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性动作筛查(FMS)在高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公共体育课中的应用研究

2020-03-05张亦男王树岩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1期
关键词:功能性筛查实验组

张亦男,温 育,王树岩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北京 100070)

功能性动作筛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ing,简称FMS)最初作为评价运动员运动能力和监测运动损伤的技术,在竞技运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高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公共体育课中,一方面可以采取FMS 对大学生的运动能力进行评价,采取与大学生运动能力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可以对大学生进行FMS 干预性训练,以提高大学生运动能力,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和身体素质全面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功能性动作筛查(FMS)在高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公共体育课中的应用。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功能性动作筛查”“公共体育课”“身体训练”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搜索中英文文献共计232 篇,选取其中关联度较高的65篇进行深入阅读,梳理“功能性动作筛查”方面的相关理论和国内外学者在“功能性动作筛查”方面的研究现状,借鉴前人在“功能性动作筛查”方面的研究方法。

1.2.2 测试法 研究选取北京电子科技学院30 位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作为测试对象。在学期开始前和学期开始后分别对所有受试大学生的进行卧直抬腿、躯干稳定性俯撑、旋转稳定性,共7 项动作测试,每项分为从0 到3、从高到低4 个分值,由同一位体育教师根据学生动作完成的质量计分,最高分为21分,及格线为14 分。

1.2.3 实验法 对30 位大学生受试的运动能力进行测试后,将30 位大学生分为2 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2 组大学生进行为期16 周的身体素质课,每周2 次,每次100 min。其中实验组学生结合功能性动作筛查结果及项目,制定干预方案,对照组安排常规身体素质训练。

1.2.4 数理统计法 采取SPSS 统计软件对实验前后2 组受试的运动能力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总体得分与各项目得分分布情况

对30 位大学生FMS 测试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其平均数为13.26 分,标准差为3.28,相比FMS 测试及格分数线14 分还有一定差距,说明在训练前30 位大学生受试的运动能力不高。进一步对30 位大学生受试的FMS 得分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发现(表1),得分在9 ~1.9 分区间的有1 人,占比3.33%;得分在11 ~12.9 分区间的有4 人,占比为1.33%;得分在13 ~1.9分区间的有10 人,占比为33.33%;得分在15 ~16.9 分区间的有4 人,占比为13.3%;得分在17 ~18.9 分区间的有4 人,占比13.33%;得分超过19 分的有2 人,占比6.67。可以看出,得分在13 ~14.9 分和1 ~16.9 分区间的占了大多数,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FMS 得分低于13 分。

表1 受试者实验前FMS 总得分分布情况

表2 受试者实验前FMS 各项目得分分布情况

表3 实验前2 组大学生FMS 得分对比统计 x±s

表4 实验前2 组大学生FMS 得分对比统计 x±s

进一步对实验前所有受试实验前FMS 各项目得分进行统计,结果如表2 所示。总体而言,30 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受试的各项目得分主要集中在1.00 ~2.49 分,极个别学生在1 分以内和2.5 分以上。但在直线弓箭步、肩部灵活性、旋转稳定性3 个动作项目上,低分阶段的受试者占比较高。

2.2 实验前2 组大学生FMS 得分对比分析

对实验前2 组大学生的FMS 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3 所示。在总分方面,对照组平均分为13.25分,实验组为13.21 分,2 组平均差分别为1.23 分、1.24 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其P 值=0.076 >0.05,说明其差异不显著,即2 组受试在实验前FMS 总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2 组受试的整体运动能力在实验前是一致的。同理,进一步对FMS 各子项目成绩进行对比统计分析发现,2 组受试同样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在FMS各项目上,2 组受试同样不存在显著差异。可见,在实验前2 组受试在FMS 及各项目上的运动能力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2.3 实验后2 组大学生FMS 得分对比分析

对实验后2 组大学生的FMS 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4 所示。在总分方面,对照组为15.37 分,实验组平均分为16.27 分,标准差分别为1.24 分、1.03 分,可以看出,实验组总分高于对照组。进一步采取独立样本t 检验对2 组受试FMS 总分进行检验发现,其P 值=0.036 <0.05,差异具有显著性,说明在实验后,2 组受试的FMS 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即2 组受试的整体运动能力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对2 组受试的FMS 各项目得分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发现,实验组的各项FMS指标测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见,实验后,即经过16 周的身体素质训练后,实验组的运动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在身体素质训练中进行功能性动作筛查干预能更加显著地提高大学生的运动能力。

3 结 论

3.1 大学生受试的整体动作能力水平不高,在直线弓箭步、肩部灵活性、旋转稳定性3 个动作项目上得分较低,与大学生体育锻炼不足、未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有关。

3.2 功能性动作筛查及结合功能性动作筛查的身体素质训练能对大学生的运动能力提升发挥显著性作用。

猜你喜欢

功能性筛查实验组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高危型HPV筛查与TCT联合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筛查方法在筛查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情况的应用价值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两癌筛查中的健康宣教及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亚洲丰系列功能性肥料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你所不知的宫颈癌筛查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