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中学生体育课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2020-03-05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1期
关键词:载荷因子体育课

李 颖

(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澄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0)

随着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体育学科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凸显出来 。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以下简称监测中心)发布的《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中指出,中小学近视、肥胖、睡眠不足、压力大等逐渐开始成为困扰学校教育的难题。文化课学习固然重要,但过度地追求文化课成绩、忽视青少年的综合发展,已经造成了教育的畸形,让体育重新回归教育,改变以往对体育课的漠视态度,是解决当今生理、心理问题的关键所在。学校体育课虽然也接受学校的一系列考核,但作为体育课的核心主体——学生,其对体育课好坏的评价却常常被忽视,特别是目前的满意度研究几乎都是针对高校或高职的,中小学体育课满意度的研究极少。通过构建中学生体育课满意度评价指标,从学生的视角对目前体育课的情况进行满意度评价,可以为今后体育课的改进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初中学生体育课满意度影响因素。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苏州市体育局查阅相关文献与政策文件,结合目前中学生体育课特点,拟定中学生体育课满意度影响因素指标25 个。

1.2.2 问卷调查法 以李克特5 级量表的形式对学生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25 个指标降维成6 个维度,包括师资条件、教学过程、器材设施、体育课程水平、体育课程内容、场地条件。信度检验:采用重测信度发,在所教授班级发放问卷38 份,20 天后采用相同问卷对相同的学生进行二次测试,两侧测试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89,信度良好。效度检验:将所编制的问卷请有关专家学者进行评价修改,认为其效度良好。最后,在苏州市4 所初中发放问卷350 份,回收有效问卷318 份,有效回收率90.9%。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描述统计、主成分分析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成分分析

2.1.1 主成分分析的适应性分析 由表1 可知,进行因子分析时,首先要对数据进行KMO 检验和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判断调研数据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这是对数据的适应性检验。一般认为,KMO 值大于0.7 时适合做因子分析,而本文KMO 值为0.779>0.7,故KMO 值检验合格;P<0.05,否定无效假设;从KMO 和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结果来看,该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1.2 主成分分析结果 从表2 可以看出,对主成分分析的每个指标信息的提取比例进行了呈现。每个指标的初始信息量为1,在降维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信息的损失,对各个指标最终的提取比例如上表所示。在降维过程中对每个指标信息的提取都大于0.5,从整体来看,信息损失较少,基本可以反应出大多数指标的内容。

表1 KMO 检验和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

表2 公因子方差表

表3 为解释的总方差(旋转平方和载入表)。特征值指的是每道题在某一因子上载荷值的平方和,其代表的是该因子的方差 。由于因子分析常用相关矩阵,使每道题的总方差都是1,25 个指标的总方差则为25;因子分析的目的是为了降维,是将众多指标归为几个大类,用尽量少的因子来解释所有题目的方差,若某因子的特征值小于1,则说明该因子只能解释1 个指标大小的信息,甚至不能完全解释,一般情况将特征值小于1 的因子不予以抽取,这是一个基本的标准。该表只将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保留,且前6 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74.112%>60.000%,基本可以反映绝大多数指标的信息,可以代替原来的25 个指标,因此可以通过6个因子来反映这25 个指标。

表3 旋转成分矩阵表

表4 中学生体育课满意度评价表

表4 显示出各指标在因子上的载荷数(由于表的大小有限,故指标用符号表示),以载荷大于0.6 位标准,在进行因子分析时对0.6 以下的小系数设置为不显示,以便更清晰地呈现各个指标最终归属的因子。表4 中体育教师专业水平、体育教师上课态度、体育教师教学能力、体育教师专业性、体育教师授课方式这5 个指标在第1 个因子的载荷数较高,均大于0.6,将其命名为“师资条件”;教学方法使用情况、教学节奏适应性、教学组织合理性、授课表达清晰水平、教学环节灵活多样性这5 个指标在第2 个因子的载荷数较高,将其命名为“教学过程”;体育器材的多样性、体育器材的数量、体育器材的质量、体育器材的利用率这4 个指标在第3 个因子的载荷较高,将其命名为“器材设施”;体育课程上课率、体育课氛围、体育课标准化程度、体育课学生参与性这4 个指标在第4 个因子的载荷数较高,将其命名为“体育课程水平”;体育课程内容趣味性、体育课程内容普适性、体育课程内容多样性这3 个指标在第5 个因子的载荷数较高,将其命名为“体育课程内容”学校场地环境、学校场地位置、学校场地建设风格、场地大小这4 个指标在第6 个因子的载荷数较高,将其命名为“场地条件”。通过将指标进行降维处理,并对各个维度进行分类命名,形成最终满意度影响因素评价指标。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随着我国学校教育的理念开始逐步转向核心素养,学生素养的培育逐步开展成为教育的核心,知识教育作为素养教育的手段,能力和品格的培养才是成为教育主体。学生作为教育的受体,其感受对教学的改进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体育课作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课程,通过厘清影响学生体育课满意度的因素,有助于体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3.2 建 议

3.2.1 大力引进专业体育教师 通过学校招聘、校企合作及校际合作等形式,加强体育课教师的专业性,特别是足球、篮球、排球等球类运动,专业的体育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基本功进行更加细致的指导,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通过各个项目专业教师的引进,能够有有效提升目前体育课的发展水平。

3.2.2 加强体育课程的监管力度,实施全方位、多主体监管模式 体育课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课程,更加需要多方位的监管,如主课教师占课问题、体育课自由散漫问题等都已经逐步成为学校体育发展的障碍,将文化课的监管模式引进来,改善目前体育课的不良之风。通过设立校长信箱、网络反馈以及考核等机制体制,鼓励学生对体育课进行监督。

3.2.3 完善体育课场地器材设施条件,改善硬件条件 场地器材不仅是上课的硬件条件,而且在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社团建设等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现有条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社会捐赠合作等形式,多渠道加强学校场地器材设施的建设,因地制宜地开发现的场地条件。

3.2.4 加强体育课程开发,提高重视程度 体育课程不仅仅关乎课堂教学质量,还能够激励学生课下的体育锻炼。通过观摩学习、购买及自主开发等形式,加强体育课程的开发,改善目前体育课程单调、乏味的现状。定期组织学校领导进行会议学习,以相关条文规定的形式引起学校对体育工作的重视,最终达到发展体育课的目的。

猜你喜欢

载荷因子体育课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新一代卫星AIS验证载荷”成功发射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重载组合列车纵向载荷谱外推研究
压缩载荷下钢质Ⅰ型夹层梁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深水爆炸载荷及对潜艇结构毁伤研究进展
体育课上的“意外”
山药被称“长寿因子”
直径不超过2的无爪图的2—因子
巧解难题二则
讨厌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