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育模式优化
——以地方政府学课程教学为例
2020-03-04杜慧
杜 慧
(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新时代,高等教育必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建设。本身兼有多学科特点的行政管理专业应抓住眼前的机遇,着眼于时代要求与社会需求来优化人才培育模式。
一、新文科的理论内涵
新文科的主要理念在于打破专业间隔,实现不同学科的深度融合,并且强调新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基于此,新文科的理论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新文科培养理念的创新。新文科强调突破传统文科囿于专业内部的相对保守封闭的培养理念,通过不同学科的深度融合,强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多元化因素,使学生具有多元复合的知识背景和能力结构。第二,新文科培养方法的创新。新文科基于新技术与人文社会学科的结合,将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应用到传统的文科教学中,使人们认识和探究社会有了新的视角,实现了以更广阔的理论视域深化对社会问题的研究。[1]第三,新文科培养定位的创新。新文科弱化学科的边界,通过多元交叉的方式直接对接经济社会的新课题,以社会需求来设置人才培养过程中所需的知识体系和课程模块,遵循实践导向的原则,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契合度,真正实现了“实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
二、传统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方向有偏差,与社会实际需求相悖
行政管理专业自设置以来,一直以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掌握现代行政管理理论和技能,熟悉行政管理规范,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写作能力、领导决策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合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从事行政管理、政策研究等具体工作的高素质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专业教学由于存在抽象问题讲解过多的问题,因此理论重于实践的问题比较突出,这导致本来实务性很强的行政管理专业被带入了形而上学的抽象空间。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进入实际工作后,出现了理论知识储备与实践动手能力不平衡的状况,也就是“眼高手低”和“纸上谈兵”的问题。这也是现在用人单位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反馈最多的问题,用人单位希望高校能培养“强能力、快适应、能创新”的应用型人才。
此外,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领导型人才的培养上,忽视了服务型人才的培养。毕业后,学生多愿意进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就业,不太愿意去企业、社团组织等单位,而这一情况和我国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相悖的。在产业结构调整变革的过程中,我们更强调将更多的管理权力下放到基层,使科学合理的社会管理深入基层组织,因而出现了社会对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但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却并不是很理想的这一矛盾的社会现象。
(二)课程设置不科学,难以适应时代要求
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一直秉承延续传统的原则,越来越难跟上日新月异的时代要求。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通识课程比较多,并且涉及多个学科,比如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如果没有科学有效的整合,那么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迷失方向,丧失重点,容易出现什么都学了但又都不是很精通的情况,导致毕业后会出现就业上的困惑,不知道要去哪个领域工作。长此以往,学生对行政管理专业的认同就会受到影响。此外,行政管理专业在具体专业课程设置上缺少体现专业特色的特色课程,以及旨在提高学生实操能力的技能课程,总体来看,整个课程设置呈现出理论重于实践,与实际脱节,与应用分离的特点。最后,行政管理专业由于本身具有跨学科性,因此更应注意基于宏观研究的契合性来实现课程间的多元交叉,而非仅仅基于研究主题的相似性和研究方法一致性来简单地进行课程整合,否则会造成专业知识的隔膜以及融合度低的问题,使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内在交融受到制约。
三、新文科背景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育模式优化路径
(一)纠正培养方向偏差,完善双轨制分类培养机制
培养方向的偏差使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能力与社会对其需要具备的技能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要缩小这一差距,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就要结合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进行分类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一方面满足社会对行政管理专业的要求,另一方面为学生学习就业指明方向,增强他们的专业认同感。
那么,如何进行分类培养呢?一些高校对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进行了创新,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总体来讲,分类培养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进一步探索。通过地方政府学的课程教学实践,“就业型人才”与“理论型人才”的双轨制分类培养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模式。
“就业型人才”主要是指毕业后具备就业基本技能并愿意就业的学生。根据就业意向的不同,又可以把“就业型人才”分为职业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两大类。[2]职业型人才应具备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团队精神等,是优秀的公务员的后备队伍。技能型人才应具备公共服务的智能化管理能力。“理论型人才”主要是指毕业后具备基本科研素养并愿意继续深造的学生。根据继续深造的动机不同,又可以把“理论型人才”分为教学型人才和科研型人才两大类。[2]教学型人才应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教学型人才的培养应以纯学理性、学术性为方向,其目的在于培养优秀师资。科研型人才的培养要结合学生的兴趣,从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个维度来对学生进行科研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为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提供管理调查与预测的研究能力、进行横向课题服务研究与创新的能力、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及产业结构政策等进行研究的能力。
“就业型人才”与“理论型人才”双轨制分类培养就是在专业培养过程中,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将教学对象分为“就业型人才”与“理论型人才”两种类型,针对这两种人才需具备能力的差异,通过课程内容的侧重、教学手段的调整,将其创新性地融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提供多元的教学资源,形成合分结合的培养模式。在地方政府学这门课程的具体教学中,教师初步尝试了“就业型人才”与“理论型人才”双轨制分类培养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上,针对两类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群体,教师厘清课程不同章节及课时分配的侧重点,并根据学生需求来调整授课重点。例如,在讲授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如地方政府的职能、地方政府的权力等问题)时,教师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评析甚至辩论的方式来分析比较各种不同的观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此外,教师在课后思考题中融入考研复习技巧、科研论文写作技巧、文献数据收集技巧等基本科研技能的讲授,以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而在讲授地方财政、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等实践性较强的问题时,教师更多地应用信息化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大量的图片、图表、案例,以此来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分析能力,为其以后顺利进入职场奠定基础。这种做法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得到了学生的认可。这种培育方式的优化使学生能获取他们想要获得的各种能力,从而为以后的就业和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切实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与竞争力。
(二)拓展深度学习路径,构建多元融合的课程模块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课程设置是关键。现在的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缺乏创新性,需要在新文科的建设背景下进行变革。这就需要拓展深度学习路径,构建多元融合的课程模块。
要拓展深度学习路径,需要我们积极做好“请进来”和“走出去”这两方面的工作。“请进来”是指从加强实践性师资力量的维度入手,邀请不同背景的专家、地方政府官员通过“专家讲坛”“市长、县长论坛”等进行专题讲座,以开阔师生的学术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走出去”是指通过校政合作、校企合作的形式,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定期或不定期地将学生派往实习实践基地参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等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应用素质,拉近知识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这对于提高学生实践素养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在地方政府学的课程教学中,针对“请进来”这个环节,我们正在探索双师同堂教学的教学模式,针对课堂不同的章节内容,请实务部门的一些专家和政府部门的一些官员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以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能力。
深度学习的渗透最终还得依赖课程设置,需要构建多元融合的课程模块。在新文科建设中,多元融合的课程体系是指打破学科和学校边界,以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方式来确定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的多层次和多元化的课程体系。[3]在主体融合领域,行政管理专业基于自身跨学科的特点,已经突破了学科壁垒,对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等专业的课程和教师进行了整合。当前,行政管理专业可以在体系内部进行大类课程群和微专业课程群的有效融合,以分别培养学生的通识能力和专业能力。此外,课程学习的方式也要多元化,即要充分利用自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实现线上和线下学习的有机融合。[4]最后,“就业型人才”与“理论型人才”双轨制分类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在多元化课程设置体系框架下,遵循实践导向的原则,针对专业特征,通过校政合作,开展与地方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合作教学,以增强专业教学的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