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三入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探讨
2020-03-04白锦霞贾丽艳
白锦霞,贾丽艳
(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当前,随着国民经济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不断推进,国家继续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以下简称“双创”)工作。“以人才支撑为第一要素……激发人才创造潜能,鼓励科技人员、中高等院校毕业生……投身创新创业”。[1]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提升青年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双创”工作稳步推进的主要途径。青年学生朝气蓬勃、思想先进、思维活跃、善于探索、勇于挑战,蕴藏着强大的创新基因和创业潜力,是推进“双创”工作的生力军。[2]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要阵地为高校,我国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因此,推进“双创”教育工作,是高校承担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推动自身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当前,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3]同时,大学阶段是个人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时期,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也是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实现自我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因此,高校必须创新形式、改革内容,努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2015年以来,国家多次以文件形式要求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创新创业实践,[4]但如何将文件精神真正落到实处,尚需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认同的心理过程是循环往复、层层递进的,需要经过初步的认知、情感的认同和行为的自觉三个过程,最终达到知、情和行三者的辩证统一,即“三入”:入耳、入心、入行。因此,高校“双创”教育工作必须在了解和遵循学生认知行为发展规律和教师教书育人规律的基础上,改革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引导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入耳”“入脑”“入心”,逐步探索形成科学合理系统的“三入式”教育模式,推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成效。
一、“入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接收器”
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5]“入耳”,指外在信息与个体的感觉器官接触后,通过意识的思维活动进行能动性的改造,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使之成为人的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入耳”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最初阶段,也是大学生认识“双创”的前提和基础。“双创”教育活动在未被人脑感知成为人的意识之前,是独立于人而客观存在的事物,只有被人脑所“接收”之后才能成为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双创”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根据当前世界经济转型发展的新特征和大学生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而提出来的,其教育从概念到实践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并不是简单地靠媒体宣传就能进入大学生的头脑。那么,如何有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入耳”呢?
(一)教育者自身应该对“双创”工作有全面正确的认识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讲授在当前依然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高校教育工作者科学的“双创”观、丰富的“双创”知识是学生正确认识“双创”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自己必须通过自学、外出参加培训等形式,全面系统了解“双创”教育工作,培养正确的“双创”观,拥有深度解读分析政策和指导学生高效实践的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念,有效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推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二)教育者应该深入探索和总结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讲,大学阶段正处于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青年中期,也是个人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疾风骤雨期”和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拥有部分成年人的智慧和部分未成年人的不成熟。教育者不能完全用成人式的系统理论教育模式,也不能完全用未成年人式的碎片化故事点拨模式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要在真正了解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大学成长发展规律与思想行为特点的基础上,将两种教育模式结合起来,进行深浅适宜、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教育者可以通过打造“双创典型案例”和“双创榜样人物”等形式,用社会热点话题和大学生身边的现实案例来讲解创新创业的目的、意义和科学内涵;通过带领大学生深入创业园区、创业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真切体验创新创业,并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在体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类疑惑和难题。教育者只有通过生动的理论阐释、帮助学生进行深切的实践体验,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才能真知、真懂、真“接收”。
二、“入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转化器”
“价值观内化”是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西方心理学所倡导的认知活动机理,人的价值观内化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必然通过有效的外在教化与主体内部能动转化的相互作用而逐步形成,即实现从科学理论认知上的“是”发展到价值生活行动上的“应该”而“转识成智”。[6]“入耳”是接收信息的过程,是外在的教化,“入心”则是个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入耳”的信息加工处理,内化为自身知识的过程,即弗洛伊德提出的价值观内化。在此过程中,情感是个体将对事物的初步认识转化为内在精神世界组成部分进而转化为自我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正是因为情感源于认识,同时又能强化认识,所以对行为有强大的调节作用。[7]如果个体在同外界信息的初步接触中产生的情感是美好和享受的,则个体愿意为了维持这种美好的体验而积极行动,实现个体对外在信息的“被动入耳”转变为“主动入心”,进而推动个体对事物由外在的认识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如果个体在同外界事物接触的过程中没有产生快感,有身心不舒服、疲惫甚至厌烦颓废的情感体验,则个体会为了逃避这种不良情感体验而对外在信息表面服从,实际不信、漠不关心甚至消极排斥。创新创业活动也是如此,高校要在充分尊重学生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探索一整套教育内容先进、教育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提升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认同,增强学生将创新创业由“被动入耳”转变为“主动入心”的动力。但高校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情感认同,真正实现“入心”呢?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双创”教育理念
