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年群体感知压力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研究

2020-03-05李金爱

科学咨询 2020年49期
关键词:性别差异负相关成年人

李金爱

(浙江省富阳中学 浙江杭州 311400)

睡眠质量通常用来评价个体的睡眠状况[1],当个体可以快速入睡、睡眠深、白天可以快速起床以及工作高效而不困倦,都可认为其睡眠质量高。当人处于睡眠状态的时候,由于主动性活动减弱,人的体力和精力也得到相应恢复[2]。研究证实,睡眠质量除了可以促进个体精神状态的恢复,还能促进其情绪调节和认知能力的发展[1][3]。睡眠出现问题很容易引发一些生理及心理疾病,如焦虑、抑郁等[1][4]。因此,一个较高的睡眠质量可以帮助人更好的维持身心健康以及自我的发展。中国睡眠医学会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成年群体中超过五成的人有睡眠问题[5-6]。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中,越来越繁忙的工作,越来越多的竞争,使成年群体作为这个庞大群体中的中坚力量,背负了更多重担。相应地,他们的身体及心理状况需要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Sterling和Eyer(1988)提出个体长时间处于压力状态下将产生身心的紊乱衰竭[7][8]。另外,Lazarus(1966)的交互作用理论阐述了个体感受压力是一个主动认知的过程,进而会引起内稳态的不平衡,如干扰到睡眠质量[7][9]。基于此,本研究认为,感知压力可能是影响成年群体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的国内外的实证研究也从不同角度证实了这个观点。如研究发现青少年压力知觉与其睡眠质量呈显著负相关[7][10]。硕士生群体在团体实测和个体实测中都显示出了压力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11]。而以老年群体为对象的研究也发现,当老年人睡眠质量下降,其压力水平会增高,进而导致他们的睡眠质量更差。

目前而言,很少有研究将成年人单独作为研究对象,故本研究将探索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成年群体感知到的压力与其睡眠质量的关系,并考察该群体的感知压力与睡眠质量的现状及其差异性。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可以为探索成年人这一重要群体感知到的压力和睡眠质量的关系提供数据支持,为东部沿海城市成年群体睡眠质量提升等干预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意见。

一、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依据方便采样原则,通过社交软件及现场调查招募了浙江杭州317名成年人。网络施测共发放230份问卷,回收的有效问卷为226份。现场调查共发放87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数69份。共计有效问卷数295份(问卷有效率为93.06%)。男性被试有105人,占总人数的35.57%,女性被试有190人,占总人数的64.43%。被试年龄分布在18~58周岁之间。

(二)研究工具

1.感知压力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 CPSS)本研究采用其中文版施测。该量表由杨廷忠教授等人进行信、效度检测,结果良好。量表共14个条目,采用5点计分,其中4,5,6,7,8,9,10,13为反向计分。该量表得分越高表明压力知觉越大。本研究测得量表内的一致性系数为0.81。

2.睡眠质量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本研究采用其中文版施测。量表由19个自评和5个他评条目构成,总分越高表明睡眠质量越差。刘贤臣等于1996年将该量表译成中文,并对其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研究,结果良好。本研究中量表内的一致性系数为0.84。

(三)施测程序

本研究通过社交软件及现场调查等两种方式发放问卷,被试均是自愿填写问卷者,并在填写前被清楚告知本次调查的意义以及保密原则。

(四)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主要方式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回归分析。

二、结果

(一)感知压力的人口学差异

1.感知压力的描述性分析

表一 感知压力在成年群体中的描述性结果

由上表可知被试的成年群体中总体存在一定程度的压力知觉,其最大值为52,最小值为8,均值为25.81。

2.成年群体感知压力的性别差异

表二 成年群体感知压力的性别差异

由上表可,知在被试的成年群体中(男性109人,女性190人),性别对于感知压力的影响不显著(p=0.13>0.05)。

3.成年群体感知压力在家庭经济水平上的差异

表三 成年群体感知压力在家庭经济水平上的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的结果发现,不同经济收入的成年人在感知压力程度上存在边缘显著差异。(p=0.05)同时,事后比较显示,收入高于平均值的成年人的感知压力程度显著高于收入等于(1-2=1.72,p=0.03<0.05)和小于平均值(1-2=2.20,p= 0.03<0.05)的成年人的感知压力。

