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下小学语文课堂随班就读的实施策略
2020-03-03王敏
摘要: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下,融合教育的理念也慢慢深入人心,并且在发展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融合教育主要是指让残障儿童能够有效融入到普通的教学环境中,促进儿童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对特殊儿童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是他们学习知识的载体,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健全的心理和人格,对他们以后的发展都是有非常大的影响的。因此学校应该针对特殊随班就读儿童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评价制度等,让学生在这种融合教育中获得成长。
关键词:融合教育;小学语文;随班就读;实施策略
接受教育是我国每一个合法公民应有的权利,特殊残障儿童也不例外。国家现阶段推行的融合教育以及随班就读的方式就位这些适龄儿童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小学语文的教学更像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启蒙与正确价值观树立的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给予随读儿童适当的耐心与细心,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适合的教学方案,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在这种融合的教育环境下来自外界的关心与自己不断的成长和进步。本文以智力落后的随班就读儿童为例进行融合教育的实施策略分析,期待能够使融合教育在特殊儿童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充分掌握特殊儿童儿童的智力发展情况
智力落后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语文内容时在理解力、记忆力以及阅读能力方面具有很大的障碍,这些也会是他们在学习语文中最大的困难。教师如果按照普通学生的教学方式去对待的话势必会让这些学生在课堂上无所适从,长此以往会让他们失去对学习的信心,对自我进行封闭,甚至产生抵触上学这样的情绪[1]。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前一定要对学生的实际智力情况有充分的了解,通过和家长的沟通或者是学校专业老师的测试有效掌握学生的智力发展情况。充分了解之后再有针对性性的制定适合的教学方式让特殊儿童在这种融合教育中也能找到存在感与成就感,消除上课时产生的心理障碍。这也有利于他们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
二、制定适合特殊儿童的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育都是有一定的教学目标的,这也是教师开展教学的指导依据。如果不考虑随班就读学生的特点而使用统一的目标,就会使他们无法适应课堂的节奏,从而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不仅不利于他们的学习,而且对他们身心的发展都是有很大影响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应该浅化目标,更加重视教学过程,当过程做到位了,目标自然也就达到了,因此要更加关注随班就读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状态,通过一定的教学设置使他们也能够很好地融入到课堂中。
例如,在学习古诗《悯农》时,普通学生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古诗,并且能够理解每一句诗的含义以及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农民种粮食的辛苦,以及渗透珍惜粮食的思想教育内容。但是针对随班就读学生,则应该放低要求,让其能够完整朗读古诗并且认识诗词中的简单生字,对于诗词含义的理解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不做强行要求。通过不同目标的设定,让特殊儿童也能在普通的教学环境中感受到成长的喜悦,同时也淡化了他们对于知识的恐惧。
三、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方式方法的调整
融合教育的理念就是让特殊儿童能够在普通的教学环境中进行成长学习,培养其正确的认知以及健全的人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特点,适当的为其创造机会,让这部分学生也能够在课堂上展现自己,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信心[2]。另外也要注意班级氛围的营造,使他们也能和正常学生建立和谐与友爱的人际交往,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班级的关爱与照顾。
例如在进行语文知识游戏成语接龙时,考虑到随班就读学生的反应能力以及知识积累的缺陷,但是还要让学生融入到游戏中,这时候就可以根据游戏的特点让随班就读学生当“龙头”,有他说出游戏的第一个成语,这样既然他们参与到活动中,又充分照顾了他们的特殊性。还有在进行看图写话教学引导时,针对普通学生教师的提问方式可能是:“图上都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而对于随班就读学生就可以换成:“图上有几个人?他们在哪里?分别在干什么?”通过这样细致的引导让学生能够跟着老师的思路对图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样的方式让随读生也能够跟上老师的节奏进行学习,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四、建立帮扶小组让特殊儿童感受到班级的温暖
融合教育不仅仅是指随读学生和正常学生做到一个教室里就算融合了,靠教师的一己之力也完成不了融合。还需要发动学生的力量,在班里建立帮扶小组,让随读学生在这种友爱的班级氛围中不仅仅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注与照顾,更重要的是来自同学的帮助与温暖。通过这样的方式也培养了正常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这样也避免了随读学生在班级里被学生嘲笑与孤立的情况。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让学生建立幫扶对子,帮助随读学生进行作业辅导与阅读的帮助,并且通过榜样激励的形式激发正常学生帮助他人的积极性,主动、热心去帮助随读学生的学习。让班级建立起友好、互助的学习氛围,也有利于所有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
融合教育是国家针对一些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制定的有利于他们进一步学习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措施。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能够通过教学目标以及方法的调整,兼顾正常学生与随读儿童的特点开展教学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研究的问题。只有让他们真正融入于课堂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在感受成长的过程中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才能使融合教育真正发挥其作用为随读儿童的进一步教育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邵瑜.小学语文随班就读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当代家庭教育,2019, 000(031):P.124-124.
[2]俞林亚.提升随班就读集体课堂教学实效的支持性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9(6):46-50.张家港市三兴学校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