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与素养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脱贫的新思考
2020-03-04龙平平
王 伟,龙平平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广西来宾,546199)
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再次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全面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1]高校作为教育扶贫的前沿阵地,肩负着教育扶助、阻断代际贫困的重要使命。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中特殊而又敏感的弱势群体,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就业率不高的问题尤为突出。在现实中,不少贫困大学生存在就业质量不高、就业稳定性较差、就业焦虑心理突出以及职业适应能力和人交往能力薄弱等一系列问题。贫困大学生只有顺利就业,才有可能成为栋梁之材,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因此,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脱贫问题,是一项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脱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就业难度较大和就业质量不高问题突出
201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834万,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毕业人数逐年递增,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已成为主要问题。高校贫困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项目调查结果显示,现我国高校贫困毕业生中已找到工作或已有工作意向者仅占总数的70.68%,较高校平均初次就业率的86.55%明显更低。[2]由此可见,与非贫困生相比,贫困生的就业更困难。另一组研究表明,贫困生的薪酬待遇水平低于非贫困生的薪酬待遇,其中,贫困生的基本薪资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其他福利水平均低于非贫困生。[3]当前,大部分贫困生为“95后”毕业生,随着高校不断扩招,越来越多的贫困生可以实现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但面对国际国内严峻的就业形势,受主客观因素影响,不少贫困生面对生存压力,就业起点和就业质量均不高。由于贫困生对所从事职业的职业兴趣和职业认同感不强,给贫困生就业稳定性埋下了一定隐患。
(二)就业焦虑心理问题较为突出
就业焦虑是指贫困大学生在正式签订就业协议前,担心无法正常就业而出现的焦躁不安的情绪。一方面,高校贫困生总体数量增多,占在校学生人数的20%左右;另一方面,存在心理问题的贫困生人数占心理问题在校生的57%以上,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重点关注人群。[4]不少贫困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才发现自己因疏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而导致就业困难,与其他已就业的学生相比,容易形成心理落差,就业焦虑情绪表现得尤为显著。[5]与非贫困生相比,贫困生在就业资源、就业机会、就业竞争、综合素质与能力等方面处于劣势地位,其在就业过程中所承受的来自家庭脱贫和就业困难等多方面的压力更加剧了贫困生的就业焦虑心理。
(三)初次就业职业适应和人际适应能力不足
面临初次就业的贫困大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从大学生到职场人的角色转变。当前,不少贫困大学生对严峻的国际、国内就业形势认识不清,常因职业理想与就业现实的差异,形成就业预期落差。职场生涯与校园中的生活大相径庭,校园中的包容与职场中的严苛、校园中的纯真与职场中的复杂、校园中的自由与职场中的约束,无不形成鲜明对比,这更加剧了部分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恐惧心理,致使其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初次就业的职场环境,造成职业效能感不高。职业人际关系直接关系到职场生涯的发展,是职业人生的润滑剂。不少贫困大学生在学生时代由于封闭、内向和自卑等不良心理因素影响,入职后很难与同事形成良性互动的人际关系,加之缺乏行之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和经验,毕业后的职场人际交往变成了不少贫困大学生难以迈过的一道坎。[6]长此以往,伴随着职业倦怠的影响,贫困大学生很难在职业生涯中完成脱贫致富的理想。
二、贫困大学生遇到就业瓶颈的主要原因
(一)贫困生的社会资本匮乏、就业观念相对滞后
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社会资本越来越成为决定大学生就业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社会资本分布失衡导致处于劣势方的贫困生不能就业或只能低质量就业。[7]久而久之,部分贫困生的就业问题容易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隐患。教育扶贫的关键在于扶智和扶志,核心在于帮助贫困生顺利就业,带动家庭脱贫。然而,社会资本匮乏的贫困大学生,长期因受就业质量挤压而又无力改变现状的影响,导致其就业危机感和紧迫感降低,出现待就业、持续慢就业甚至不就业的现象。[8]
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观念相对滞后是影响其就业质量稳步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贫困大学生能够顺利就业是实现其自身和家庭脱贫致富的关键。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贫困大学生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家庭传统观念、内向性格等因素影响,就业观念相对滞后,仍将就业目标停留在机关单位和事业单位。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逐步走向深入,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是就业创业的主渠道。贫困生虽然也接受过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但一方面,创新创业并非其首选就业方向,另一方面,受创新创业资源和能力不足影响,创新创业工作很难付诸实践。
(二)高校专业设置不科学,盲目扩招,就业指导不到位
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开启了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新阶段,201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201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我国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在长达20年的高校扩招过程中,不少高校过于看重扩大招生数量,不注重改善专业结构和提高教学质量,导致在一段时期内高等教育质量下滑,逐年增量的扩招使毕业生就业问题和就业矛盾日益凸显,高校毕业生尤其处于就业劣势的贫困生的就业危机悄然而至。
