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探究
——以齐齐哈尔市为例

2020-03-04鹏,郭

教育观察 2020年30期
关键词:农民职业资源

杨 鹏,郭 磊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

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时期,作为第一产业,农业实现现代化需要与时俱进的新型职业农民。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负责任的新型职业农民。由此,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既是时代要求,又是国家召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齐齐哈尔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是东北地区西北部的中心城市,地处松嫩平原,拥有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当前,齐齐哈尔市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已经取得了较大成绩,培训覆盖面较广,培训课程内容较为丰富,学员反馈效果较好。尽管如此,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仍有调整和建设的空间,主要表现如下:第一,在管理机制方面,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的管理较为松散,缺乏系统性,不便于集中引导,缺乏可复制的管理模式;第二,在开发资源方面,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过多将目光放在国家政策或者外围投入,对本土资源缺乏重视,在依托地方高校资源方面有效利用程度不够;第三,在培训课程方面,培训课程的内容较多,但是目标不够明确,缺少有效整合,培训内容与农民实际需求对接不紧密;第四,在考评机制方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考评机制较为单一,与职业资格认定和岗位准入不吻合,考评意义不足。

结合现实情况来看,针对具体问题,培养单位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进一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

一、健全培训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系统,其内部结构只有有效融合,实现系统引导,才可以实现管理效果的最优化。针对农民的培训应立足农民实际,只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简单易行的操作、农民普遍接受的形式和欢迎的平台,才能将培训落地,让农民有所得。

(一)建立专职机构

开展培训前要了解农民的实际情况,结合学习能力、空闲时间、学习方式、预期目标等,建立多方向、多途径和多层次的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农民具有年龄、综合素质、知识结构参差不齐的特征,因此,新时代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要灵活多样,要因材施教,在培养机制、课程设置和授课形式等方面要多元化,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学习需求。[1]

专职机构应做好如下两点:培训工作的统筹计划和安排,搭建培训桥梁,跟进培训进程,更新培训数据并适时调整培训策略;定期调研农民的具体情况,及时掌握需求变化,了解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只有各项职能紧密配合,各个环节有效衔接,构建完备的培训框架,才能让培训有序有效地进行。

(二)加强培训宣传

要让农民接受培训,开窗宣传十分重要。在宣传内容方面,宣传内容过于复杂会使农民产生畏难情绪,反而将农民排斥在培训之外。因此,宣传用语要通俗易懂、接地气,时间、形式等培训信息具体明确,重点突出培训的意义。在宣传形式方面,可以通过举办宣讲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农民口耳相传、舆论影响等传统方式。在新媒体时代下,培训课程的宣传还可借助网络力量,建立“家家通”“村村通”信息网,保证培训信息宣传到户、参加到人,做到宣传全覆盖。

(三)搭建学习平台

让农民参加培训,降低门槛很重要。学习平台要让农民乐接受、易操作。在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等影响下,拓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途径,搭建灵活学习平台可以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

“引进来”方式采用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即时培训,将资源送到农民面前。“引进来”既可以邀请专家来现场,通过现场亲授的方式让农民观摩学习,又可以借助互联网,通过录播视频或者直播视频线上指导的方式让农民在线下进行实践操作,还可以随时进行网络咨询。网络培训不仅能够提高培训效率,还能降低相应经费及成本,农民可享受在线学习、终身学习等服务。[2]

“走出去”是将农民送到资源面前,培训机构在合适的时间统一组织农民走出村、镇、乡、县、市、省域,向同行学习、向典型学习、向专家学习,现场参观,实地交流。“走出去”的学习方式摆脱了地域的惯性思维约束,更有利于农民开阔视野,在参观学习中通过所见所感碰撞思维火花、激发创新思维。

(四)建立人才库

显然,专家在知识储备、专业技术、理论层次、视野高度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但其弊端在于与农民之间的距离感。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地域的距离感,专家开展培训具有普适性,需要结合地方特点作进一步有针对性的思考;另一方面是身份的距离感,培训者和被培训者与生俱来带有角色定位的距离感。

由此,培训机构可以在专家储备的基础上挖掘源发人才,例如建立新型职业农民人才库,从现有农民队伍中选拔优秀人才、树立典型,按照农业科研、农业推广和农业教育对优秀典型进行有序划分,便于及时发现典型、确立典型、学习典型。这种从农民身边走出来的专家,一方面更接地气,有利于激发农民参加培训学习的热情,从而营建积极参加培训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他们作为农民身边的典型,更了解地域特点和农业实况,能够消除距离感和陌生感,便于展开一对一的有效指导,实现培训效果的最优化。

同时,人才库需要随时更新,进入人才库的新型职业农民要接受更高层次的培训,不断学习、不断完善。

二、深度依托本土资源

输血式帮扶不如造血式培养,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更主要的是将具有成功经验的农民留下来,从而通过辐射作用带动更多的农民进步和致富。因此,培训要依托地缘优势,开发本土资源。

