。

管教权,顾名思义,是指教师拥有管理和教育学生的权力,是一种赏罚严明的教育方式。即教师对学生的良好行为表现给予表扬,对犯了错误和存在不足的学生进行批评、惩戒等教育。这是教育工作的惯用做法,本无可厚非。可现实生活中屡屡发生的各种因管教导致的师生冲突、家校冲突,让很多教师谈“管”色变,不敢管,甚而管不了,颇感无奈。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既有学生思想的开放,有社会、家庭尊师观念的淡化,有正当管教得不到上级认可和保护,也有教师自身处理问题的失当。

尽管问题种种,但应该得到肯定的是,在这种背景下,很多教师没有怨天尤人,依然坚守责任,一如既往地履行着管理和教育的职责。

《孟子·离娄上》中有这样一句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在管教问题上遇到挫折和困难,除其他因素外,教师不妨反躬自省,从自身找原因,更多地思考科学、艺术的有效管教。比如,是否准确把握学生问题的根源,把脉学生思想状态;采取的管教手段是否恰当,实施的时机、环境是否适宜;是否取得家长等其他方面的支持和协助等。

厘清管教与体罚的差异

很多教师面对问题学生,主要采取批评教育的手段,但约束作用并不明显,导致学生抵触情绪严重,甚至屡教不改,就此陷入无奈的拉锯战。虽然对学生的管教不能一味用强,但也不意味着“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教师应抓住学生的思想要害,采取合理的惩戒措施,对症下药。

惩戒是现代教育合理而必要的手段。在呵护和赞赏中长大的孩子,永远都只能做温室里娇嫩的花朵,他们抵挡不住“骄阳”,也受不住挫折。正如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的:“凡是必须使用惩罚的地方,凡是使用惩罚能够有益处的地方,老师就应当使用惩罚。”合理的惩戒,有助于学生形成坚强的人格,培养学生抵抗和战胜诱惑的能力。学生在适当的惩戒中,可以规范自我,努力修正错误,避免挫折产生的不良副作用,实现健康成长的目的。

一提及管教,很多人想到的就是“体罚”“变相体罚”。须知,“管教”与“体罚”“变相体罚”存在着明显区别。体罚,是指通过对身体的责罚,造成疼痛或心理伤害来进行惩罚或教育的行为。变相体罚,是指体罚之外的,用侮辱人格和尊严来进行惩罚或教育的行为。这两种行为都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与“实现对人的教育和转化目的”的管教是背道而驰的。在日常管理中,很多教师容易用简单甚至粗暴的“体罚”“变相体罚”代替管教,不但没有促进学生的思想观念转变,甚至对学生的良性发展也是很不利的。

探寻造成不良行为的原因

教师管教的是什么?显然是学生出现的不良行为,比如打架、学习差、不完成作业、欺凌弱小、惹是生非以及其他令人愤怒的行为。学生并非生来就有这样的不良行为,或许他昨天还是个乖孩子,今天就变了个模样。造成学生改变的潜在原因是什么呢?要实施有效管教,教师首先要观察学生外在的表现状态,探究其根源发端。

潜在的思想和态度,影响着行为的表现,行为是思想的外化。学生不良行为的背后,有其错误的观念认识和行为目的,那是隐藏的“密码”,甚至连他们自己都意识不到。管教要实现对人的改变,根本上就是要改变人的思想。学生所表现出的各种不良行为,大多是由于其思想的波动起伏,精神的彷徨不安,内心的无法调节所致。教师如果只关注学生行为的冲动性,不去分析背后的深层原因,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解除学生的消极思想。而消极思想所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将直接影响孩子发挥潜力,导致性格、同伴交往、自信心、处理事情的能力等方面受到严重影响。

只有教师识别出导致学生不良行为的错误观念,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改变不良行为。这就需要对学生的学习障碍、心理变化、家庭状况、人际交往等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并试图从中找到问题的根源。其实,那些越是喜欢惹是生非的问题学生,往往就是最需要得到关爱的孩子。他们渴望得到来自教师和家长的关心和呵护。只要以此为出发点,探寻每个行为背后的积极意图,教师就能发现行为改变的契机和切入点,使管教对症。

选择实现转化的管教方式

管教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对人的教育和转化。管教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教育人、转化人的目标达成。教师拥有了管教權,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拥有了体罚权。教师行使管教权之前,要先明确其适用范畴,根据具体情况实施合适的管教方式。事实证明,诚恳、耐心、细致甚至长久的思想工作,才是教师改变那些问题学生不良表现的最佳方式。

管教需要以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教师要摒弃高高在上的说教、居高临下的姿态,否则很难走进学生的内心,难以实现心灵相通。适当降低姿态,在相互尊重与合作的基础上实施管教行为,才有可能“动之以情”,实现有效的思想转化。这期间,教师要放弃控制,通过讨论、商量等手段,为学生提供帮助,寻求与学生的合作,逐步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

管教要做到表扬与批评相互依存。陶行知先生教育学生的“四块糖”故事,广大教师都耳熟能详,这就是表扬与批评相互依存的典型案例。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其心理变化,批评和表扬交替用力,在表扬中有批评,在批评中有表扬,激发起学生潜在的正能量和上进心。

教师要满怀耐心,给予问题学生适度的关注和改变的时间。学生的问题不会通过一次管教就能彻底改变,这是一场持久战。教师要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反复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保持适度的关注,过于密切或松散的关注都是不可取的。

实施管教权,教师要表现出最佳的专业素养,牢记“管教”的初心,努力控制情绪,以真诚和爱心探寻造成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选择冷静、成熟的管教方式,为学生走出困境提供帮助。

(山东省肥城市白云山学校   271600)

猜你喜欢

管教体罚惩戒
忘却歌
教育惩戒,育人为本
把握好教育惩戒的“度”
让惩戒教育有章可循
管教权,让教育更有力
正面管教在家庭教育的应用研究体会
管教晚矣
美国教育体罚的渊源,现状与前景
有些伤痛,爱也无法抚平
体罚容易让孩子精神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