高校传统的创新创业有两个方面特点:一是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创新创业教育关乎学生比赛的荣誉、学生未来的就业以及因此而带来的学校的声誉和社会经济效益,这种教育观点过分重视教育的工具性,忽视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主观诉求,与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和社会主义高校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是相违背的。二是流于形式。近年来,在国家“双创”政策的号召下,创新创业成为一种时代潮流,各大高校进行大肆地媒体宣传、政策引导,盲目的鼓励使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变得流于形式,这与大学生思想先进、思维活跃、主观能动性强等特点相违背。传统的教育理念不仅不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甚至使学生产生排斥的心理,成为阻碍学生“主动入心”的因素,影响教育成效。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要做到教育为了学生、教育依靠学生。为了使创新创业教育进入大学生心中,教育者必须充分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情感需求,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真正成为大学生的“自己人”。如教育者在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时要围绕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精心设计,利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通过当前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和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微信、哔哩哔哩网站、QQ等平台,以真诚的态度、高尚的人格,耐心、细心、用心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营造健康温馨、积极向上的氛围。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认识到“双创”教育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真正产生对创新创业的情感认同,实现教育由“入耳”到“入心”的飞跃。
(二)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表达和体验环境
真正有效的教育方式是“润物无声”,把教育的内容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深深根植于学生的脑海中。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效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为大学生创设一个能将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情绪和情感进行充分体验、表达和释放的良好环境。良好的情感表达和环境体验就像一个五彩斑斓的气泡,里面是浓郁的氧气、芳香的鲜花和明媚的阳光,学生在浸润期间会产生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这助于大学生内在的情感认同。因此,学校应该抓住合适的机会和场地,营造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科学“双创观”的环境,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创新创业的种子埋在心田。学校可以开展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广播、电子屏、微媒体等平台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宣传,还可以请优秀的校友、企业家现身说法,让身边人在讲身边故事的过程中细雨润物般激发学生的“双创”意识、提升学生的“双创”自信,学生在活动的参与、情绪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中自觉将创新创业内化于心。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应该利用自身优势,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和平台,引导学生深入其中,在亲自的劳动实践中认识“双创”并产生情感认同。同时,学校还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制度保障,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用心,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认同,进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由“被动入耳”到“主动入心”。
三、“入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检测器”
“入行”指将认识转化为行动。认识是通过“入耳”和“入心”进入人脑中的理论,对人的行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局限性也能在行动中有效显现。行动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能检验指导该实践的理论是否科学合理,也是理论转化为实践和超越实践的必经环节。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也是如此,必须将进入人脑的知识和理论转化为行动和实践,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理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国各高校正在掀起创新创业教育的新一轮热潮。然而,据调查,接受过“双创”教育的大学生虽然认识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但大多还停留在概念和理论认知层面,不知道该如何付诸实践。《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2018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仅为2.7%。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高,实践低”成为当前教育者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将创新创业知识和理论有效转化为行动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尚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一)高校应多措并举,为学生搭建“双创”实践平台
与初、高中生相比,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社会经验,但毕竟还没有成为身心成熟的社会人,社会经验少、可利用资源少、身心承受能力差都是阻碍大学生将创新创业想法转化为实践的因素。教育者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和资源优势,积极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将“双创”意识转化为有效的行动。一方面,要结合学生专业搭建平台。专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的,也是利用课堂全面系统学习的知识领域,很可能与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关。因此,教育者在为大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教育结合起来,联系专业领域的指导教师、组建志趣相投的实践团队、聘请专业人士开展创业讲堂等,引导学生将“双创”意识转化为有效行动。另一方面,教育者要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和校内资源相比,校外资源具有开放性、多样性等特点,可以更好地开阔大学生的思维,提升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团队协作、应对挫折等能力。教育者应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通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形式为大学生搭建校外实践平台,利用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不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与自信,将内在的“双创”意识转化为自觉的、有效的“双创”实践。
(二)激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和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年学生:“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也是如此。教育者应鼓励青年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从简单小事做起,如结合专业知识,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申请学校组织的科技立项、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融入创新创业等,在此过程中积累创新创业经验,培养创新创业意识,让创新创业行为成为一种常态。同时,教育者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不断进行反省和总结,了解自己在创业意识、创新精神等方面的不足,在对政策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借助学校、教师等外力不断进行完善和提升,为将来的创新创业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提升“双创”的实效性。
深化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以创业带动就业、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促进学生自我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国家、社会、高校和学生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是“入耳”“入心”“入行”的层层递进、螺旋式发展的过程,三者相辅相成。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自身对“双创”工作有全面正确的认识,通过深入探索和总结大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入耳”;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创设良好的情感表达和情绪体验的环境,促进“双创”价值观内化,使学生“入心”;搭建有效的“双创”实践平台,调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入行”。同时,要正确处理三者的关系。“入耳”是基础,是创新创业理论的“接收器”;“入心”是保障,是理论到行为的“转化器”;“入行”是最终成果,是教育效果的“检测器”。在此基础上,高校要保证稳扎稳打,逐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