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探析
2020-03-04臧运梅山东省临沂第十中学276000
臧运梅(山东省临沂第十中学 276000)
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我国中小学在划分班级时不再将学生名次作为唯一标准,而是将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按一定比例组合在一起,鼓励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这一做法在提升班级多样性的同时,也增大了课程教学的难度。由于学生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的能力水平甚至会与平均水平产生悬殊差距,教师很难确定日常教学的通用标准。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划分层次,采用分层教学使各层学生的潜力都得到充分挖掘。
一、分层教学的概述
分层教学是一种突出学生个体的教学模式,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可以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在我国的教育环境中,分层教学主要以班级为单位,即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中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同时搭配以不同的教学目标、课堂内容、课后作业与教学评价等。分层教学的意义在于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不论是学优生、中等生还是学困生,都能找到适合的学习节奏,使课堂变为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收获的场所,从而帮助每一名学生发挥课堂主导权。
二、分层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1.充分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实现教学目标的分层
在“生本”理念的引导下,语文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状况,尤其是在学优生、中等生与学困生错综分布的当下,语文教师更应在分层教学模式下合理划分层级并摸清每一层级学生的进度与需求。面对“学优生主动,中等生被动,学困生不动”的局面,语文教师需考虑到各层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根据各层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目标,实现因材施教。就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应明白《纪念白求恩》一文在极具感染力地颂扬白求恩的精神时,也提出了许多复杂的观点与感慨,生活阅历不足的学生很难充分理解其中的深意,所以教学目标的分层就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来划分。此时,语文教师就可以将教学目标设定为:第一层,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摘录具有代表性的句子,分析其中修辞手法;第二层,在第一层的基础上,总结作者对白求恩的情感,说明作者认可白求恩身上的哪几种特质;第三层,在第二层的基础上,融入作者构建的情感世界,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体会作者的情绪变化,并将自己与白求恩进行对比,说明自己从白求恩的事迹中得到了哪些启示。通过这种方式,教学总目标中的任务依照难度系数被划分成不同层级,既能够帮助学习进度超前的学生缩短重复性学习的时间,也能够帮助学习进度缓慢的学生逐步完成简单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朝最终目标迈进。
值得注意的是,从《纪念白求恩》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分层方案可以看出,分层教学不是要限制学生参与学习的权利,也不是人为地减少学生的学习内容,而是为学生提供了一套更加具体的提升方案。在层层递进的教学小目标的引导下,课堂开始时被划分到第一层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努力继续完成第二层与第三层的学习目标,这种方式一方面降低了学困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另一方面也使其在一次又一次的目标完成中树立更强的学习自信。
2.落实学生的课堂主导权,实现教学内容的分层
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分层教学展现了新时代教育对学生的尊重,目的是激活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意识,使其主动参与到合理有序的学习活动中,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力。因此,教学内容的分层至关重要,语文教师只有做好这一步,才能教会不同层级的学生如何行使课堂主导权,从而带动班级学生产生切实的进步。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将学生划分为数个6 人小组,每个小组从各层级选择两名学生,要求各小组通过合作完成各层任务。在合作完成“第一层:通读课文全文,扫清生字词,掌握文章大意”的学习任务时,小组成员可以均等地分配任务;在合作完成“第二层:结合过去所学,总结文言文生字词的使用规律,对比其他课文找出词语解释的异同”的学习任务时,可由基础知识较为扎实的第二层与第三层学生充当“主力”,尽可能准确地完成梳理,将结果分享给第一层的学生;在合作完成“第三层:阐释课文主旨,进行适当续写”的学习任务时,具有较强文学感悟能力的第三层学生可以担任主导角色,将自己的看法分享出来后,启发其他组员完成续写任务。
通过这种方式,原本文言文学习能力稍显不足的学生在组员的带动下,也能对学习任务产生独到的见解,并且由于小组合作具有扁平化的特征,成员间可以无障碍交流,难点问题的解决更加迅速。如此一来,各层级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都能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一同行使课堂主导权,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进行主动学习。
3.合理制定学生评价规则,实现教学评价的分层
分层教学拥有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只有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都体现分层并有机整合,才能确保分层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落实。在常规教学体系中,学生评价通常只拥有单一尺度,并且只有教师拥有评价学生的权力,这导致评价环节的教学作用难以全面发挥。因此,在分层教学模式下,初中语文教师应根据既定的分层方案调整学生评价规则,融入学生互评、家长评价与师生互评等方式,使学生得到个性化的评价结果。同时,为了使学生在进步的过程中拥有更多的伙伴,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同一层级的学生互相评价,从进度相差不大的学生身上学习经验,营造良性竞争的氛围。个性化的教学评价方案是落实分层教学的最后一步,也是衡量分层教学实际效果的关键一步,语文教师应努力做到陶行知先生所说:“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综上所述,初中生在多年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方面都存在客观差异,语文教师应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将之视为一种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积极探索分层教学方案。在分层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评价的分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适宜的学习计划,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顺利跟上教学进度,得以个性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