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人口政策变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2020-03-05鲍龙生

科学咨询 2020年49期
关键词:人口

鲍龙生

(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辽宁大连 116000)

经济学家马寅初先生率先提出“人口论”。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将改革开放列入基本国策。国家重视人口对经济所造成的影响,并据时而定人口政策,下定决心要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政府的重视使得人民生活有了质的飞跃,经济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正如同每个硬币都有两面,随着中国人口开始出现爆炸性增长,一系列问题开始浮出水面。一方面,我国在社会资源、自然环境、能源消耗等方面的支出大幅度增加,人员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国家原有的财富快速减少、经济发展速度降低、生活水平提升缓慢,不利于人口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过快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人们的生育观念及一系列不可抗因素的影响,导致中国于1999年已正式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普遍位于[60,120]区间内,如英国用了80年,法国用了115年。然而,我国老龄化所用的时间远远低于1980年所预测的40年,而是18年。不仅如此,老龄化的速度还在加快,担忧开始在国民中蔓延开来。[1-2]

本文将立足于中国各时期出台的一系列人口政策、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劳动力出现短缺的状况,分析不同时期人口政策出台的原因及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后续为中国所带来的影响,影响的原因及机制。本文将引用中国各个时期政治变迁的数据,以及人口三角坐标统计图,将人口增长数据与各国进行对比。全文将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将会对我国目前的人口现状做一个简单的分析;第二部分说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人口发展主要时期及其人口政策介绍;第三部分将会讲述中国人口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第四部分将会对当今中国的现状提一些建议,并为人口优化措施提供参考性的依据。

一、我国人口现状分析

(一)人口增长减慢,但总量仍十分大

根据2019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止到2018年12月份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3.953 8亿,比2017年仅多了530万,新生人员为1 520万人左右,人口出生率是1.0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81%。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417 722 698户,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 658 702人,2017年60周岁以上占总人口比重的17.3%,2016年人口出生率为1.243%,死亡率为0.71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3%,处于现代型增长模式。据国家统计局资料,从1982年到2010年期间,中国人口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中国人口平均激增了接近1 160万。随后,我国人口开始处于一个缓冲期。2010年的人口总数为134 091万,2016年为134 788万,基本趋平,2018年为139 538万人。研究发现,虽然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不断下降,人口虽然增速较缓,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依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比世界第二位印度多328.76万人。另外,中国因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显①。

(二)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平均寿命延长

图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具体数据分析,1982年到1999年期间,中国60、65的人口老龄化率均未达到人口老龄化的标准②。随后,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比例逐年攀升(图一)。在2000年,60岁和65岁以上人口比例分别是10.2%和7%。参照国际标准,中国已实质性进入老龄化社会。2018年,我国60周岁以上人口占比更是高达17.9%。中国正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2035年以后,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将面临严峻挑战。

然而,令人欣慰的是,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人口平均寿命为76.34岁,同2010的74.83岁相比,在5年内提高了1.51岁;2017年已上升为76.7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5岁左右。中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变化与世界其他国家平均寿命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人口平均寿命和高收入国家相差甚小,高于世界平均标准,大幅度超越中收入国家。受益于医疗发展、交通便利、增加就业等有利因素,人民群众正享受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有利成果。这表明中国人民的幸福指数逐年提高,人口质量已形成良性发展的趋势。[3-4]

(三)城镇人口数量增加

2005~2017年,城镇人口一直保持着一个良好的上升趋势。2005年,城镇人口数量为56 212万人,而2017年城镇人口数量为81 347万人(如图三)。短短12年时间,城镇人口增量多达25 135万人。同时,城镇化率在世界当中也处于一个中游偏上的地位。相比较于东南亚的国家,毋容置疑,中国以58.52%(如图三、图四)的速度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并且将会以这个加速度不断提升。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更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健全。

(四)当前我国人口发展主要问题分析

1.人口红利消失。老年人平均寿命增加,需要社会承担养老的总人口增多。1960年左右出生的人口,家庭子女多,有的多达5~6个子女。这种一般由多个子女共同来赡养自己的父母。现在一对夫妻,至少要赡养四个老人,甚至八个老人。年轻的独生子女需要支出大量财务和时间成本来赡养双方的父母。调查报告显示,部分地区,如山东省青岛市,甚至出现让生、年青人也不愿意去生的现象。年青的劳动力开始匮乏。很多领域已明显感觉到招工难、用工难,招合适的技术工人更难。很多劳动密集性企业,每年春节后,第一件事就是去人才市场招工人。可见,中国已退出第一次人口红利期。

