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脚内侧踢球的练习方法
——记一次风雨无阻的室内足球课

2020-03-05王海志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1期
关键词:皮筋矿泉水瓶踢球

王海志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太炎中学,浙江 杭州 311121)

为加快普及推广校园足球,2019年起,杭州市中小学生体能素质检测项目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一项足球基础技能检测,具体是足球20 m 运球绕杆停球,检测时间安排在每年10 月份。杭州每年的4、5、6 月份是梅雨季节,经常持续阴雨,连日的阴雨天气给太炎中学的体育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本文对阴雨天气在室内进行脚内侧踢球的设计理念、练习方法等进行了简单探讨。

1 设计理念

本课以新课程标准“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重视学情,重视学生的基本足球技术练习,抓住“脚内侧踢定位球”的本质,巧用体操垫、皮筋、便利贴和矿泉水瓶辅助教学,解决学生在该技术动作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课程设计紧紧围绕以发展学生身心健康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寓“合作意识”于学习中,锤炼学生意志品质,全面提高学生足球技术水平。

2 设计思路

人教版足球教材中的脚内侧踢球是一项重要内容。杭州市体能素质检测足球项目,就是要求学生用脚内侧快速运球绕杆,最后将球停在规定的圈里,记录最短用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项技术,笔者在教学初期安排了大量时间让学生学习脚内侧踢球。因为触球部位在“脚弓”,所以脚内侧踢球也称“脚弓推球”。其用脚内侧踢球的触球面积较大,容易控制球,踢出去的球较为平稳,主要用来进行短距离的传球、运球和近距离的射门,是在足球比赛中运用频度最高的踢球脚法,是参与足球运动实践的最基本的技术。通过脚内侧踢球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运球技术和运球突破能力,发展学生的柔韧、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机智、果断、快速、准确的意识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热爱足球的兴趣。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太炎中学七年级学生对足球这项运动了解的不多,特别是女生。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在学习脚内侧踢球时存在支撑脚站位靠后、踢球腿膝踝关节外展不够、脚踝松动、击球位置把握不准等问题,教师在教授时一旦不解决,课堂上容易出现混乱场面,学生带球乱跑,掌握不了这项技术,然后出现厌学的情绪。教学中借助的各类辅助器材和场地设置,可帮助学生有据可依,清楚地明白自己练习的点在哪里。最后的“比一比”,充分考虑初中生的特点,使其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去完成练习,熟悉并掌握脚内侧踢球技术,为足球运球绕杆停球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教学步骤

3.1 识一识

七年级学生对足球运动充满了好奇,教师应尝试用多种方法帮他们认识脚内侧踢球技术的动作要领,避免单纯依靠口头讲解无实物而使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师先进行直线助跑、支撑脚选位、摆腿、击球、随前动作的示范,在平地上进行演示,之后借助直线、便签纸和皮筋,帮助学生认识脚内侧踢球,然后形象化地描述脚内侧踢球时,摆动腿的动作像扫把的扫地动作。

教师动员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双脚搭一个横着的T 形,引出脚内侧踢球脚尖外展90°。室内正好可借助地砖(尺寸在600 mm×600 mm 以上)引导学生双脚做出T 形,借助地砖的交接处的十字缝隙(图1),左脚(以左脚为支撑脚)右侧边沿压在地砖交接处的纵线上,右脚(摆动腿)压在垂直线上。

3.2 练一练

正式练习前,练习者进行跑楼梯+徒手操的形式达到充分热身的目标。从东楼梯口上(图2)到二楼,西楼梯口下(图3),依次是二楼、三楼、四楼,上下楼梯一路纵队,保持队伍间距并靠右行。地砖边线确定直线助跑和摆动随前的垂直影线落在直线上。依靠便利贴打点确定位置,解决击球点位置不清晰。皮筋系在脚弓附近跖骨处,通过牵引力的约束解决练习者的脚踝在击球瞬间松动的情况。