(二)睡眠质量的人口学差异

1.睡眠质量的描述性分析

表四 睡眠质量在成年群体中的描述性结果

由上表可知,被试成年群体的睡眠质量存在一定问题。最大值为54,最小值为14,均值为23.27。

2.成年群体睡眠质量的性别差异

表五 成年群体睡眠质量的性别差异

由上表可知,在被试的成年群体中(男性105人,女性190人),性别对于睡眠质量的影响不显著(p=0.33>0.05)。

3.成年群体睡眠质量在家庭经济水平上的差异

表六 成年群体睡眠质量在家庭经济水平上的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的结果发现,不同经济收入的成年人在睡眠质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7>0.05),因此不进行事后检验。

(三)感知压力与睡眠质量在成年群体的相关分析

1.感知压力与睡眠质量在成年群体的相关分析

表七 感知压力与睡眠质量在成年群体的相关分析

由上表可知收入水平和成年群体感知压力显著正相关,且收入越高感知到的压力越大。年龄和成年群体感知到压力显著负相关,年龄越大压力越小。成年群体感知到的压力和睡眠质量显著负相关,且感知到的压力越大,睡眠质量越差。

(四)感知压力与睡眠质量在成年群体的回归分析

1.感知压力与睡眠质量在成年群体的回归分析

表八 感知压力预测睡眠质量的回归分析

由回归分析可得,成年群体感知到的压力对睡眠质量有显著影响,且成年群体感知压力的程度在31%的程度上可以预测其睡眠质量。

三、讨论

本研究探讨了东部沿海地区成年群体感知压力和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发现。

首先,研究发现,成年群体存在一定程度的压力,但不存在性别差异。这可能是因为本研究的被试群体为较发达城市的成年群体,男性女性受教育程度均比较高,大部分都有自己独立的经济来源,所以性别对于这个群体中的感知压力的影响不显著。但研究发现,感知压力与年龄呈负相关,即年龄越大压力越小。这可能是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养老制度逐渐完善,其次年龄较大的成年群体,对于儿女的抚养压力较小,对自身未来收入预期较年轻时降低,更多的追求生活安定。故成年群体中年龄越大,感知压力越小。

其次,发现不同经济收入的成年人在感知压力程度上存在边缘显著差异,收入高的成年人的压力程度显著高于收入低或处于平均值的成年人的压力。由此可看出两点,第一,收入高的成年人对于获得更好的生活有更强烈的愿望,对于自己的未来收入预期也会更高,从而由他人和自己所产生的压力也会更大。第二,高收入群体的社会地位较高,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及社会对他造成的压力也就越大。

最后,回归分析表明,成年群体的感知压力可以预测其睡眠质量,压力越大,睡眠质量越差,且预测率为31%。由此可看出,感知压力对睡眠质量有较大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睡眠质量。

由此次探究来看,虽然睡眠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但当今社会成年群体的压力日益增加,将会使其睡眠质量继续下降,这一现象在较发达城市已比较普遍。因此,该群体应该重视并主动去调整自身状态,寻找方式释放和缓解所受到的压力。比如培养一个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和朋友及家人交流或者定期去和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和疏导。而从社会角度出发,企业单位应该定期对员工的身心状态进行评估,让员工对自己感知压力及睡眠质量等的情况有所了解;社会媒体也可以围绕成年群体的身心健康这一主题进行相关知识的推广,让更多的成年人去关注自身状态。由这两方面共同促进成年群体获得更健康的身心和长足的发展。

同时本研究存在以下几点局限:1.问卷调查使数据具有一定社会称许性。2.感知压力与睡眠质量的机制研究仍有待商榷。3.横段研究可能缺少探索因果关系的客观性。

虽然本研究存在一些欠缺之处,但本研究从一个重要但容易被忽视的群体角度出发,探索其感知压力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有利于提高社会的重视,以及为后续应用和干预提供一定的依据。

四、结论

本研究通过现场发放问卷及网络发放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并探究压力知觉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感知压力水平可以显著正向预测成年群体睡眠质量。此外,年龄与感知压力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经济收入水平与感知压力也呈显著负相关。

猜你喜欢

性别差异负相关成年人
成年人是如何渐渐失去朋友的
不同任务类型中性别差异对外语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
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呈负相关
成年人爆笑日常
成年人的辛苦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及主观幸福感状况研究
角色刻板印象和性别角色对运动的影响
翻译心理与文本质量的相关性探析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
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焦虑的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