图二

图三

图四

2.公共问题较为严重。社会治安、交通、教育、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由于社会治安、交通、教育、环境问题等死于非命的人占当年总死亡人数的八分之一,如国家治理雾霾天气。在2018年,国家大力促进节能减排,关停1.3万个低标准炉窑,降低煤炭在能源领域的比例,鼓励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才使优良天气比2017年增加了2.6%。因为雾霾天气具有反复性,所以此项民心工程依旧任重而道远。

3.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降低。经济发展速度降低,人民生活水平上升缓慢。贫富差距拉大,从2008到2017年,我国一直超过了国际警戒线0.4的标准线。贫富两级分化降低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使人民群众产生了落差。人口流动等原因导致城镇地区和农村、沿海和内陆差异发展,如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内陆流向沿海城市等,这便加剧了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人口发展主要的时期及其人口政策介绍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70年代末

虽然毛泽东同志和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但国家刚刚成立,各种基础设施都不完善。当时,国内面临着反革命、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问题,对外西方等欧美国家对中国也是虎视眈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民生活条件比较差,人口数量相对较少,经济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为了快速发展经济,救人民于水火之中,早日摆脱西方列强对中国实施的经济封锁,在随后的这段时间内,我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相对其他国家而言,中国国内的环境是比较和平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适当改善。因此,我国人口数量出现了剧量增长。

(二)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

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出生的女性,在1981~1982年时正处于21~23岁的年龄。由于这期间自然灾害等各种不可抗因素的频繁发生,这便导致我国此年龄段的人数锐减。1982年9月,计划生育列入国家基本国策。在全国计划生育第一次汇报会中,我国正式提出“晚、稀、少”的政策。这也是我国首个正式出台的人口政策,即施行计划生育。

我国若真执行“晚、稀、少”政策,应该出现出生率大幅下降的情况。然而,由于盲目自大以及社会上蔓延的“浮夸风”,中央在未进行任何实地调查以及分析的情况下就盲目开始强制推行“全面一孩政策”,希望在未来的短短几年间能创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新低。然而,事与愿违,我国的生育率在1981和1982年分别达到了2.63和2.80,较1980年的2.24分别上涨了0.39和0.56;出生率则分别上涨了20.91‰和22.61‰。一、二孩之前的生育间隔也由“晚、稀、少”政策所指定的3年以上降级到2.2。[5-7]

(三)80年代末90年代末

80年代末,基层地方政府统计数据作假,虽然国家在1984年认识到了紧缩政策的严重错误,并立即整改,但人口下降率相较“晚、稀、少”政策还是颇有差距。在90年代的前半期,因为人口计划完成情况记录在地方各级党政领导政绩考核当中,所以他们想方设法地弄虚作假。因此,提高政绩成为了当时的主流。从1983年到1985年,国家统计局实际生育数据却为2.42、2.35和2.17,远超原来虚报的三年平均数1.96,实际平均年自然增长率在12‰左右。这便严重影响了国家后续政策的制定,到了90年代的末期才有所缓解,人口自然增长开始继续下降。

(四)90年代末到现在

20世纪初,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逐渐步入了正轨。国家颁发了“双独二孩”政策,即父母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即可生二胎。然而,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开始短缺。如今的中国结构不同于以往,现在一个家庭平均是3.1个人,父母和一个孩子。近20年来,由于人口结构严重失衡,每个家庭青年人口减少,极大降低了家庭养老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关于人口政策的问题,李克强总理在新闻记者会上说:国家将密切关注单独二孩政策的实行效果,人民的反应以及人口的各项数据,同时将依照法律程序调整相关政策。中国政府正式表示,单独二孩只是一个过渡政策,将依据结构情况,适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三、我国人口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

(一)影响机制分析

1.人口增长的影响机制分析

(1)提供市场空间。有规律、正常地增加社会人口,将会扩大市场需求,提高国民收入,增加人民群众的家庭存款,社会用工、劳动报酬也会得到合理的增加,工作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企业也将获得良性发展。提升劳动人民的稳定收入后,会带动中国居民理性消费,为我国带来大量的商机,加强我国贸易的能力,提高经济水平。我们有了大量的商业机会,就会有更多的生产、生活资料,人口又会进一步增加。

