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生物创新实验提高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2020-03-03李天惠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45期
关键词:创新改革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李天惠

摘要:核心素养本质上属于抽象层面的东西,它不同于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其形成和发展有赖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内在感悟。在这一认知的基础上,本文简要探讨了四点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策略,分别是灵活运用两种基本的实验教学程序;探究实验要让学生切实经历探究过程;探究实验要注重实效而不是形式;对教材中的一些实验进行合理优化和改进。

关键词:高中生物;创新改革;核心素养

1 灵活运用两种基本的实验教学程序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两种基本的教学程序常常引起一些教师的困惑,即是应当先讲理论知识还是先做实验。其实引起这种困惑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限制,即以让学生掌握具体的知识和技能为导向。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如果把促进学生产生内在感悟为基本导向,则这一困惑也就自然消解。中学生物实验大致可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對于前者则一般应采取先理论后实验的基本程序,如在教学细胞器知识时,通常应采取的教学程序即为“识图—学习新知—实验观察—解决问题”,即首先利用教材上的插图引导学生认识细胞内主要的细胞器,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做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最后总结各种细胞器怎样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等问题。而对于探究性实验,则一般应采用先实验后理论的程序,学生通过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生物学现象进行探究,其结果是未知的,倘若先讲了理论再做实验也就失去了意义。比如在教学“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时,所采用的教学程序应为“实验观察—感知科学过程和方法—解决问题”,这样,在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的基础上展开概念教学,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同时也更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学科思维。

2 探究实验要让学生切实经历探究过程

科学探究素养是高中阶段生物素养的基本要素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该素养的培养则无疑是以探究性实验为基本载体和必由途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避免“老师做实验和讲实验,学生看实验和听实验”这种灌输理念下的教学方式,而是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地动手操作,切实经历探究过程,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掌握具体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产生更为深刻地体会和感悟,从而锻炼其科学探究能力。简言之,要让学生经历和体会知识的生成过程,而不是单纯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从根本上说,很多教师倾向于实验教学也采取灌输式模式,主因在于受到应试教育环境的影响,因为课上时间有限,让学生从头到尾的做实验毕竟是比较花时间的,而相对来说,直接讲实验并辅之以习题练习则“效率”就会高得多。但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则必须避免这种理念和做法,而适当创新教学模式。当然,就探究实验的教学来说,并不是完全任由学生照着课本自己操作,而是以合理的方式加以引导并予以有效把控,通常可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合作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教师引导和点拨的重点主要为实验思想的渗透,这是学生产生深刻感悟的基础。众所周知由于探究性实验的设计多是以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为基础,因此教师要注重这两种基本思想的渗透,引导学生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探究方案。比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以在学习了“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下表形式将基本实验思路明确呈现出来,从而加深其对两种基本思想在实验过程中所起的核心作用。

3 探究实验要注重实效而不是形式

关于探究实验的教学,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需要说明。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即使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也往往只是基于课本照本宣科,谈不上所謂创新,无法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自然也就难易激发其学习潜能。而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则学生也就不能产生内生性的感悟从而很好地锻炼科学探究素养。因此笔者认为,探究实验的教学一定要注重实效而避免形式主义,特别是所谓“发现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通过实验探究验证价值得出结论”三个基本阶段。而注重实效,具体来说,即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掌握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其探究和分析能力以及学科思维品质也得到很好地锻炼。比如探究酶活性的影响因素这一实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只是让学生预先填写实验设计单,主要的包括的问题有:“选择哪一种酶?原因是什么?选择哪一个因素(温度或PH值)进行探究?实验设计的自变量是什么,有几个?怎样检测对应的因变量?预计会得到怎样的实验结果?”这写问题本身带有较强的引导性,学生想明白了这些问题,自然也就能顺畅地进行实验,相对教师照本宣科地讲,既可提高授课效率,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如教学“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这部分内容时,其实没有必要局限于教材,在“设计、制作和观察”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具体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各选定一个变量,包括光照、投放的生物种类等,然后设计对照实验。这种立足于课本而又具有拓展性的教学创新有助于学生深刻体会对照思想和单一变量思想在探究实验设计中的运用,从而也就有助于其科学探究素养的进步。

新的教学形式,合理的实验教学是必要的,对此教师要给予足够重视,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总结教学创新途径,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洪振,刘淑华,程军.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5,000(002):115-115,116.

[2]葛秀军.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新课程(教师版),2015,000(003):176-176.

猜你喜欢

创新改革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改革研究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改革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