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灌肠寻根
——明初移民史视角的考察

2020-03-04任同新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北京地区荞麦灌肠

任同新 王 海

(渤海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凤河流域分布着大量以山西某些州县命名的村庄,拥有特色鲜明的移民文化,以大兴罐蒸为特色的饮食文化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大兴罐蒸是因山西荞麦灌肠受到地域环境等影响而形成,同时与北京灌肠似乎也有着“不解之缘”。关于移民与饮食,学界已有探讨。王静的《魏晋南北朝移民与饮食文化交流》[1]、冯敏的《明清移民与四川饮食文化》[2]介绍了移民与饮食文化交流及移民对饮食产生的影响等,黄桂婵的《移民对中国饮食及其方式产生的影响》[3]阐释了移民对中国饮食的特点等产生的影响,但都没有具体到某一饮食上。本文拟通过介绍大兴罐蒸、北京灌肠、山西荞麦灌肠三者关系,探寻凤河流域移民背景与移民来源,分析灌肠制作差异原因等等。

1 北京灌肠、大兴罐蒸、山西荞麦灌肠

北京灌肠从明朝时期开始流传,是北京特色传统小吃。《酌中志》在记录明朝宫宴时就提到了“爆炒羊肚猪灌肠”[4]560,《明宫史》里也提到了灌肠[5]654,清代《都门竹枝词》记载了六合居的“爆肚油肝香贯(灌)肠”[6]22等。北京灌肠分为大灌肠和小灌肠两种,其中“小灌肠是用淀粉加红曲水调成稠糊,做成猪肠模样,蒸熟后切片煎制,浇上盐水、蒜汁吃,焦香咸辣,颇为诱人”[7]62。在北京大兴凤河流域有一种类似的食物叫作罐蒸,即把荞麦面或淀粉加上红曲打成糊,放在瓷罐里蒸出来,用刀切成条拌上蒜、辣椒酱吃,可以当饭,也可以当下酒菜[8]。从中可以看出,北京灌肠比大兴罐蒸在原有制作工艺上多了一道油炸程序,而且它也是明朝时才出现的。明初北京地区人口稀少,存在大量的移民活动,大兴罐蒸就与三晋移民有关。《山家清供》记载了最早的山西灌肠“玉灌肺,真粉(米粉)……加莳萝(茴香)少许,白糖、红曲少许为末,拌和入甑蒸熟,切作肺样块子,用辣汁供”[9]584,《山西风物志》[10]405亦介绍了山西荞麦灌肠的做法,与大兴罐蒸一致,不过蒸食器具是碗而不是瓷罐,制作原料是荞麦而非淀粉,而北京灌肠又比大兴罐蒸多了一道油炸工艺。从制作工艺以及出现时间来看,它们是否有联系值得我们思考。

2 明初凤河流域的山西移民——大兴罐蒸产生的人口史背景

明初,经过了大的社会动荡,全国范围内掀起移民浪潮,北京地区是全国移民浪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人口迁入地,尤其以凤河流域为重点安置区。三晋移民的到来为畿辅地区带来了人口、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而文化影响更是尤为典型。

明洪武年间,凤河流域移民的主要原因是元末明初战争。虽然主战场在南方诸省,但元顺帝逃往大漠时,带走了大量蒙元官吏以及当地居民;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九月,朱元璋又“徙北平在城兵民于汴梁”[11]636,由此造成了元后期北京城80余万[12]84人口锐减到明洪武年初年的1万不足。此外,北京地区是北方重要军事要地,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三月,朱元璋开始实行以降民实边的战略方针[13]10,即迁降民到北平等沿边地区进行屯戍。

与北京地区相比,山西人口分布密集且无田之人较多,晋中南等地体现最为明显。此外,元朝军队北逃之后,山西成为明朝北方军事防御基地,经常受到漠北蒙古部众的侵犯。如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六月,“故元四大王寇大同、武州”[11]1052,五年(公元1372年)正月,“胡兵寇汾州”[11]1313等。为避免百姓受到侵犯,晋北地区成为山西移民的又一地区。

朱元璋开始实行以降民实边的战略方针,将许多边民及降民就近安置屯田。凤河流域处于京南郊区,自然成为移民安置的重要区域,“大同地边沙漠”[11]1183经常受到侵扰,洪武年间多次在山西沿边地带进行移民活动。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六月,徐达“以沙漠遗民三万两千八百六十户,屯田北平府管内之地”[11]1246;洪武十四年,迁沙漠移民一百七十七户于北平[11]2178等。而凤河流域的大同营村就刚好与之吻合。

明建文后期及永乐时期凤河流域的移民,多受“靖难之役”影响。“靖难之役”的主战场为北平、永平、真定、河间等地。“靖难兵起,淮以北鞠为茂草”[14]1881,“靖难之役”使北京地区移民成果毁于一旦,战争结束后,朱棣便立即往北京地区移民。

永乐帝迁都亦需移民填北京。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正月,礼部尚书李至刚等言:“自昔帝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由外藩入承大统,而于肇迹之地,皆有升崇。切见北平布政司,实皇上承运兴之地,宜遵太祖高皇帝中都之制,立为京都。”“制曰:‘可’。其以北平为北京。”[15]294二月,又仿照应天府,改北平府为顺天府[15]301,为迁都做好准备。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设上林苑监于京师(指北京),取山西平阳、泽、潞之民充之,使蕃育树艺,以供上用”[16]471-472,更加确定了北京移民与“永乐迁都”有关。轰轰烈烈的“明初大移民”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开始直到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才宣告结束。