(2)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增加合理人口后,我国可以得到富裕年青的劳动力和技术人才。充足的劳动力、技术人才将使企业的生产成本下降,使其获得更丰厚的利润,同时又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原动力。我国在拥有充足劳动力的同时,也必须保证人们的教育。人民群众将按照不同的受教育情况、技术特长而被投放在诸如载人航天、智能芯片、大数据管理等需要人才的高科技领域,这将会大幅度提高我国的综合科技实力。另外,有些人才将会被投放在兵力部署上,增加我国的国防科研研发能力,完善我国的战略防御体系,提升我国的经济、军事竞争能力和核心机密设备价值,如国防卫星、航母等。还有一部分人才则将会被投放在第三产业,如服务行业,为人民提供优质的服务,提升人民对政府的认同感及其自身的幸福感。这便增加了国家与人民群众之间、人民群众与政府之间的凝聚力,人民群众也能安居乐业,享受国家带来的福祉,有效减少了反党、反社会主义思想的不利群体。

(3)促进科技发展。人口的增加伴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这将为我国带来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高素质人才将会在高科技领域攻坚克难,提升我国的经济水平,如华为的5G技术、中国的高铁、世界最长的港珠澳大桥。这便使中国有更多机会和势力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

2.人口减少的影响机制分析

(1)人口老龄化。这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劳动力短缺,重点科研项目没办法开发,综合国力在世界排名落后,经济发展停滞不前;重工业、军工产业无人生产,国防后备兵源的不足,这将会产生严重的国防危机,国家主权也容易被别国操纵。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则将会使中国税收降低,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压力重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降低。人口老龄化还将会引发教育的压力,在偏远山区将会很难保障教育的质量,进而导致人口素质偏低。公安、环境所产生的问题将会变得十分严重。

(2)人口红利消失。人口减少意味着我国曾经引以为傲的充足劳动力消失。劳动力的消失则会使我国许多重点科研项目没办法得到突破,各种关系民生的工厂也没办法开工。许多需要人来干活的工厂不得不提高薪资来招聘廉价劳动力,这使得商品的成本提高了,民众不得不花更多的钱买同样的商品。这种情况如果变严重的话,甚至会引起通货膨胀等一系列问题。

(二)影响

1.计划生育阶段

有利方面:

(1)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实行计划生育以前,中国人口年自然增长率的平均值高达2.05%及以上。然而,自从我国在1982年将计划生育确立为基本国策以来,我国人口年自然增长率的平均值稳定在1.01%,2018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人口自然增长率是0.38%,呈现出明显低于计划生育前的30年(图五)。

图五

(2)中国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中国人口总数约为13.9亿,死亡人口约为993万人,人口死亡率约为7.13‰;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2018年美国人口死亡率是8.2%;加拿大人口死亡率为7.5%;日本人口死亡率为10.1%;德国人口死亡率为11.3%。从中可见,中国较以上所列的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而言,在这50年中,人口死亡率的下降是最显著的。这便可以证明计划生育政策对降低人口的死亡率有着很大的贡献。[8]

(3)人口质量普遍提高。从表中可见,我国人口的受教育情况从1964年每10万人大专及以上学历只有436人到2010年每10万人大专及以上学历8930人,在将近50年的过程中,提高了20.7%左右,由此证明计划生育对人口教育质量、人口素质的提高发挥了积极和有利的作用③。

图六

(4)人口寿命提高。根据中国第三、四、五、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中国人口平均寿命分别是:67.77岁、68.55岁、71.41岁、74.83岁。数据显示,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在不断延长。

(5)人口压力有效减缓

图七

图七所示为我国近些年来的一个趋势。数据显示,自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自然生长率持续处于一个下降的状态。自然生长率的下降将会使我国的出生人口减少,土地等各种资源的分配比例增加,从而有效降低了人口压力。

不利方面:

在1980年初,由于我国执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而未充分考虑性别因素,这便导致我国人口性别严重失调,人口结构严重不均衡。一方面,我国将比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提前20年进入老龄化国家,到2050年,人口老龄化比例更是将达到27.8%,远超发达和发展中国家,成为全世界人口老龄化人数最多的国家。另一方面,我国存在男多女少,性别比例严重不均的问题。根据2018年的统计,中国男女比例是106:100,是世界上失衡最严重和持续时间最久的国家。从目前的状况来分析,我国还需要研究长久机制来调整、解决性别结构。[9]

2.当前是放开二胎政策的阶段

(1)有利方面

改善性别结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曾导致男女比例严重失衡。放开二胎政策则将会为女孩的出生打下政策性的基础,将会有效改善性别比例。我们可以试点实行跨国婚姻,吸引外国高端技术人才到中国成为常住人口。