多数高校在完成高考招生工作后,便按照本、专科生人才培养方案计划开设相关专业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却缺乏对专业与市场、技能与就业之间的权衡。在大学期间,不少高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然而,一方面,这些课程的授课教师并非专业出身,对当前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需求不甚了解,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尤其对贫困生的就业问题更是缺乏“一对一”的帮扶指导和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即使部分贫困大学生学习了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也因缺乏行之有效的执行力和实践平台,难以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最终使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陷入僵局。
部分高校由于盲目扩招,缺乏缜密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导致不少毕业生的能力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不能满足企业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浪费了国家教育资源。当前,在打赢教育扶贫攻坚战的时代要求下,不少贫困大学生需要尽快实现就业,使不少高校的就业工作变得更加繁重和艰巨。甚至部分高校将毕业证、学位证的发放与就业率挂钩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违背教育部“四不准”规定。因高校盲目扩招、专业设置不科学、教学质量不高等原因所导致的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仍在一段时期内持续存在。
(三)贫困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及其传统观念影响
首先,不少贫困生家庭由于家庭物质生活条件不充裕,甚至一个贫困家庭有多个孩子,不论在生活、教育、医疗上都要产生很大的经济支出,急切需要贫困大学生能够尽快就业,带动家庭脱贫。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不少专科或本科贫困生一毕业就马上工作,无法在提升学历和继续深造上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从长远角度看,这并不利于其个人职业发展和提升。其次,不少贫困生自幼在相对封闭保守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对外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少之又少,思想开放受限,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会对其贫困子女产生深远影响。相关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道德与绝大部分心理健康因子呈显著负相关关系[9],反映出相对于非贫困生而言,由于社会资本匮乏及家庭环境影响,贫困生更容易表现出自我认知偏差和偏执行为,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更容易导致其人际交往紧张和就业焦虑问题的产生。最后,少部分贫困家庭不能正确理解国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资助政策和就业帮扶的本意,甚至出现“价值倒挂”等懒汉思想,缺少主动脱贫的动力,不急于就业、不善于规划未来,容易诱发依赖心理,滋生“等、靠、要”等不良思想,这些都给贫困生就业工作带来一定的思想阻碍。
三、完善职业规划,提升职业素养,打通贫困大学生就业脱贫的新路径
(一)完善职业生涯规划,积极转变就业观念,不断提升职业技能与素养
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将来的就业质量。因此,高校贫困生必须重视和完善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根据归零思考模式,贫困大学生可采用“5W”法作为有效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法,即你是什么样的人(What you are)、你想要什么(What you want)、你能做什么(What can you do)、环境支持你做什么(What does the situation allow you to do)、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What are the plan of your career)。通过这五个层面的深入剖析能够帮助贫困大学生初步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和方向。职业生涯规划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贫困大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因此,有必要分五步完成高效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第一步,认识自己,开展自我评估。贫困大学生只有结合自己的兴趣、性格和能力来全面评估自己,才能做出合理抉择。第二步,外部环境分析,即职业生涯机会评估。贫困大学生要充分了解职业环境发展变化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主动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第三步,确定目标。目标的选择要合理可行,这样才能激发贫困大学生干事创业的斗志。第四步,制订并实施方案。贫困大学生要结合短、中、长期目标,以“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方法,提高执行力,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自己制订的计划和任务。第五步,评估、反馈和调整。影响职业生涯规划执行的因素很多,贫困大学生要不断对新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依据评估结果不断修订和完善计划。
当前,贫困大学生想要摆脱贫困现状,实现脱贫就业的目标,一方面需要自身积极主动转变就业观念,另一方面也需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和素养。贫困大学生应主动了解国内外就业新形势以及国家最新就业政策,结合自身兴趣增长点及专业技能,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次就业应注重积累工作经验,理性看待就业与择业的关系,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需求,立足本职岗位创新思路和方法,逐步将自身培养成应用型复合人才。贫困大学生需要不断提升职业技能与素养,这就要求其在大学期间首先要结合专业特色和个人兴趣爱好,积极参加相关社团协会,在朋辈的帮扶和激励下掌握更多职业技能;其次,要重视将大学期间课堂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以实习和实践为契机,不断检验和充实专业技能;最后,在校学习期间应多参加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开阔眼界、提升水平。同时,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培养也是决定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首先,贫困大学生课堂学习中要通过授课教师的案例教学、情景体验等教学方法多了解行业内的职业要求和准则,积极选修“大学生礼仪与素养”“职场礼仪”等选修课程;其次,积极参加学校第二课堂的学习,不断通过勤工助学、志愿服务活动、暑期三下乡活动、文化演出活动等培养自身团队合作、乐于奉献、主动担当、沟通交流等良好职业素养;最后,通过积极参加校园文化论坛、讲座、报告会等活动,结合个人实际,制订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目标职业所需要的良好职业素养和能力。