凤河流域移民主要来自永乐时期。《宸垣识略》载:“采育,古安次县采魏里也,去都七十里。明初上林,改名蕃育署,统于上林苑,不隶京府,乃元时沙漠地。永乐二年,移山东、西民填之,有恒产,无恒赋,但以三畜为赋。计营五十八,旧有鹅鸭城。”[17]257《明太宗实录》卷六十七亦载:“永乐五年五月,命户部徒山西之平阳、泽、潞、山东之登、莱府等府州民五千户隶上林苑监牧养栽种。”[15]935

从有关凤河流域的考查资料发现,大多数居民来自山西。如长子营镇白庙村80多岁老人贾朝恩说:“先祖是永乐癸未年(公元1403年)从山西前来的。”[8]《沁水营村志》中更是详细地说明了他们来自山西,“沁水营村历史悠久,为明初由山西省沁水县迁徙而来的16姓18户移民形成的古村落”。[18]47

凤河流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山西有多少县,大兴有多少营”,及“五台八庙七十二连营”的说法。以采育为核心的凤河流域的东南、西北两边分布着许多以山西各州县命名的村庄,如沁水营村、河津营村、解州营村等20个村庄,此外带营的村庄多达44个[19]241。从村落名称可以发现(见表1),这些移民村庄绝大多数来自晋中南地区。移民过程中,把自己原有家乡的名称带到迁入地的情况,在全国绝属罕见,成为凤河流域移民的特殊景观。移民过程中把家乡的文化习俗带到了大兴,其中包括饮食文化,这就为山西荞麦灌肠在凤河流域扎根演变,以及为大兴罐蒸出现奠定了基础。

表1 凤河流域移民营分布表[17]

3 荞麦·淀粉·油炸——山西与畿辅的饮食文化差异

明初晋中南地区的人们来到北京,他们在移民过程中把山西的饮食习俗带到了凤河流域,其饮食在不同的环境中发生了变化。山西荞麦灌肠、大兴罐蒸、北京灌肠三者相比,在制作原料、制作工序上有差异,造成它们不同的原因有哪些呢?

从制作原料来看,山西荞麦灌肠的原料是荞麦,而大兴罐蒸、北京灌肠则为淀粉。一方面,晋地贫寒,盛产杂粮,而百姓昔日极少杀牲,细面、肉类不常有,荞麦面常有;而大兴不产荞麦,人们又喜好灌肠,只得慢慢更换了灌肠的制作原料。但出于对杂粮的喜爱,人们又把收获的细粮拿到京城去卖以此换取杂粮[20]120。另一方面,由于人们的喜好不同,山西面食文化特点是以杂粮为主,喜爱粗粮细作[21],《山西通志》卷四十七中亦云,山西杂粮有黍、稷、梁、麦(荞麦)[22] 515-517;而北京(京城)是朝廷天子、王公贵族、富商大贾、文人雅士等汇聚之地,人们的生活水平较高,且喜爱细粮等食物,京郊附近的居民来此出售细粮时,可能同样将灌肠等食物一起带到了京城,由于生活水平等差异,故而导致灌肠原料的不同。

从制作工序来看,山西荞麦灌肠、大兴罐蒸是蒸过之后,切成条,用蒜汁、辣汁、醋等拌着吃,而北京城则是蒸过之后又进行了油炸,仍浇上盐水、蒜汁吃。可以说,喜好不同决定了饮食制作方式的不同。山西人喜爱面食、汤食,喜食面条是当地特有的习惯[21],而北京城是饮食文化的交汇区,人们更加喜爱油炸食品,如炸糕、油条等。此外,生活水平的差异决定着制作方式的变化。山西土地贫瘠,人口数量多,人们种植杂粮,依靠醋、盐等来调味,食用油在寻常百姓家并非日常饮食原料,油炸这一程序则显得浪费,因此较少对食品进行油炸这一环节;与此相比,北京是京城,人们生活水平相对较高,油炸食品体现了经济宽裕,因而更加受到北京地区人们的喜爱。从制作原料与制作工艺来看,由于地域、环境、生活水平的不同,从而导致二者存在差异。北京灌肠是否由荞麦灌肠演变而来,仍值得我们思考。

综上所述,元末、明初连续大规模的战争使北京地区人口锐减、田园荒芜以致经济凋敝。因此,统治者大量移山西之民充实京畿人口以促进经济恢复与发展。凤河流域位于京南,洪武、永乐年间先后有大批移民来到此地,因而带来了不同区域的饮食文化风俗,形成了北京地区饮食文化多元化发展格局。其中灌肠在移民过程中由于地理环境、喜好差异、生活水平的不同,不断发展、变化,有了制作原料、制作工艺、制作程序的改变,形成了北京地区独特的饮食方式,丰富了北京地区的饮食文化。

猜你喜欢

北京地区荞麦灌肠
红山荞麦看木森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我国科学家发现荞麦属新种
开塞露联合温盐水滴注灌肠法在脑卒中便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明清北京地区传统色彩嬗变与成就探析
金元明时期北京地区古桥研究概述
北京地区现存元代道教碑刻形制研究现状
“灌肠” 治疗有副作用吗
荞麦
灌肠机专利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