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国从1999年就正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放开二胎政策则将会使中国的自然增长率处于合理、有序的增长状态,会缓解日益紧张的老龄化趋势。

减轻养老负担。在计划生育时期,中国有许多“421”家庭,即一对夫妻最少就需要赡养4个老人和抚养一个孩子。这样的中国家庭有着巨大的养老压力,经济困难,年轻人也十分辛苦。然而,我国实行放开二孩政策后,便可通过增加一个家庭孩子的数量来有效缓解家庭巨大的养老压力。

(2)不利方面

就业压力增大。大量增加的人口会增加未来的就业压力,会有许多人找不到工作。他们便会选择啃老,从而降低就业率,增加社会无业人员,加大社会的不满意度,容易引起社会动荡。

环境资源压力增大。大量增加的人口,使自然环境的压力倍增。中国本身就是一个淡水资源、能源领域人均占有率稀缺的国家。不仅如此,中国现有的生态环境又比较脆弱,这将会缩短资源枯竭的时间,加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力,增加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实施的难度和压力,进而对住房、交通、环境等产生不利的影响。

四、展望

(一)二胎政策的必要性

我国目前的男女性别比已经严重失衡,人口专家普遍认为正确的男女性别比应在103:100左右。然而,在1980~2010的30年间,我国的出生性别比迅速飙升。四次人口普查到第五次人口普查之间性别比甚至曾一度达到峰值119:100左右,到第六次人口普查才稍有回落,始终稳定在118左右。如果再不放开生育,将来可能导致至少有2400万男性单身。总和生育率在计划生育的三十年中一直处于下降的状态。近些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计划生育期间总和生育率一直低于2.0,低于世界更替水平2.1。总和生育率的下降,最直接的影响是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导致劳动力不足,经济发展不起来,甚至出现负增长,加重了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负担和独生子女为老人养老的压力,独生子女的抗风险能力也在不断降低。如果出现了事故,老人的赡养问题与孩子的抚养问题将会成为政府需要面临的挑战。建立社区养老院,使老年人到社区养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如增加养老院配套服务体系,既可为国家创造财富,提供劳动和服务岗位,同时也可以解决年轻人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尽心尽力为国家和社会工作。国家可以通过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监督各地政府贯彻落实放开二胎政策,并相应发布有关二胎家庭个人所得税的减免措施,增加二胎人口产假。国家要给予财政扶持、培训家政服务人员,提升服务人员的从业水平,让年轻人可以放心生二胎,解决后续上班期间小孩的照顾问题。我们还要扩大人才市场的领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倡导人民积极响应放开二胎的号召,改变人们现在的生育价值观念。

(二)我国经济和科技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实行人口结构优化必须放在首要位置,有了高端人才,才能有各种产业的发展,进而才能推动经济和科技等的发展。经济与科技是相互支持、齐头并进、协同发展的。落后的科技,低端产品,难以在国际上形成竞争力;没有经济支撑,无科研经费,科技成果也无法实质发展。例如,中国原来的3G通信设备,外国一直采取技术封锁,中国需要交纳巨额专利费。现在通过科学研发,华为的5G技术领先世界水平,拥有多项世界专利技术,已成为行业规则的制定者。现在,部分中国国家机密的经济技术设备、航空航天的天眼、人造卫星、国防科技尖端设备均已具备世界先进水平,拥有关键、领先的核心技术。像港珠澳大桥,世界上多国技术专家都认为我们是不可能建成的。然而,中国于2018年10月23日成功开通港珠澳大桥。中国人完成了世界级七大难题,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带动了三地巨大的经济效益。关键的核心技术都处于国家级机密的状态,是买不到的,换不来的。只有国家培养咱们自己的科技人才,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完善国家产业创新体系,国家和企业协同发展,设立新型的国家级实验平台,提供国家财务和科技力量支持,开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通道,加速转化前沿科研成果,下大气力解决民生迫切问题,才能构建稳固的国家基石,形成国家核心影响力。

注释:

①本文本部分及下文的主要数据来源: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902/t20190228_1651265.html ,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不一一赘述。

②国际社会普遍认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不小于7%或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不小于60%”是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③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历年人口普普查数据。

猜你喜欢

人口
No.5 中国提前5年进入人口零增长时代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人口计生法修法获通过明确实施三孩政策
李超:人口大国面临人口变局
2016:全面二孩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坐井观天石头国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