在资源开发方面,传统思维过多地将目光放在国家政策的倾斜或者外围资源的投入,而对本土资源缺乏足够重视,尤其对地方高校的天然优势挖掘不深,利用程度不够。

首先,开发乡土资源。乡土资源作为大自然赋予的财富,在农村拥有得天独厚的开发优势,但是,由于思想认识、创新思维、技术条件等限制,乡土资源的开发仍然存在资源挖掘不深、力度不够、范围不宽等问题。四季的自然资源、淳朴的乡间文化、立体农业开发等都存在一定的挖掘空间,比如野生山果,农民采回后或自己食用或做初步加工即出售,没有牢牢把握深加工后带来的巨大商机和利润空间;民间传统工艺作品由于宣传力度不够、营销方式传统,并没有带来应有的经济效益;农闲期间,农民闲置时间流失,富余劳动力有效整合不足,对北方冬季特有的自然资源开发缺少思考。

民间传统文化与工艺、科研资源、种植资源、养殖资源、山地资源、野生资源等,都可作为拓展创新农业项目的突破口,以乡土资源为依托激发农民创新和开发蕴藏资源的意识。

其次,依托地方高校。服务社会、回馈地方是高校的职能之一,地方高校有责任也有条件反哺农村建设,促进地方农业发展。第一,高校设备充足,主要体现在实验仪器、实验室、实训室、图书(线上线下)馆藏资源等方面,与高校有效对接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合作开发创新农业项目,可以事半功倍。第二,高校资源集中,师资水平、科研力量、前沿的教育教学方法是高校与生俱来的资源优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可以与高校对接开展培训,建立线上课堂,实现资源共享,也可以采用“农民网上点菜、教师在线下厨”的在线课堂模式,通过“互联网+培训”的形式将课堂延伸至农民家中,实时发挥培训作用,必要时也可以转为面对面培训。第三,高校视野广阔,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可以依托高校把握新思想、新领域、新事物的敏感性和洞察力,高校可以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发农业创业创新领域,促进新模式、新业态出现,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三、优化培训课程体系

设计培训课程,从目标来看,应形成农民培训与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农民教育体系,确保农民接受培训学有所得;从内容来看,应设计与农民实际需求密切吻合的培训内容,确保农民参与培训学有所用。

基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考量,浮于实践的理论或者脱离理论的实践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此,以“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任务工作化”为指导思想设计课程可以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有效融合。

首先,明确课程体系设计思想。将“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任务工作化”的指导思想落地,按照“生产—认识—再生产—再认识”的传递规律,可以将培训内容与项目任务结合起来,以项目为载体,合理安排课程前置任务,整合专业课理论学习内容,布置课后实践。项目任务的开发要结合农民的实际所需,与实际生活、劳作有机结合。

其次,优化课程培训具体内容。培训内容不能闭门造车,凌驾于农民的想法之上,更不能一成不变,以所谓的“僵尸课”指导农民学习。优化课程培训内容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个人申报或者组合搭配等形式,结合农民实际需求,划分出生产型、研究型、经营型和服务型等职业岗位,再根据岗位需要,有针对性地安排相应教学内容和课程任务。课程培训内容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相关部门要予以把关,要果断摒弃陈旧、过时的内容。

最后,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如果培训时间不合理,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自然不会高。培训的时间安排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线下培训尽量避开农忙时间,安排在农闲时段,或者与生产过程、创新进行有效衔接,实现边培训边操作、先操作后总结、先培训后实践,最终达到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有机融合。

四、完善培训考评机制

考评是检验培训效果和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考评结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结合实际来看,目前的农民培训考评机制较为单一,检验方式传统,考评意义不够。

考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要采取可量化考核体系,用数据作证明,以成果为参考,并将考核结果进行有效运用,实现学、考、用的良性循环。

(一)注重培训质量,确立严格的评级考核制度

培训要建立以数据和成果考评为主、乡镇村屯干部评价和自我评价为辅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考核评价机制,评价主体要多元,评价标准要明确,评价过程要透明,评价结果要公开。

1.注重过程性考核

培训是长期过程,考核要综合考量阶段性学习结果,不能简单一刀切。评价中要融入学习态度、学习表现、学习质量等元素,并制订明确的评价标准,摒弃感情分、人情分。

2.注重实践操作考核

要将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结合起来,提高实践操作环节的分数权重。一方面,农民学员可以通过录制实操视频、递交培训成果、提供成果依据等为考核实践操作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培训机构可以将农民接受培训之后所带来的实际收益作为考核参考,从而将培训与成果有机融合,在真实收益中展示培训效果。

(二)注重培训结果,对接相应的职业准入制度

培训机构要有效利用考评结果。培训的考核结果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为改变考评与准入“两张皮”的尴尬现状,培训机构可以进行职业资格认定制、岗位准入制与考评机制的融合探索。例如,实施“绿色证书”制度就是我国培养农民技术骨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快职业农民培育的有效方法。[3]

一方面,农民培训与职业资格认定紧密结合,可以使农民通过培训,经考核合格后获得由专门的职业资格评审委员会颁发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具有从业资格的农业劳动者。

另一方面,根据政策指导,考核通过并获得证书的农民,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可以享受优先贷款、低息贷款、在一定年限内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帮助农民解决资金方面的掣肘和顾虑,鼓励农民创新创业,将培训过程中接受的新思想、激发的新思维落地,实现自主发展。

(三)注重培训影响,建立有效的评估反馈机制

培训过程结束,培训影响还在。因此,培训机构要建立评估反馈机制,通过填写问卷、网络投票、电话访谈、开展座谈、随机面谈等形式,了解培训效果以及学员对未来培训内容的渴求,便于对培训内容进行调整、充实,对培训形式进行创新、开发,对考评方式进行完善、优化,保证培训的常态化进行,推动培训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农民职业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职业写作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