(1)足球放在边线上,球左侧15 cm 处粘贴便利贴,作为支撑脚的落脚位置。(2)原地站立,左腿微屈,重心下降(以左脚支撑为例,脚尖指向出球方向)踏在便利贴上边缘线中点处(宽度10 cm),右脚脚尖外展与左脚垂直成90°,脚弓部位触球(图4)。刚开始练习时,让同伴踩球固定,反复用脚弓部位踢触球的中下部,确定击球部位和脚型。(3)弹性的橡皮筋系在脚弓附近跖骨处,橡皮筋的另一端系在帮助者的膝盖处,这样可以迫使学生练习时有意识地将膝踝关节外展。(4)便利贴贴在左右脚弓位置,表明触球部位。(5)在击球后,练习者克服皮筋的牵引力,积极随前摆动,保持脚型(图5)。(6)同伴交换,左右脚交换反复练习。

图1 “T”字脚型

图2 跑楼梯

图3 跑楼梯图

图4 脚内侧踢球

3.3 比一比

(1)体操垫折叠为A 字的形状代表小球门,距离足球摆放点10 m(具体长度视学生水平)地面线上。其中一面为击打目标(图6)。看看哪一组的同学击准次数最多。(2)体操垫折叠为A 字的形状代表小球门,距离足球摆放点10 m 地面上,其中两面中间的通道为击打目标(图7)。看看哪一组的同学击准次数最多。(3)地面上距离足球摆放点10 m 处放置1 瓶空矿泉水瓶代表靶位(图8)。看看哪一组的同学击准次数最多。空矿泉水瓶中是记载有每位同学新学期体育学习目标的便利贴,被对折后放入水瓶中,体育教师代为收藏。

图5 皮筋牵引下摆动腿踢球

图6 “A”体操垫正面

图7 “A”体操垫中间夹角

图8 “A”体操垫中间矿泉水瓶

4 课后反思

4.1 场地的灵活布置,练习场地有保障

持续的雨天,足球场满是泥泞,学生无法去足球场上进行足球脚内侧踢球的练习。之前设计的跑道上的练习也因为下雨而被耽搁了。于是,笔者利用综合楼一楼大厅的场地进行足球脚内侧踢球。涉及到的起点线、球滚动的通道都与地砖联系在了一起。一块地砖600 mm×600 mm,大厅长度40 块地砖宽度(0.6 m×40=24 m),宽度30 块地砖宽度(0.6 m×30=18 m),正好设计4 个组的踢准练习,基本达到了场地练习的要求。

4.2 器材的灵活多用,活动组织有保障

针对主教材的特点和学生情况,本课设计中添加了体操垫、皮筋、纸贴等辅助工具,通过这些器材的多功能优势,帮助学生领悟脚内侧踢球的动作要领,在实际练习中有据可依,容易记住其中的要点,练习井然有序,效果比较好。最后“比一比”环节中的折叠体操垫做小球门、矿泉水瓶做靶位,学生愿意接收挑战和同组内团结合作,从而提高了学生踢球的热情,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激发,能更好地学习掌握脚内侧踢球技术和传球的精准度。

4.3 本课不足

4.3.1 本课受场地所限,只能进行一些初级别的脚内侧踢球、传准练习,对脚型的固定和动作技术初步形成有一定的帮助。如果要进行大范围的个人盘带运球,2 人或多人之间的传、接球就无法开展。

4.3.2 学生练习密度和强度偏小,对层次不同的学生吸引力不够。如何调动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热情,还需要设置更多的、与实践相联系富有挑战性的项目,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4.3.3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脚内侧踢球的踢准练习任务,但依然缺乏实际运用。例如,如何把脚内侧踢球和运球绕杆停球结合起来,是下一阶段课程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教师要引入更多的教学比赛,对课上所学的技术动作进行实际运用,夯实足球基本技术,提高学生足球整体水平。

猜你喜欢

皮筋矿泉水瓶踢球
踢球
封二、封三/马兰开花二十一
趣味插秧
会跳高的猫
皮筋小船
用矿泉水瓶制造喷泉
矿泉水瓶制作小飞机
卷纸套皮筋
《水天一色》《踢球的女孩》《傍晚》
像梅西那样踢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