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环境下学校变革何去何从

2020-03-04山东省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20年33期
关键词:变革人工智能时代

晏 璟(山东省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

人工智能条件下学校应该如何变革呢?结合实践提出三点思考和大家探讨:我们应该是点上突破好还是系统推进好?是理念为先好还是工具为先好?是应该基于教育和教师的需求解决当下的问题好还是应该用人工智能引领我们的需求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甚至思维模式好?

一、点上突破还是系统推进

从理论上讲,一种教育理念或学习方式的变革往往需要系统规划、分布推进,才会取得好的效果。那么,人工智能条件下学校变革如何系统设计呢?回到真实情境,起码在学校里,我们接触人工智能的实践应用还仅限于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目前,人工智能把教育也当成工程问题解决,而工程问题本质上是数学,需要在一个定义良好的环境中,用定义良好的参数描写一个定义良好的问题。而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个定义良好的环境和问题。人工智能要真正与教育融合究竟还需要多久?它要实现与人类真正的交互沟通,实现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对认知世界的推理、共享人类的价值观等各方面的统一,这条路还有多远?

从当下人工智能发展的程度来看,要在学校里进行人工智能促进教学实践的系统设计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点上突破。这是不是说,我们又回到了原点?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那些重复性的、简单的脑力和体力劳动将被人工智能所代替。

人工智能环境在教育界引发我们一个最大的改变,就是我们要更加关注培养目标,我们要比过去更认真地思考我们究竟该如何引导孩子为未来而学?教师究竟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为未来而教?回看过去我们在实践上进行的那些“点”上的突破,无论是微课程,还是翻转课堂还是智能作业评析,更多地放在了知识与技能方面,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只不过让孩子利用更现代的工具刷题刷更多一些、背诵背得更快一些而已。我们对培养目标关注的重点应该放在能力和素养层面,让学生能够在复杂情景下学会完成任务、解决难题,如合作的能力、探究的能力以及决策力等。

人工智能条件下的学校变革,需要我们进行系统设计,但这种系统设计不是针对人工智能环境下学校的一些具体实操方面,而是需要我们系统审视教育教学目标,系统设计学生成长的发展阶段和需求,这样一来,我们就能知道人工智能条件下哪个“点”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最重要,然后才能在这个“点”上进行人工智能支持下的突破。

二、工具为先还是理念为先

人工智能刚出现,就有很多大师发表了具有全局性的利弊分析,当然也具有前瞻性地分析了道德与隐私的问题。这本没有错,但有一个问题是,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恰恰又是人人都可以品头论足的。专家的观点若引发更多好事者的断章取义,则会对教育的改革发展非常不利。有教育环境时,很多有教育情怀的人不做教育是辱没了使命,但无教育环境时,一些勇于先走一步的学校和校长若在改革进程中自取了其辱,受到影响的就不仅仅是他自己,而是吓坏了一大波人和一大波学校。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不仅需要有站着讲教育的深刻与睿智,更需要有俯身做教育的胆识和勇气,我们需要全面系统分析,更需要实践推进的支持和鼓励。我的想法是,若与传统方式比起来,只要利为51%,弊为49%,就值得实践探索。

从另一方面来讲,真正推进一个系统全面深刻变革的真的是理念吗?别的不说,我们单从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从口耳相传时代到手工抄写时代,从印刷时代、电子传播时代再到数字传播时代,都是因为一种工具的出现引发深刻变革。历史发展告诉我们,开始的时候,我们创造工具;后来,工具造就了我们。时代发展也进一步证明:把一个个人连成一群人,把一群群人连成一个人类,其中最核心的纽带就是技术。人工智能环境下,用工具倒逼教师将行为改变变成“刚需”,进而引发思维方式的改变,再以思维方式改变行为方式,形成良性循环,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三、基于需求还是引领需求

我们学校在智慧校园建设方面起步早,教师的信息化素养相对较高,很多公司希望将一些探索放在这里先行先试。以前,当一些公司给笔者推荐他们的产品时,笔者常常理直气壮地问:你们知道教育的痛点在哪里吗?你们知道教师的真正需求是什么吗?基于需求解决遇到的问题,似乎应该是技术为教育服务的王道。然而,有一天,笔者忽然发现自己就是那个故事里的乞丐。故事说,有人问一个乞丐将来有一天你当了皇帝,你最想做什么?乞丐说,如果我当了皇帝,我一定用黄金做一根粪叉,我要派重兵把手,方圆十里的粪都归我。人工智能是个全新的领域,我们若固守于用当下的思维去解决未来的问题,与乞丐的思维何异?人工智能条件下我们是应该基于需求进行实践探索吗?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自己没有需求而逛淘宝时,系统会给我们推荐很多东西,看到那些从来没有见过、从来没有想过的东西,你会在看到它的那一瞬,突然感觉非常需求它。当下的时代,人工智能很多时候比我们自己更了解我们,基于我们的需求来进行改革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我们真的以理性思考考虑清楚了教育的真正需求是什么了吗?从学校的发展层面来看,有些发展阶段是不可跨越的,我们繁忙而劳累地不断解决问题,是否弄懂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是因为流程管理中没有形成闭合的回路;从学生层面来讲,教师在学习的输入阶段提高了效率,在输出阶段加强了检测,却忽视了学习最重要的加工阶段的引导;从教师层面来讲,学校不断加强技术理性知识和实践智慧的培训,而真正决定一个教师发展的是他的自我发展动机和教育信念。

人工智能刚出现时,一些专家说学校将会消失,让我们好紧张。后来一些专家又说学校不会消失,我们不禁长舒了一口气。然而仔细想想,那些不会消失的学校是我们的学校吗?那些不会消失的教师是我们自己吗?人工智能环境下,人只有做好机器不能做到的事情,才有存在的价值。

人工智能条件下,我们应该以未来社会的需求引领自己成长,而不仅仅是基于需求解决当下的问题。

Ray Kurzweil 在《奇点临近》书中提到:人类正在接近一个计算机智能化的时刻,计算机不仅变得聪明而且比人类更聪明。届时,人类(身体、头脑、文明)将发生彻底不可逆转的转变。据他推算,纯粹的人类文明的终结是在2045年。虽然只有跑才能留在原地,但生逢在这个时代,是一件多么让人激动的事情。那就让我们跑起来,获得人生最大的自由、体现自己最大的价值,进而得到更多的幸福。

猜你喜欢

变革人工智能时代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变革开始了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下一幕,人工智能!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