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分析
2020-03-05鲁丽娜
杨 刚 鲁丽娜 杨 博
(1.陕西理工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陕西汉中 723000;2.城固县医院财务科 陕西城固 723200)
“高校学报”是由各个高等院校创办的,其主要内容有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学术书评等,是展示高校科研水平和教学成果的重要平台[1]。高校学报的影响力大小显示着本高校科研文化事业的发展情况和实力。研究重点高校(本文特指原985类高校,下同)学报的学术影响力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提出衡量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也在不断发展,目前比较倾向采用多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从不同方面综合评价高校学报学术的影响力。
王泽龙[2]基于2001~2009年CSSCI论文数据,发现近年来,高度综合和高度分化成为科学发展的两种趋势;学科与专业向高、精、尖、深发展是高度分化的特点。张弘等[3]将学术期刊的质量指标分为几大类:影响力指标、时效性指标、期刊特征指标、经济效益、管理指标等。李华等[4]以2008年《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为数据源,认为适当增加学术影响力高的文章的发表数量和基金论文的比例能够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这些研究成果都极大丰富了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范围和广度,同时它们也是本研究的重要基础。
二、学报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根据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参考诸多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并采用频度统计和理论分析法进行取舍、补充,选取10个指标[5](依次为:复合总被引X1、复合影响因子X2、复合他引影响因子X3、可被引文献量X4、基金论文比X5、被引半衰期X6、引用期刊数X7、他引总引比X8、总下载量(万次)X9、被引期刊数X10),构建了一个较全面、容易实现的高校学报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
本研究利用2019版《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6]为数据源,选取了38所原985类高校自然科学学报,38种高校分别为“北京大学”记为“A1”、清华大学A2、复旦大学A3、南京大学A4、上海交通大学A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6、西安交通大学A7、浙江大学A8、哈尔滨工业大学A9、北京理工大学A10、南开大学A11、天津大学A12、华南理工大学A13、中山大学A14、山东大学A15、华中科技大学A16、吉林大学A17、厦门大学A18、武汉大学A19、东南大学A20、中国海洋大学A21、湖南大学A22、中南大学A23、西北工业大学A24、大连理工大学A25、四川大学A26、电子科技大学A27、重庆大学A2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29、兰州大学A30、东北大学A31、同济大学A32、北京师范大学A33、中国农业大学A34、国防科技大学A3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A36、中央民族大学A37、华东师范大学A38,得到各学报具体文献计量指标数据之后可在SPSS中建立数据文件。
三、学报学术影响力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一)数据标准化
研究使用SPSS19.0对学报学术影响力指标体系中的10个文献计量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处理后就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二)因子分析结果
1.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
研究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了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其中,KMO值为0.595,Bartlett球形检验中概率值为0.000。所以,各变量的独立性假设不成立。可见,对重点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评价采用因子分析法比较适宜。
?
2.因子分析法可以计算出10个变量的变量共同度,它们反映了每个变量对提取出的所有公共因子的依赖程度,所求出的10个变量的变量共同度依次(按X1~X9的顺序)为:0.939、0.946、0.985、0.936、0.747、0.862、0.700、0.753、0.974、0.911。可见变量共同度都在70%以上,说明提取的因子包含了原始变量的绝大多数信息,因子提取的效果比较理想。
3.方法通过因子分析得到其相关系数矩阵和特征值、方差(贡献率)、累计方差,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取因子个数,分析得到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有四个特征根:4.712、1.710、1.289、1.042。变量标准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7.115%、17.102%、12.887%、10.423%;累积贡献率为87.527%。
4.观察因子分析得到的因子得分的协差阵,发现它是一个单位矩阵。
(三)综合评价
表1是因子得分系数矩阵。根据表1中的因子得分系数和原始变量的标准化值,我们就可以计算每个观测值的各个因子得分,因而旋转后的因子得分表达式可以写成(其中,ZXi表示Xi标准化后的值):
F1= 0 . 2 8 5 × Z X1- 0 . 1 5 × Z X2-0.117×ZX3+0.208×ZX4-0.009×ZX5+0.066×ZX6+ 0.163×ZX7+0.063×ZX8+0.294×ZX9+ 0.267×ZX10
F2=-0.0 7 7×Z X1+0.5 3 5×Z X2+0.5 2 6×Z X3- 0 . 0 9 6 × Z X4+ 0 . 1 2 6 × Z X5- 0 . 0 7 5 × Z X6-0.039×ZX7+0.093×ZX8-0.089×ZX9-0.06×ZX10
F3=0.0 8 6×Z X1-0.0 3 2×Z X2-0.0 9 5×Z X3-0 . 3 1 6 × Z X4+ 0 . 3 0 4 × Z X5+ 0 . 6 7 3 × Z X6-0.166×ZX7+0.071×ZX8+0.032×ZX9+0.178×ZX10
F4=-0.104×ZX1+0.061×ZX2-0.122×ZX3+0.074×ZX4+0.6×ZX5+0.129×ZX6+0.183×ZX7-0.61×ZX8-0.11×ZX9-0.023×ZX10
单独使用某一公因子并不能对高校学报的地位作出综合评价。因此,我们按各公因子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计算如下,综合得分为:
F =(47.115%×F1+17.102%×F2+12.887%×F3+10.423%×F4)/87.527%
=53.829%×F1+19.539%×F2+14.723%×F3+11.908%×F4
由此可以得到重点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结果及其影响因子。综合分数为负数的表示该学报的学术影响力水平在平均水平以下,综合分数为正数的表示该学报的学术影响力水平在平均水平以上;分数越高,学术影响力越高。由分析结果可得,16种学报的分数为正,这些大学分别(按综合得分由高到低顺序,下同)是清华大学、中南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这些大学中位于沿海的省份或直辖市的高校占11个,约占69%;22种学报的分数为负,其中位于沿海的省份或直辖市的高校占14个,约占64%。[7]
四、结论
1.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重点高校的自然科学学报学术的分析与评价是比较适宜和科学的。
2.研究发现引用因子对学术影响力总得分贡献最大,占比约54%,文献计量指标复合总被引、可被引文献量、引用期刊数、总下载量、被引期刊数是决定学报学术影响力大小的主要指标;影响因子(包含指标有复合影响因子、复合他引影响因子)对学术影响力总得分的贡献位于第2位,占比约20%。
3.从分析结果的综合排名来看,高校自然科学学报排名前三的学校分别是清华大学、中南大学、同济大学。结合旋转载荷系数的结果可以看出,这几所排名靠前的学校学报“引用因子”相对来说都比较大。这表明在网络环境下,办刊人也应重视期刊的网络传播力,进一步加强、加快、加大期刊的数字出版。
4.通过因子分析结果得出,复合总被引、总下载量这两个文献计量指标是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的主要因子,占有重要的权重。我们希望能够以此为在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评价中各文献计量指标权重选取提供参考依据,为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