(二)统筹考虑招生与就业问题,加强就业指导与校企合作
当前,多数高校的招生就业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因此,必须统筹考虑高校招生与就业问题。高校应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大量培养能优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优秀专业人才。不少高校在招生时片面追求热门专业,没有统筹考量专业设置、专业需求、就业情况、师资力量、办学水平、人才培养方案等综合性问题,不科学的招生会造成就业难。高校应积极通过实地走访企业、调查问卷、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以及结合当地政府工作发展报告等重要资料,组建学校专业评审委员会,科学论证开设相关专业的科学性、预见性和特色性,进而编制科学的、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主动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此外,不少高校在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方面多存在相似性。高校只有结合学校师资力量、办学优势以及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和特色,才能实现高校办学规模和效益的可持续性发展。在人才培养类型上,高校应科学论证,找准自身定位,不能将培养应用型人才、研究型人才、师范型人才等混在一起,贪多求全便容易失去办学特色,更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贫困大学生要实现稳定可持续的就业离不开校企合作。学校培养的人才最终要走进社会、步入企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否过关,企业和用人单位最具发言权。因此,有意识地加强校企合作,更加有利于高校洞悉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关键性问题。同时,实行校企合作也解决了毕业生的实习困难问题,能够真实有效地检验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否运用自如。企业和用人单位可以向高校不断反馈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有利于高校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更有利于促进师资队伍的提升和成长;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高校及时了解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新动向,不断完善专业设置的科学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
(三)支持乡村振兴,缩小贫富差距,重视家庭教育,加强家校合作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国家和社会层面应统筹城乡发展,积极开展乡村振兴行动,促进贫困家庭增收,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而为贫困生家庭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源,为贫困生就业架接更多桥梁。家庭教育具有基石作用,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成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表现在其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逆性、持续性,贫困大学生要顺利实现就业,必须首先从重视家庭教育做起。一方面,贫困生家庭父母应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结合自身家庭实际情况为子女提供良好的家教环境。另一方面,父母应以身作则、行为示范、知行合一,让贫困生子女懂得父母工作的艰辛,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就业脱贫的艰巨性,决不能让家庭教育缺失。应彻底摆脱“等、靠、要”等消极思想影响,为贫困生子女树立积极有为的榜样形象。
学校和家长应主动探索建立家校合作平台,这一方面可以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各种行为表现,另一方面也为家校合作教育提供了契机。高校应主动尝试“大学开放日”制度,为家长到校访谈、听课、参与学生活动创造条件。家长也应克服万难主动参加大学生家长会活动,主动与学校教师定期取得联系,建立家校网络信息交流平台,方便将贫困大学生在校表现及时准确地反馈给家长,为其家庭教育提供策略帮扶。此外,家长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应坚持民主与科学的原则,不过分溺爱,避免子女养成自私、霸道的不良品行,不强迫子女做不适合其年龄和心理特征的事情,避免进入大学阶段后形成反弹心理,增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阻力。只有社会、家庭、学校和企业不断加强合作,同向同行,协同发力,才能真正为实现贫困大学生就业提供坚实保障。
(四)实现中学、大学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一体化有机衔接
当前,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就业指导课程作为一种公共必修课,基本只会在大学阶段开设。然而,职业兴趣的产生和发展绝非只是在大学阶段才会产生。在现实中,中学阶段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并没有真正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专业学科知识呈现在中学课堂上,导致学生中学、大学阶段在职业规划和发展理念上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没有实现有机衔接。因此,包括初、高中在内的中学阶段学校应合理安排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将其科学地嵌入到中学人才培养方案中。中学阶段是广大学生开发想象力、激发兴趣、培养特长的关键时期,只有因势利导,科学促进其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和学习就业知识,才能为其高考选报专业和学校提供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科学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广大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将来能够在大学阶段对专业热爱、知识渴求、职业探索、就业成功的激情和理性思考。因此,实现中学、大学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有机衔接,是对包括贫困大学生在内的广大学子科学就业、构建终身职业发展体系的关键举措。
四、结语
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薄弱和就业困难问题影响深远,主要是由贫困大学生自身、学校、家庭、社会及国家经济转型过渡期等多方面因素交织形成的。社会和国家层面应积极开展乡村振兴行动,促进贫困家庭增收,逐步缩小贫富差距,为贫困家庭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源。家庭层面应重视家庭教育理念,父母应为贫困生子女树立积极有为的榜样形象,做到言传身教。学校层面应科学设置学科专业,加强市场调研和校企合作,不断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贫困学生自身应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摆脱“等、靠、要”等消极思想的束缚,不断提升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