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创设的统编教材识字教学策略探索
2020-03-04周旭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小学201805
周旭(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小学 201805)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自面世以来,遵循“多认少写,识写分流”的原则,将需要认识的汉字呈现在“集中识字单元”“课文识字”和“语文园地”三大板块之中。识字时不仅考虑到了对高频字、常用字的学习,识字规律的渗透、识字方法的传授也体现了由简入难、循序渐进、螺旋递进。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存在识字遗忘率偏高、识字兴趣偏低、识字速度偏慢等问题。
在阅读理论书籍的过程中,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念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他说:“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这就要求教师在面对遇到的实际教学问题时,需要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为此,我尝试以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理论,指导统编教材的识字教学,即在教学中,立足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汉字本身的构字规律,创设形式多样的识字情境,以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
一、创设多媒体情境,直观识字
多媒体技术是指图片、动画等技术,当它与识字紧密结合在一起,且为识字服务时,我们便认为有了多媒体的情境。正如李吉林老师所说:“通过图画、音乐、表演、多媒体等直观手段与老师的语言描述,结合起来创设情境。”在统编教材一、二年级所学的1600 个字中,象形字有212 个,以一年级第一学期居多。这是因为在识字初期,学生的思维处于初级阶段,喜欢用图片、动画等形式进行直观识字。根据学生这一认知特点,我们主要创设了多媒体情境来教授象形字。
具体说来,象形字的学习可通过追溯字源的方法,将古文字与现代汉字联系起来,使学生理解汉字的构意,建立字形和字义间的联系。二年级下册第三课的“贝”字,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范例,我结合课文中的语句“贝类的两扇壳张开的样子”,用粉笔手绘甲骨文“贝”。之后,通过多媒体动画的方式,呈现金文()、篆文()、隶书“贝”()的演变过程,最终出示现在的“贝”字。这样学生便能通过字源联系古今字形,既理解了字义,也加深了对字形的记忆。因此,借助直观的多媒体情境识字,不仅符合低年段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特点,有助于其识记字形,提高识字兴趣,也能促进其对汉字历史的探究。
二、创设生活情境,活动识字
生活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情境,让学生回到生活里学习语言”。因为在识字初期阶段,学生依然喜欢直观的识字方式,对于生活中亲眼见到的字,他们会有强烈的识字欲望。我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学生留意生活中的识字资源,如校名、横幅、标语、宣传栏、路牌、站牌、食品袋等。在识字教学中,我能根据汉字的具体特点,联系生活情境,营造生活氛围,因势利导,以达到拓宽识字渠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乐于识字”的目的。
例如,一年级上册教材安排了两次综合识字活动——“认识同学的姓名”和“牌匾识字”。教学时,我精心设计活动方案,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汉字资源,并适时调整,将“认识同学的姓名”活动放到开学第一个学期进行。初入学时,就让学生动手制作姓名牌,互相认识对方和他的姓名。同时,引导学生借助校园资源识字,主动认识班牌、校名、学校悬挂的标语等。为了给学生提供展示识字成果的机会,统编教材对历届教材进行了改革,提前开辟“展示台”栏目,引导学生树立“随时随地都是语言学习场合”的意识,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处处识字,并在“展示台”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
三、创设游戏情境,趣味识字
对于趣味教学,李吉林老师说:“我们要注意内容适量,形式生动活泼,手段以适合儿童特点的游戏方式为主。”因此,认读生字时,要注重游戏情境的创设、课堂氛围的营造,以打消学生的畏难情绪。游戏情境是指将识字与游戏相结合。它好玩有趣,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贯穿识字的整个阶段。
一年级下学期教材中的《猜字谜》就是倡导学生运用字谜游戏进行识记的重要课文。教学时,可以在朗读、猜谜的过程中随机正音和识记,引导学生发现字形与字义之间的内在关系。又如教学《青蛙写诗》时,可以创设“青蛙过河”的活动,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描绘的情境,使识字变得轻松有趣。
四、创设语言情境,语境识字
在情境教学中,语言主要是指文本语言。在统编教材识字中后期阶段,随着识字量的增多、阅读范围的扩大,学生接触的不再都是“风、雨、花、鸟、哭、笑”等能表示实在意义的字,而要学更多抽象意义的字。因此,此时的识字教学,更需要注意结合词句和课文语境,注重在语言情境中引导学生比较、领会其中的差别,进行“识用结合”,从而“为学生提供具体生动的语言环境,把语言训练和发展智力统一在情境教学中”,帮助学生更牢固地识记和运用汉字。
大部分的汉字,需要我们联系具体的语言情境,才能了解它的意思,掌握它的正确用法。例如,我在教授二年级上册第14 课《我要的是葫芦》中的“棵”这个字时,不是简单地告知学生要注意它的部首,而是引导学生从“一棵葫芦”联想到“一棵树、一棵草”,总结出“棵”通常与植物相联系,所以“棵”是木字旁。教学过程聚焦了识字的基本要求,关注了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通过创设这样的文本语境,把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进行了有机融合,解决“今天识、明天忘”的识字效率低的教学难题。
五、创设结构情境,集中识字
到了识字后期,可以通过创设结构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识字。这里的结构主要指形声字的结构。通过对统编教材识字表的仔细梳理,我们发现,形声字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占据了大半篇幅。以二年级识字表为例,形声字共计654 个,占二年级识字总量的 72.7%。这便决定了形声字的学习是识字教学的重要内容。虽然形声字的构字较为复杂,但依然有规律可循,即形旁表义,声旁表音,这是最基本的构字法则。在教学中,应注重加强学生对偏旁的理解,搭建偏旁与字意之间的桥梁,引导学生掌握识记形声字的方法。正如李吉林老师所说:“遵循这一法则,创设情境,突出形旁,形声字的特点是不难理解的。”
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的《小猴子下山》一课,要求认记的生字多达 12 个。如果把这12 个生字进行分类,会大大减轻识字负担。“扛、扔、摘、捧、抱”这 5 个生字都有“扌”,表示的意思与“手”有关。进一步探究会发现,这几个字都表示用手完成的一个动作。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形声字构字规律正音,然后结合生字的情境图做动作理解字义,从而识记生字。这样不仅可以减轻识字负担,而且可以更加透彻地领悟汉字偏旁的表义功能,还有利于学生对生字意义的建构,解决没有规律识字、识字速度慢的问题。
不论是直观有趣的多媒体情境识字、生活情境识字、游戏情境识字,还是调动思维的语言情境识字、结构情境识字,学生能感到“易”“趣”“活”,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识字兴趣,降低了识字难度,提升了识字思维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