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2020-03-04尹召霞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海之韵小学266400
尹召霞(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海之韵小学 266400)
在课堂中融入有趣的游戏和小活动,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数学课的发展趋势。传统课堂以外的游戏和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些游戏和活动也是数学实验中的环节。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实验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数学知识,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但是,任何一种方法在课堂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与其他多样化的方法结合使用,才能够让课堂的效果变得更加理想。教师可以将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等方式同实验教学法结合起来,全面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一、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数学实验教学
小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往往会受到年龄和认知能力的限制,在学习上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些比较深奥的知识,如果直接教给学生,学生可能会不理解,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展开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融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日常会做什么,还需要了解当下小学生热衷的话题和事物,增加与学生之间的共同话题,让学生认识到教师也是他们之中的一员,彼此相处能够其乐融融,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实验教学,从学生的生活常识和生活经验方面入手,将这些知识融入数学课堂中,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而且陶行知也提到过要融入生活化的情景,而不是完全照搬教科书来教学,这也印证了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思想。
比如,在学习“米和厘米”时,为了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米和厘米的不同之处,以及这两个长度单位哪个更大,教师可以采用实验教学的方法,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这两个单位所表达的含义。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先准备一把米尺,对学生说:“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把米尺,哪位同学想知道自己的身高,老师可以帮你测一测。”教师测量完一个学生的身高之后,把这个学生的身高写在黑板上:135 厘米。然后对这个学生说:“你的身高是135 厘米,那你想不想知道是多少米呀?”学生点点头,教师再说:“那就让我们来换算一下,根据课本上的知识,我们了解到1 米等于100 厘米,那现在就可以把135 厘米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100,另一部分是35。你现在有思路了吗?”这个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100 的这一部分就等于1米,剩下的35 厘米加到后面去就可以了,所以我的身高是1.35 米。”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米和厘米的换算和区别,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身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实验教学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比如,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如果教师一开始就安排难度系数较大的知识,可能会让这些学生吃不消。而班级中有很多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如果教师的知识仍然停留在基础层面,就会影响这些学生成绩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教学,结合运用实验教学的方法,更加直观地向学生展现数学知识。比如,在学习“除法”时,教师可以请10 名学生上台,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老师想让这10 个人排成两排去操场跑步,请你们来帮他们算算,应该怎么排呢?”学生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都思考怎样才能排好队。有些思维比较灵活的学生立刻就想出来:“让他们5 个人站成一列,这样就是两排了。”教师点头并继续提问:“说得对,你是怎么想的呢?”学生说:“我是根据乘法口诀来算的,2×5=10,所以如果想排成两排,这10 位同学就得5 个人站成一列。”教师夸奖他:“看来你还会乘法的逆运算呀,那其他同学还有没有别的思路?”还有学生说:“我有一个笨方法,老师你不是说让站成两排吗?先让第一个人去第一排,第二个人去排第二排,这样依次分,就像平时分糖果一样,这样到最后刚好分完,每列就是5 个人。”教师说道:“看来你还是个小吃货呀,你这种方法也可以,也很好地解决了问题。”学生都大笑起来。但是不可否认,这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然后教师可以借此引出除法的数学规律。通过实验的方法,学生就能够构建出一个除法的知识网络,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注重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常常能够由一个方面跳跃到另一个方面,如果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将这种思维的活跃性运用在数学学习方面,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小学生形象思维较为灵活,但是抽象思维却还需要一定的锻炼。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更好地突出实验教学法的优势,还必须结合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
比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如果教师只通过屏幕上的图片来介绍钟表知识,虽然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但是学生的兴趣却仅停留在那些五彩斑斓的图片上面,对钟表知识的理解效果较差。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用一块真实的钟表和一块电子表给学生做演示,通过实物演示深化学生对钟表知识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唱歌导入的方法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时间像小马车,时间像小马车,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向前跑!”引起学生的兴趣之后,教师对学生说:“同学们,大家看老师手里拿着两块表,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吗?”学生争先恐后地去看教师手里的表,有的学生说:“一块是有指针的,另一块没有指针。”教师夸夸他:“你观察得可真仔细,没错,今天老师带来的这两块表,一块是有指针的钟表,而另一块是没有指针的电子表。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这两种钟表。”之后教师拨动钟表的指针,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钟表的变化,同时引导学生观察:“那同学们看看,每一大格代表1小时,一圈有多少小时呢?”有的学生抢答:“一圈是12 小时。”教师点点头:“对,那同学们,一整天下来,老师手里的这块表需要走几圈呢?”有些学生陷入了思考,但还有一些学生立刻就想出了答案:“两圈!”教师带头鼓起掌来。教师放下手中的钟表,再拿起另一块电子表,通过这块电子表的演示,可以让学生知道1 小时等于60 分钟,而1 分钟等于60秒钟。接下来再对学生进行引导:“大家看这块钟表上一共有3 根指针,它们各司其职,每一根指针都代表不同的意思,这样才给我们的生活提供准确的时间。那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它们分别代表什么吧!”之后再经由钟表和电子表之间的对比以及教师的演示,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看到时针、分针和秒针的变化,深化对钟表知识的理解。
综上所述,实验教学法现如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达到学习的目的,激发了学生动手的兴趣,也提高了其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常识来开展实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做到有针对性地教学。实验教学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也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数学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