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支撑
——以莱阳一中科创实践为例
2020-03-04吕明华山东省莱阳市第一中学
吕明华(山东省莱阳市第一中学)
创客教育是从学生的爱好出发,以菜单学习的方式,运用数字化工具,培养跨学科、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是创客文化和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一、创客文化与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内容是对学生开展软件和硬件相关项目的基础。老师可以从掌握这方面知识比较扎实的学生中,选拔一批对创客比较喜欢的学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由于信息技术不属于主要科目,通常一个星期才安排一节课,再加上教学目标的差异,学生掌握的信息技术也有限。尽管如此,创客教育的开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是信息核心素养得以落地的保障。
信息技术和创客教育模式的结合,使信息技术越来越先进,逐步朝着创新、体验和项目学习的方向发展,为信息技术学习提供环境、资源和机会。我们先后开设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使用技巧、多媒体素材和课件的制作技术、程序语言等。坚持操作实践为主,理论讲授辅助、潜力挖掘、因材施教的原则,不过分拔高,结合学校课程的安排,采用集中学习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灵活的机动的形式。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中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有机会使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程序,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完美结合,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结合在一起。
二、创新教育与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教学虽然会涉及到编程,但这是基础性的、入门级的知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距离创客教育所需要的知识还差得远,所以,兴趣小组的学生如果要实现对创客教育的深度学习还需要利用自身良好的信息素养自学编程和硬件知识,搜集传感机相关的原理性介绍,性能参数,电路连接方式以及相应的驱动和示例代码,这些都是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支撑下完成的。教师要引入多元化评价,对学生实施正面评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信心,可以探索小组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信息技术教学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要与时俱进要创新,这就要求教师对新技术保持敏感度,善于在教学中引入新的信息技术,以解决具体问题。例如可以借助QQ 群、微信群等新媒体工具构建学习共同体,实施直播教学;借助问卷星、易企秀等工具进行学情统计收集学习数据,实施个性化评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挖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是创客时代的显著特征。学生们在数理逻辑、洞察认知、动手制作、解决问题、自我管理、语言表达、创意思考、艺术审美、学习应用、团队协作等能力层面都有明显的提高。
三、创客活动与信息技术
在数字化工具的使用中,编程的知识和能力尤为重要,驱动硬件设备使其智能化,实现创意必须通过编程才能完成。当前,相当多的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增加了Scratch 和C、VB、Python 的教学。同时,创客教育的完美呈现需要团队协同进行,学生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才能实现互联网协作和分享需要,信息技术课程则提供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的支撑。创新程度可以把项目分为引导型项目、创意型项目和创造型项目三个层次。引导型项目是教师通过设置一个动态项目探究主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该主题需要老师展示一个简单的项目作为学生自主完成的基本目标,然后引导学生在完成这个目标过程中融入自己的创意,这是一个初级的项目,适用于低年级。创意型项目是在引导型项目的基础上,教师安排的灵活度较高的富有创意的任务,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一定难度的创意才算完成,这个项目适用于中段年级。创造型项目由学生自主设计、创意、自主协作和自主创造,教师提供知识、设备、资料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适合高年级学生。信息技术在创客教育中的应用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教学方面,信息技术能够提供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加速创客教育资源的开发,促进创客教学的评价,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平台;学习方面,给学生创设优越的学习环境,建设多媒体教室,让学生能够接触最好的学习资源与全世界的创客进行互动。
在坚实理论基础的保障下,我校结合自身条件,走出了一条属于莱阳一中的科创之路,创新成果全面开花,数名学生和教师获奖,体现了学校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开展的有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